周密;王晓静;刘春华;席岚
手术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可提高早、中期患者的治愈率,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率.目前,为使乳腺癌患者在生存期间保持对术后淋巴水肿的预警性,健康教育已作为重点工作推广[1].但有研究指出[2-3],多数患者未接受足够的教育,缺乏关于淋巴水肿发生的风险及减轻风险的方式的知识.因此,帮助教育患者树立信念,自觉采纳健康行为,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实施教育方式的系统性、个性化和易操作性是必要的.鉴于此,本研究对择期乳腺癌手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应用了健康信念[4]式系统化健康教育管理[5],分析干预1个月后对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作者:胡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子痫前期孕妇血压控制及血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爱帕琳肽(Apel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子痫前期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均治疗7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6.0%)(x2=4.710,P=0.029);24h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LIF、Apelin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调节血清LIF和Apelin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汤莹莹;张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1 为什么制订《规范(2018版)》近年来我国人工流产数量大,每年约900多万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中低龄者、未育者占比大,重复人流比例高.人工流产对女性健康和生育能力损害严重,可能引发输卵管阻塞、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并发症,还可能导致女性继发不孕,多次重复人工流产导致并发症及继发不孕的风险更高.有人工流产史特别是多次人工流产的妇女即使得以怀孕,也会增加自然流产、早产、胎盘异常及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危害母婴安全.人工流产对于低龄者、未育者影响更大,不仅危害身心健康,由此引发的继发不孕还将影响家庭和谐幸福.当前人工流产高发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分型及厚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助孕的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288例.分析子宫内膜分型、厚度和妊娠结局.结果:288例患者中,妊娠168例(58.3%),与非妊娠组比妊娠组年龄较小,子宫内膜A及B型比例较高,子宫内膜厚度也较高(均P<0.05).结论: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不仅可评估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也有助于预测IVF-ET后的妊娠状况.
作者:徐安然;亓红;郝天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缩宫素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妇产科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96例临床资料,将单纯使用缩宫素治疗作为对照组,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缩宫素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出血情况;于产后1个月、6个月时,比较两组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并随访6个月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6.8±1.0min、4.6±0.7d)均短于对照组(34.6±3.4min、6.7±0.9d),输血和子宫切除比率[8.3%(4/48)、0.0%(0/48)]均少于对照组[(27.1%(12/48)、12.5%(6/48)](P<0.05);观察组术中(368.6±31.0)ml)、产后12h(387.4±29.3)ml)、产后24h(432.8±27.9ml)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475.9±34.5ml,510.5±31.4 ml,552.1±25.1)ml),出血率[8.3%(4/48)]少于对照组[31.3%(15/48)](P<0.05);产后1个月、6个月时,两组E2、FSH、LH比较未见差异(P>0.05);在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贫血[6.3%(3/48)]、宫腔感染[2.1%(1/48)]发生率少于对照组[20.8%(10/48),16.7%(8/48)](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有利于治疗产后出血,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且未影响产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顺华;叶为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优思悦和优思明治疗经前期情绪障碍及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伴有经前期情绪障碍及痤疮且要求避孕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优思悦和优思明两组,每组60例.结果:治疗6个月后,优思悦组观察对象的用药依从性、经前期情绪障碍症状评分、痤疮皮损评分、观察对象自我评估及研究者评估的结果均明显优于优思明组(P<0.05).结论:优思悦改善经前期情绪障碍和痤疮症状的效果优于优思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秀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和肥胖人群数量显著增多,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2014年,WHO报道全球大约有1.9亿成年人超重,其中1/3肥胖[1-2].肥胖与多基因遗传、环境、膳食和行为等因素相关,可以干扰全身各个系统的代谢,引起相应并发症,还会累及生殖系统,引起女性内分泌改变和异常,从而导致月经紊乱、排卵障碍、流产等不良结局[3-4].
作者:陈儒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孕二烯酮缓释避孕微针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39 nm.结果:专属性试验结果表明,空白辅料对主药的测定无干扰,孕二烯酮和杂质、降解产物都能达到良好的分离.孕二烯酮在(0.5~2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孕二烯酮的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7.5ng/ml和2.5ng/ml,平均回收率为98.4%.结论:本方法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孕二烯酮缓释避孕微针的质量评价.
作者:段雪艳;马佳男;宁美英;高云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8例(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产检的健康孕妇6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LOX-1浓度,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β-hCG水平,比较并分析sLOX-1、β-hC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sLOX-1、β-hC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度>中度>轻度(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sLOX-1与β-hC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42,P=0.000);观察组血清sLOX-1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呈正相关,β-hCG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呈正相关(均P<0.05),与早产、胎膜早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sLOX-1、β-hCG水平升高,并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临床中可通过血清sLOX-1、β-hCG水平检测辅助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作者:周娟;韩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观察组的FBG、FINS、HOMA-IR、IL-6、TNF-α、hs-CRP、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OD、GSH、TAO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IL-6、TNF-α、hs-CRP、MDA水平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5),SOD、GSH、TAOC水平与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紧密相关.
作者:蒋惠玲;薛筱蕾;阿米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促进妊娠晚期女性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分娩的200例妊娠晚期足月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 (n=100).对照组予以小剂量缩宫素引产干预,观察组予以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干预.评估两组引产干预后的宫颈成熟度及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和围产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引产12h后,观察组Bishop评分(6.8±1.4分)高于对照组(5.5±1.4),宫颈成熟总体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77.0%),经阴道分娩率(82.0%)高于对照组(69.0%),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和产褥期感染等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9.0%)与对照组(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引产过程中均未出现引产不耐受和胎盘早剥、宫颈破裂等引产不良反应.结论:较缩宫素引产,子宫颈扩张球囊技术可显著提高妊娠晚期女性宫颈成熟度,增加阴道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安全性较好,值得产科临床应用.
作者:秦燕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育龄期女性为主,发病率约10%~15%,是导致患者不孕的主要因素[1].治疗方法中基本的一项是手术,而联合药物治疗可促进治疗效果[2].对于微小病灶未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可有效清除微小内膜异位病灶[3],避免疾病复发.但服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时间较长,降低了患者雌激素水平,使患者出现骨质流失现象[4].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能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率进行预测[5],该方法操作简单且评估数据相对准确.本次研究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EFI预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钟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剖宫产瘢痕部位憩室(CSD)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使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形成囊状或袋状缺陷.其可导致经期延长、异常子宫出血等,并且增加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风险.本文对近年有关CSD高危因素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增加临床工作者的认识,避免CSD高危因素,减少CSD等剖宫产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骆文香;张鸿慧;崔向华;刀荟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拟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手术组(n=50)单纯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GnRHa组(n=50)于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应用GnRHa治疗,反向治疗组(n=50)在GnRHa组基础上联合戊酸雌二醇反向添加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复发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单纯手术组术后1,3,6,12个月血清AMH水平低于术前及GnRHa组、反向治疗组(P<0.05),术后12个月GnRHa组、反向治疗组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两组无差异统(P>0.05);3组E2、FSH、LH均在术后6,12个月恢复术前水平,GnRHa组术后6个月内波动较大(P<0.05).GnRHa组、反向治疗组术后总缓解率、妊娠率高于单纯手术组,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GnRHa组、反向治疗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反向治疗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低于GnRHa组(P<0.05).结论: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应用GnRHa能够促进血清AMH水平升高及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可减少围绝经期症状.
作者:周密;王晓静;刘春华;席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氯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对性激素水平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106例,随机分组,观察组(53例)采取他莫昔芬用药,对照组(53例)给予氯米芬用药,记录两组HCG用药效果;监测月经不同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与性激素指标,观察排卵情况,评估两组妊娠率与流产率.结果:两组达到HCG时间及HCG日卵泡直径无统计学差异,滤泡期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排卵期、黄体期LH、T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排卵期与黄体期观察组E2、P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厚(P<0.05).两组排卵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PCOS不孕者均有良好促排卵效果,但氯米芬对性激素影响较大,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较低;他莫昔芬对性激素影响较轻微,可提高妊娠率,促进孕囊、胚胎发育,减少早期流产率.
作者:康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 mRNA阳性表达对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科接诊的宫颈疾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进行HPV DNA检测,并使用DNA杂交捕获技术进行高危型HPV mRNA检测.以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HPV DNA与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病变程度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宫颈病变患者的HPV DNA阳性检出率(68.6%)与高危型HPV E6/E7 mRNA的阳性检出率(61.4%)无统计学差异(P>0.05).CIN Ⅰ、Ⅱ、Ⅲ患者的高危型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P<0.05).在慢性宫颈炎和CINⅠ患者中,HPV DNA阳性率高于高危型HPV E6/E7 mRNA阳性率(P<0.05),在CINⅡ、CINⅢ患者中,高危型HPV E6/E7 mRNA阳性率与HPV DNA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HPV DNA与HPV mRNA检测的一致性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PV mRNA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PV DNA(P<0.05).结论;高危型HPV mRNA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其对高、低级别宫颈病变的鉴别较准确.
作者:郑海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双参数估测公式与超声多参数估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分娩的130例单胎、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腹围,以及临床常用的双参数公式来预测胎儿体重,以出生后体重为标准,评价两种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多参数预测胎儿体重符合率(90.0%)高于临床双参数(70.8%)(P<0.05);分娩巨大儿26例,超声参数预测巨大儿符合率(88.5%)高于临床双参数(69.2%)(P<0.05).以出生体重为金标准,临床双参数与超声多参数预测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102~0.835,P<0.05)、0.830(0.025~0.762,P<0.05).结论:超声多参数预测胎儿体重准确率较高,可有效检出巨大儿,为分娩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王建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在人工流产术后避孕以及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妇女且合并中度以上痤疮2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对照组112例使用其他避孕方式,观察术后6个月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月经恢复情况及避孕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痤疮治疗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在避孕及治疗痤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避孕需求且合并中度以上痤疮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沈晔;钱芳波;王月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我国绝经期取器前宫颈准备常用药物的用药方案和临床效果.方法:对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1978年-2017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结果:纳入207篇文献.宫颈准备的药物主要分为雌激素类、前列腺素类和替勃龙3类.文献数量排在前3位的药物是米索前列醇75篇,戊酸雌二醇51篇和尼尔雌醇38篇.尽管用药剂量和疗程不统一,但在有对照组的文献中,均显示有较明显的宫颈扩张作用和较高的顺利取出率.值得关注的是绝大多数文献研究设计不够严谨,样本量不充分,观察指标不统一、不完全,使所获得的结果欠可靠,仅能作为参考.结论:建议今后进行严格设计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为确定有效的药物宫颈准备方案提供高水平的证据.
作者:赵新;李来宝;吴尚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近年来药物流产在避孕失败后处理中应用较多,常见药物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疗效明确且较为安全[1-2].但药物流产后易发生宫腔残留、阴道出血持续较长等情况[3-4],为感染埋下危机,及时发现并处理宫腔残留对女性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米非司酮为高效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常与中成药新生化颗粒或益母草胶囊配合用于宫腔残留治疗[5-6].黄体酮为天然孕激素,能快速修复子宫内膜,在宫腔残留治疗中发挥“药物性刮宫”作用[7].目前国内关于米非司酮+黄体酮处理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米非司酮+黄体酮胶囊治疗的宫腔残留病例,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聂东云;陈素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