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胺联合西地兰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申静

关键词:心力衰竭, 西地兰, 小儿肺炎, 多巴胺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取西地兰联合多巴胺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8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41,采取常规治疗+西地兰治疗)与观察组(n=41,采取常规治疗+西地兰+多巴胺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衰控制时间、 音消失、呼吸困难、紫绀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取西地兰联合多巴胺治疗,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失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管理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细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考核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细节管理实施后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急救技术等各项考核指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护理措施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管理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莉;王香麟;任华;杨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对实验组实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危险事件发生概率等进行观察并统计.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实验组患者护理满足度为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有效实施安全防范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凤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现代高中生对医学专业的看法

    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约只有30%的高中生有报考医学专业的意愿,非独生子女要比独生子女报考的意愿更强.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高中生对医学专业的看法,并提出部分吸引高中生报考医学专业的措施.

    作者:李紫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到医院进行治疗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白细胞介素6(IL-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TC、TG、LDL-C、IL-6、hs-CRP水平高于观察组,HDL-C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效果有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袁秋学;田广军;潘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后综合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综合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通过对比观察两组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护理满意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极大的改善医患关系,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糖尿病患者所产生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糖尿病护理基础上,医务人员将会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在两组护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医务人员需要统计观察结果,并得出结论.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指导中,合理使用中医护理可以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对临床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小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所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患者护理后SAS、SDS、VAS评分各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98%,投诉率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卜太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留置针护理的效果

    目的 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留置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留置针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各26例.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显著较对照组的23.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留置针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可为患儿提供舒适且权威护理服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推荐探索性推广.

    作者:李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治疗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单纯的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患者睡前阿托伐他汀的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伴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刍议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外科常见疾病,发病急、传遍快、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运用准确、及时的治疗措施可减轻死亡率、病残率,保障病患生存质量.该病病情复杂,个体化差异大,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本研究旨在通过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围术期血压控制等方面内容,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干预手段展开综合比对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孙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妊娠结局(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围生儿情况(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结果 实验组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检测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情况,值得应用.

    作者:赵波;周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现状

    全文探讨了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现综述如下.

    作者:徐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验案及治疗体会

    慢性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病理表现各不相同的原发于肾小球的疾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国内引起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多种病因中CGN占约60%左右,居于首位.蛋白尿由水谷精微下泄而成,是肾精亏虚之表现;长期的大量蛋白尿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细胞受损.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抑制免疫等功效,对于减少蛋白尿疗效确切,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作者:郑雪;张守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了解其临床特征,并且分析其治疗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收纳符合标准的64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可以看出对照组在恢复明显优于治疗组,因此,可以判定治疗效果.结论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可能与脑白质病变与内侧颞叶萎缩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冀旭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基于信息化的新型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探索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的慢性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耗资巨大,病程长,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明显的控制和预防效果,所以一般以防治为主.本文在此基础上,就信息时代背景下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创新展开论述.

    作者:胡正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 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认知行为干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少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方法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经成为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将病变的膝关节用人工膝关节假体替代,可以有效改善病损膝关节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1].但术后疼痛及其导致的康复锻炼困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影响患者术后功能训练进度、患者满意度下降、术后并发症的增多以及延长住院时间及康复时间的延长.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发生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过程,随着临床上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广泛开展,如何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成为骨关节外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将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方法的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董足男;张兰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内科护理中协调护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心内科患者使用协调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4月我院收治心内科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协调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恢复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住院时间也较短,患者自我护理掌握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分析发现,协调护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患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病情恢复效果好,患者能够掌握基本自我护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李娟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应用在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应用在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性治疗,研究组配合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75.0%、93.8%,研究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抑郁症中西医治疗的研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发病率持续上升,自杀率高.近年来,抑郁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强调不同疗法相结合,提高诊治效果.本文从中医、西医对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重视,加强预防与治疗.

    作者:李珍;隋竹欣;王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