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应用在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王健

关键词:硝酸甘油, 多巴酚丁胺, 川芎嗪, 肺心病, 心力衰竭, 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应用在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性治疗,研究组配合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75.0%、93.8%,研究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在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天数、头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良好.

    作者:马玉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从基层医院中药人才现状谈中药人才传承培养

    由于我国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导致专业的中药理论及宝贵的经验后继无人,不仅导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缓慢,还给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带来了隐患.本文主要探讨基层医院中药人才的现状及人才缺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及建议,为以后人才的培养和中药的传承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作者:费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PaO2指标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pH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PaO2血气指标,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内科护理中协调护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心内科患者使用协调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4月我院收治心内科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协调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恢复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住院时间也较短,患者自我护理掌握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分析发现,协调护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患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病情恢复效果好,患者能够掌握基本自我护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李娟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患者的心率<60次/min,且伴或不伴心律不齐;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气短、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室颤、晕厥等,终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深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越来越显著.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综述.

    作者:闫一群;张培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运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炎琥宁+α-干扰素,对照组采取α-干扰素,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咳嗽消失、体温恢复及鼻塞流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炎琥宁+α-干扰素效果明显,快速缓解相关症状,促进病情稳定,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申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术前应用GnRH-a在未育妇女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未育女性的子宫肌瘤治疗中于腹腔镜术前应用GnRH-a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未育子宫肌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接受GnRH-a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肌瘤体直径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是8.82%,对照组为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未育女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于腹腔镜手术之前使用GnRH-a治疗可有效缩小患者肌瘤体积,有利于拓宽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适应症.

    作者:张俊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梗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DL-C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梗塞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作者:陈会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预见性风险评估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进行精神科安全护理期间预见性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3月~2018年0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进行安全护理模式的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安全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风险评估模式;终就两组精神科患者风险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精神科患者风险发生率(46.67%)对比,观察组(13.33%)获得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于精神科患者合理选择预见性风险评估模式完成安全护理工作,对于风险事件的减少可以发挥显著效果,从而对于精神科患者生活品质提升做出保障.

    作者:陈媛;郭席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脏听诊对无症状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心脏听诊是一项心内科的基本技能,特别在诊断心脏瓣膜病时有重要临床意义.但随着心超的广泛应用,心脏听诊在临床检查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心脏听诊在诊断心脏瓣膜病中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由内科主治医生听诊和超声科医生通过心脏彩超诊断、年龄≥65岁的无症状退休体检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筛查出瓣膜关闭不全和瓣膜狭窄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以心超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评估听诊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无症状的老年人群中,瓣膜病很常见,其中存在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者有152位(76%),狭窄病变的患者有10(5%).对于诊断瓣膜狭窄,听诊的敏感性为40%,特异性为89%;对于诊断瓣膜关闭不全,敏感性为28%,特异性为67%.体重偏小的患者听诊可能更有诊断价值.结论 心脏听诊对于无症状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差,特别是在普通体检过程中.

    作者:钮黎剑;卢振华;黄文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验案及治疗体会

    慢性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病理表现各不相同的原发于肾小球的疾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国内引起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多种病因中CGN占约60%左右,居于首位.蛋白尿由水谷精微下泄而成,是肾精亏虚之表现;长期的大量蛋白尿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细胞受损.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抑制免疫等功效,对于减少蛋白尿疗效确切,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作者:郑雪;张守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方法对抬高床头准确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自制床头量角器法与经验目测法对抬高床头角度≧30°准确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二级综合医院进行机械通气且满足无床头抬高禁忌症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自制床头量角器法抬高床头,对照组采用经验目测法.采用重复测量法分析每天交接班时(8:00、16:00、0:00)检测床头抬高角度.结果 试验组抬高床头角度≥30°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床头量角器方法提高患者床头抬高的准确性,规范了护理行为,使床头抬高管理有了量的依据.

    作者:王怡红;马晓芸;陈佳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良鼻饲法对胃肠动力障碍痴呆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鼻饲法对胃肠动力差的痴呆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通过目的抽样,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胃肠动力障碍痴呆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瑞代肠内营养乳剂,对照组采用手工针筒推注鼻饲喂养方法,实验组采用输液恒温器恒滴注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干预4个月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胃肠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鼻饲法可减少胃肠动力障碍痴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晓莉;朱晓英;张惠萍;王伟华;唐爱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简析心血管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中药临床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治疗效果和不良问题发生率两个评价标准探讨中药临床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中药临床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所有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5.92%,所有心血管疾病不良问题发生率为10.20%.结论 中药临床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高,非常难值得在本院和其他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宁文虹;张玉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对临床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治疗,并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展开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时进一步提升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推荐使用.

    作者:孙静;姜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单纯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实施吲达帕胺辅助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荣军;王艳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1678位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1例,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108例,医院感染率为5.42%,医院感染例次率为6.43%.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感染62例,泌尿道感染17例,细菌性脑膜炎8例,表浅切口感染2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感染性腹泻1例.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析其主要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麻醉方式、腰椎穿刺引流、留置导尿、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等有关.结论 神经外科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重点关注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现代高中生对医学专业的看法

    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约只有30%的高中生有报考医学专业的意愿,非独生子女要比独生子女报考的意愿更强.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高中生对医学专业的看法,并提出部分吸引高中生报考医学专业的措施.

    作者:李紫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妊娠结局(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围生儿情况(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结果 实验组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检测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情况,值得应用.

    作者:赵波;周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入我院心内科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丹红注射液及牛磺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CK-MB及LDH指标.结果 (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积极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CK-MB及LDH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变化幅度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行丹红注射液及牛磺酸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消除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