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价值研究

陈会胜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塞, 活血化瘀, 中医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梗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DL-C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梗塞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将厄贝沙坦应用于老年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红色)与实验组(蓝色),各4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记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种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所有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数据和舒张压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值,使患者的血压处于较低且可控的状态,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血压控制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勇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预见性风险评估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进行精神科安全护理期间预见性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3月~2018年0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进行安全护理模式的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安全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风险评估模式;终就两组精神科患者风险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精神科患者风险发生率(46.67%)对比,观察组(13.33%)获得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于精神科患者合理选择预见性风险评估模式完成安全护理工作,对于风险事件的减少可以发挥显著效果,从而对于精神科患者生活品质提升做出保障.

    作者:陈媛;郭席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留置针护理的效果

    目的 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留置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留置针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各26例.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显著较对照组的23.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留置针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可为患儿提供舒适且权威护理服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推荐探索性推广.

    作者:李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产褥期抑郁症病人的临床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产褥期抑郁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后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褥期护理,研究组便以常规为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要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心理护理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护理,可帮助其更好的心态改善,值得予以普遍使用.

    作者:热依拉·吐尔洪;布买日耶木·麦麦提吐尔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患者的心率<60次/min,且伴或不伴心律不齐;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气短、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室颤、晕厥等,终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深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越来越显著.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综述.

    作者:闫一群;张培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现状

    全文探讨了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现综述如下.

    作者:徐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投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均分为参考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中医治疗更加安全,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吕桂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对临床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治疗,并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展开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时进一步提升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推荐使用.

    作者:孙静;姜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了研究探讨将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治疗措施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腹腔镜恢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1日~6月31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病房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ERAS组(n=43)进行ERAS处理措施,对照组(n=55)采用传统处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在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术后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对照组术后第一、二、三天后疼痛评分较低;ERAS组术后住院天数少.结论 ERAS治疗措施会缩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为今后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李阳;武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PaO2指标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pH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PaO2血气指标,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蜂蜇伤患者急救中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蜂蛰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在某院就诊的蜂蛰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并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白细胞(WBC)水平、脑钠肽(BNP)水平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30例患者经急救护理后的WBC、BNP、AST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及时的急救护理可以控制蜂蛰伤患者的病情,降低蜂毒对机体的损害程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周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60例老年白血病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①老年白血病患者主要存在焦虑和抑郁.②个别患者对化疗后出现的反应及并发症不能耐受,表现为丧失信心、拒绝治疗.③老年人对白血病知识缺乏,对疾病预后失去信心.结论 心理干预在老年白血病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使其缓解紧张、恐惧情绪,减轻焦虑,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宁;罗红香;王丽萍;王春娥;张倩;原晓茹;郝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在呼吸内科治疗的效果

    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在呼吸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呼吸内科治疗.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即观察两组患者在咳嗽、发热、胸片肺部斑片状阴影等症状恢复正常指标所用的时间.结果 此次实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得知:实验组患者的效果高于参照组;对照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得知:实验组用时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产生的疗效总体高于参照组,医生可采用实验组方案来治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王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治疗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随访观察

    目的 随访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行溶栓疗法的时段不同将其分为超早期溶栓组和非超早期溶栓组,治疗完成后对比其溶栓成功率,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的心力衰竭的概率.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超早期溶栓组不但溶栓成功率要明显高于非超早期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一年内的心力衰竭的概率也要明显低于非超早期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成功率更高,且可以有效降低治疗完成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挽救患者心肌.

    作者:谭钦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1678位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1例,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108例,医院感染率为5.42%,医院感染例次率为6.43%.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感染62例,泌尿道感染17例,细菌性脑膜炎8例,表浅切口感染2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感染性腹泻1例.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析其主要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麻醉方式、腰椎穿刺引流、留置导尿、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等有关.结论 神经外科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重点关注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具有脑梗塞并留有一定后遗症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其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和静滴脑疏通液治疗,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54.00%,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存在脑血栓并留有后遗症的患者展开治疗工作,将中医中药综合疗法进行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进;李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心得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7月于本院住院部就诊的已确诊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学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3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参照组常规护理为基础,针对性的增加病房护理、心里辅导、体位护理、呼吸护理、及饮食结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探究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成因.结果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65.11%)明显低于观察组(9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脑出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成因众多,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感染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广而推之.

    作者:石小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魏酸哌嗪片预防冠脉造影后对比剂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阿魏酸哌嗪片预防CIN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科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符合标准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水化治疗.干预组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予阿魏酸哌嗪片口服.两组均在术前、术后24 h、48 h检查肾功能,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肾功能及CIN发病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Scr、eGFR、BUN、CysC与术前1 h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术后24 h、48 h的肾功能损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CIN35例(23.33%)较干预组10例(0.0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阿魏酸哌嗪片有效预防CIN和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赵英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方法对抬高床头准确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自制床头量角器法与经验目测法对抬高床头角度≧30°准确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二级综合医院进行机械通气且满足无床头抬高禁忌症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自制床头量角器法抬高床头,对照组采用经验目测法.采用重复测量法分析每天交接班时(8:00、16:00、0:00)检测床头抬高角度.结果 试验组抬高床头角度≥30°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床头量角器方法提高患者床头抬高的准确性,规范了护理行为,使床头抬高管理有了量的依据.

    作者:王怡红;马晓芸;陈佳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对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对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美托洛尔加以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联合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血压变化情况较好,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改善其自身血压,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