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琴
目的 探究脑血栓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脑血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正姣;宋新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将厄贝沙坦应用于老年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红色)与实验组(蓝色),各4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记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种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所有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数据和舒张压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值,使患者的血压处于较低且可控的状态,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血压控制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勇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的慢性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耗资巨大,病程长,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明显的控制和预防效果,所以一般以防治为主.本文在此基础上,就信息时代背景下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创新展开论述.
作者:胡正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单纯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实施吲达帕胺辅助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荣军;王艳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对实验组实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危险事件发生概率等进行观察并统计.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实验组患者护理满足度为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有效实施安全防范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凤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对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球麻痹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有效率率96.87%优于对照组78.12%,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1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对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孔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川崎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无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有冠状动脉损害组,各43例,分析两组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川崎病患者均存在持续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末端肿胀、肛周潮红脱屑等疾病症状,其中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皮疹的发生率高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其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崎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球结膜充血、皮疹、发热等疾病症状,其中彩色超声心动图、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在川崎病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中应用,有着一定的价值.
作者:周进;曾才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联用多奈哌齐、尼膜同对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认知功能障碍脑小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多奈哌齐+尼膜同)和参照组(尼膜同),观察和比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发生的不良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多奈哌齐、尼膜同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柴琳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常规诊断通常依据临床表现及相关心肌酶学等检验学技术,但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在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探讨相关病例及心电图的阳性改变,特别是心律失常或ST-T改变的阳性改变明显增多,通过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图形阳性特点及随病程发展出现的一系列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检查所得结果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的阳性率高于60%以上,远高于患儿心肌酶学异常,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83.6%(92/110),心肌酶学65.5%(72/110),由此可见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异常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分析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媛;邓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临床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治疗效果和不良问题发生率两个评价标准探讨中药临床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中药临床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所有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5.92%,所有心血管疾病不良问题发生率为10.20%.结论 中药临床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高,非常难值得在本院和其他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宁文虹;张玉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与评价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价值对比.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无差别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式.研究组选择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治疗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与前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Cobb角的具体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与治疗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小、术后疼痛小.前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较显著,后凸Cobb角的具体变化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的基本效用无差别,但对比切口程度、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疼痛度,发现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更适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庆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为(95±12)mmHg、收缩压为(140±18)mmHg,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为(76±10)mmHg、收缩压(120±1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DD指标为(51.1±2.1)mm、LVEF指标为(48.9±4.3)%明显强于对照组的LVDD指标(55.8±3.9)mm和LVEF指标(40.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还能够对患者血压进行良好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为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浅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癌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例如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接受痛疼的程度.结果 比较两组癌痛患者,中医护理干预在观察组中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就不是很明显.结论 针对癌痛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干预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感,使护理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常辰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未育女性的子宫肌瘤治疗中于腹腔镜术前应用GnRH-a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未育子宫肌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接受GnRH-a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肌瘤体直径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是8.82%,对照组为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未育女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于腹腔镜手术之前使用GnRH-a治疗可有效缩小患者肌瘤体积,有利于拓宽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适应症.
作者:张俊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背 景在184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成为了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鸦片成为了中国人十分畏惧的物质,以致于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而言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存在一定误区,患者和家属包括部分医生担心成瘾问题而拒绝使用阿片类止疼剂.尽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医疗从业人员致力于规范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我国的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始终低于国际平均水平(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2010).此外,每个国家对于阿片类使用的政策有着不同的标准,根据报告,全球目前只有33个国家提供免费的阿片类药物给需要的患者,例如美国、英国.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患者想要使用的阿片类药物需要的流程及费用相对而言苛刻了许多.
作者:褚江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临床治疗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单纯的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患者睡前阿托伐他汀的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取西地兰联合多巴胺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8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41,采取常规治疗+西地兰治疗)与观察组(n=41,采取常规治疗+西地兰+多巴胺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衰控制时间、 音消失、呼吸困难、紫绀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取西地兰联合多巴胺治疗,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失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申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红蓝球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与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其TC、TG、LDL-C亦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其HDL-C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
作者:杜艳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具有脑梗塞并留有一定后遗症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其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和静滴脑疏通液治疗,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54.00%,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存在脑血栓并留有后遗症的患者展开治疗工作,将中医中药综合疗法进行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进;李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认知行为干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少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