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曾才秀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PaO2指标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pH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PaO2血气指标,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妊娠结局(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围生儿情况(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结果 实验组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检测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情况,值得应用.
作者:赵波;周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到医院进行治疗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白细胞介素6(IL-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TC、TG、LDL-C、IL-6、hs-CRP水平高于观察组,HDL-C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效果有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袁秋学;田广军;潘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医疗问题引人关注.近年来卫生部正逐步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社区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该文就中医中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情况与特点予以关注,指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为基层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参考.
作者:赵斌;张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胱抑素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胱抑素C升高患者49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急性冠脉综合征胱抑素C水平正常患者49例作为参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血清胱抑素C不同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预后差别及不同水平胱抑素C发生心血管事件的Logistic分析.结果 回访时间内观察组发生心血管疾病几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胱抑素C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胱抑素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发生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关联.
作者:高媛;裴汉军;孙淑艳;杨艳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进行精神科安全护理期间预见性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3月~2018年0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进行安全护理模式的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安全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风险评估模式;终就两组精神科患者风险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精神科患者风险发生率(46.67%)对比,观察组(13.33%)获得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于精神科患者合理选择预见性风险评估模式完成安全护理工作,对于风险事件的减少可以发挥显著效果,从而对于精神科患者生活品质提升做出保障.
作者:陈媛;郭席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蜂蛰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在某院就诊的蜂蛰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并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白细胞(WBC)水平、脑钠肽(BNP)水平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30例患者经急救护理后的WBC、BNP、AST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及时的急救护理可以控制蜂蛰伤患者的病情,降低蜂毒对机体的损害程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周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投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均分为参考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中医治疗更加安全,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吕桂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所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患者护理后SAS、SDS、VAS评分各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98%,投诉率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卜太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单纯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实施吲达帕胺辅助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荣军;王艳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认知行为干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少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西医学对更年期失眠的相关研究1.1 围绝经期失眠的理念围绝经期失眠,为和围绝经期相关持续睡眠质量的睡眠障碍病症,属于生理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入睡困难、负性心理情绪[1].长时间睡眠障碍,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乏力等,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患者发生逻辑推理能力障碍、认知功能减退,以及情绪障碍等表现[2].相关研究人员表示,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仅会诱发许多内科疾病,还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自杀等过激行为[3-4];而长期失眠还会增加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险[5].
作者:徐萍萍;乔会秀;耿嘉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1678位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1例,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108例,医院感染率为5.42%,医院感染例次率为6.43%.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感染62例,泌尿道感染17例,细菌性脑膜炎8例,表浅切口感染2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感染性腹泻1例.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析其主要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麻醉方式、腰椎穿刺引流、留置导尿、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等有关.结论 神经外科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重点关注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患者的心率<60次/min,且伴或不伴心律不齐;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气短、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室颤、晕厥等,终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深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越来越显著.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综述.
作者:闫一群;张培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发病率持续上升,自杀率高.近年来,抑郁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强调不同疗法相结合,提高诊治效果.本文从中医、西医对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重视,加强预防与治疗.
作者:李珍;隋竹欣;王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糖尿病患者所产生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糖尿病护理基础上,医务人员将会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在两组护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医务人员需要统计观察结果,并得出结论.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指导中,合理使用中医护理可以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对临床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小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癫痫患者自我效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癫痫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为所有患者均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癫痫老年患者而言,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提升自我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香;郭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为(95±12)mmHg、收缩压为(140±18)mmHg,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为(76±10)mmHg、收缩压(120±1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DD指标为(51.1±2.1)mm、LVEF指标为(48.9±4.3)%明显强于对照组的LVDD指标(55.8±3.9)mm和LVEF指标(40.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还能够对患者血压进行良好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为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在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天数、头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良好.
作者:马玉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随访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行溶栓疗法的时段不同将其分为超早期溶栓组和非超早期溶栓组,治疗完成后对比其溶栓成功率,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的心力衰竭的概率.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超早期溶栓组不但溶栓成功率要明显高于非超早期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一年内的心力衰竭的概率也要明显低于非超早期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成功率更高,且可以有效降低治疗完成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挽救患者心肌.
作者:谭钦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