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裴汉军;孙淑艳;杨艳红
目的 对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川崎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无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有冠状动脉损害组,各43例,分析两组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川崎病患者均存在持续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末端肿胀、肛周潮红脱屑等疾病症状,其中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皮疹的发生率高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其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崎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球结膜充血、皮疹、发热等疾病症状,其中彩色超声心动图、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在川崎病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中应用,有着一定的价值.
作者:周进;曾才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红蓝球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与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其TC、TG、LDL-C亦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其HDL-C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
作者:杜艳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总结对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具体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外界因素、技术因素及人员因素等.结论 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可对其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不安全因素的规避,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新生儿护理安全.
作者:刘亮;李娟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自制床头量角器法与经验目测法对抬高床头角度≧30°准确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二级综合医院进行机械通气且满足无床头抬高禁忌症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自制床头量角器法抬高床头,对照组采用经验目测法.采用重复测量法分析每天交接班时(8:00、16:00、0:00)检测床头抬高角度.结果 试验组抬高床头角度≥30°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床头量角器方法提高患者床头抬高的准确性,规范了护理行为,使床头抬高管理有了量的依据.
作者:王怡红;马晓芸;陈佳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归脾汤配合推拿疗法对于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心脏神经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与维生素B1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推拿疗法配合归脾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83%,而对照组仅为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脏神经症患者以推拿疗法配合归脾汤加减方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戈义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浅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癌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例如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接受痛疼的程度.结果 比较两组癌痛患者,中医护理干预在观察组中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就不是很明显.结论 针对癌痛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干预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感,使护理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常辰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对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美托洛尔加以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联合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血压变化情况较好,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改善其自身血压,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梗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DL-C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梗塞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作者:陈会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常规诊断通常依据临床表现及相关心肌酶学等检验学技术,但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在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探讨相关病例及心电图的阳性改变,特别是心律失常或ST-T改变的阳性改变明显增多,通过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图形阳性特点及随病程发展出现的一系列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检查所得结果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的阳性率高于60%以上,远高于患儿心肌酶学异常,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83.6%(92/110),心肌酶学65.5%(72/110),由此可见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异常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分析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媛;邓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四级康复锻炼疗法在脑出血稳定期病人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入脑出血病人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四级康复锻炼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和Fugl-Meyer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3周后的ADL和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1.88±10.69)分、(56.04±5.21)分,优于对照组的(51.94±9.75)分和(45.91±2.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级康复锻炼疗法在脑出血稳定期病人康复护理的效果.
作者:史风霞;陶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社区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社区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有效率、自我检测能力及正确服药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临床采用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并提升患者的自我检测能力以及正确服药状况,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与康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玉梅;马艳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运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炎琥宁+α-干扰素,对照组采取α-干扰素,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咳嗽消失、体温恢复及鼻塞流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炎琥宁+α-干扰素效果明显,快速缓解相关症状,促进病情稳定,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申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发病率持续上升,自杀率高.近年来,抑郁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强调不同疗法相结合,提高诊治效果.本文从中医、西医对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重视,加强预防与治疗.
作者:李珍;隋竹欣;王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妊娠结局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产科收治的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纳常规分娩方式)与研究组(采纳无痛分娩方式),各45例.比较产程、疼痛程度、妊娠结局、产后出血率、产妇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显著较对照组短,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较对照组轻,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产后出血率,赢得产妇高度认可与赞同,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但加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约只有30%的高中生有报考医学专业的意愿,非独生子女要比独生子女报考的意愿更强.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高中生对医学专业的看法,并提出部分吸引高中生报考医学专业的措施.
作者:李紫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将厄贝沙坦应用于老年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红色)与实验组(蓝色),各4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记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种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所有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数据和舒张压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值,使患者的血压处于较低且可控的状态,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血压控制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勇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欧洲心脏学会指南以心脏左室( LV )射血分数(LVEF)作为分类标准,将心衰分为射血分数减低性心衰(HFrEF,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rEF, LVEF介于40%-49%)以及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 LVEF>50%).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发现LVEF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指标,对HFmrEF的定义中也未区分先前有低LVEF病史的患者和从未拥有过HFrEF的群体.因此,射血分数改善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improved ejection fraction,HFiEF)的概念应运而生,即LVEF曾经低于35%,后转变为大于40%的心力衰竭.本文也将对HFiEF的临床特点、预后和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不凡;张恩魁;孔庆研;杨云蔚;杨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显著比观察组(91.67%)的治疗效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燕;刘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留置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留置针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各26例.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显著较对照组的23.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留置针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可为患儿提供舒适且权威护理服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推荐探索性推广.
作者:李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蜂蛰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在某院就诊的蜂蛰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并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白细胞(WBC)水平、脑钠肽(BNP)水平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30例患者经急救护理后的WBC、BNP、AST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及时的急救护理可以控制蜂蛰伤患者的病情,降低蜂毒对机体的损害程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周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