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刘正姣;宋新荣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阿司匹林, 脑血栓
摘要:目的 探究脑血栓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脑血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现状

    全文探讨了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现综述如下.

    作者:徐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参芪桃花四物汤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参芪桃花四物汤的原方是四物汤,初来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去掉艾叶、艾草和阿胶化裁而来,后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进一步推广,将该方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恶露不止治疗中,四物汤由四味中草药配伍而成,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故名四物汤.参芪桃花四物汤则是在该方基础上加党参、黄芪、桃仁、红花而成,用于养血活血.随着临床对参芪桃花四物汤的深入研究,多项研究指出[1-3],将其用于脑梗死、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治疗中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参芪桃花四物汤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分析其在各疾病中的药理作用.

    作者:齐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妊娠结局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妊娠结局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产科收治的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纳常规分娩方式)与研究组(采纳无痛分娩方式),各45例.比较产程、疼痛程度、妊娠结局、产后出血率、产妇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显著较对照组短,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较对照组轻,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产后出血率,赢得产妇高度认可与赞同,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但加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为中西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西医治疗组予常规低流量吸氧、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西医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加用化瘀消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RBC、Hb、Hct水平,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RBC、Hb、Hct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Hb、Hct水平均明显降低,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消汤治疗高原细胞增多症可降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

    作者:史得全;梁虎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高同型半胖胱氨酸血症(Hcy)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Hcy浓度将其分为为Ⅰ组(Hcy<10μmol/L)51例、Ⅱ组(Hcy10~20μmol/L)62例与Ⅲ组(Hcy≥20μmol/L)55例,利用24 hABPM(24 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对三组患者24 hSSD(24 h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等进行测定,同时使用超声对三组患者Tei指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进行测量.结果Ⅱ组、Ⅲ组患者24 hSSD、dSSD、nSSD、Tei指数、LVEDD、LVPWT、IVST、LVMI均高于Ⅰ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24 hSSD、dSSD、nSSD、Tei指数、LVEDD、LVPWT、IVST、LVMI均高于Ⅰ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均高于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提高也就增加了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了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发生几率,因此在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也应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赵亮;谢伟;李娜;邹琦;喜林强;张娟娟;李岳阳;沈晓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投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均分为参考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中医治疗更加安全,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吕桂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治疗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随访观察

    目的 随访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行溶栓疗法的时段不同将其分为超早期溶栓组和非超早期溶栓组,治疗完成后对比其溶栓成功率,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的心力衰竭的概率.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超早期溶栓组不但溶栓成功率要明显高于非超早期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一年内的心力衰竭的概率也要明显低于非超早期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成功率更高,且可以有效降低治疗完成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挽救患者心肌.

    作者:谭钦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老年COPD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在入出院时分别进行心理状况(SDS及SAS评分)及生活质量(WHOQL-BREF评分)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两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有效干预老年COPD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王淑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60例老年白血病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①老年白血病患者主要存在焦虑和抑郁.②个别患者对化疗后出现的反应及并发症不能耐受,表现为丧失信心、拒绝治疗.③老年人对白血病知识缺乏,对疾病预后失去信心.结论 心理干预在老年白血病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使其缓解紧张、恐惧情绪,减轻焦虑,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宁;罗红香;王丽萍;王春娥;张倩;原晓茹;郝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医院发展中医中药研究探讨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医疗问题引人关注.近年来卫生部正逐步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社区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该文就中医中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情况与特点予以关注,指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为基层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参考.

    作者:赵斌;张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例头孢唑林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1例头孢唑林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积极救治与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 经积极救治,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无并发症,病情稳定后送ICU继续观察治疗.结论 头孢唑林钠在静脉滴入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熟悉头孢唑林钠的不良反应,积极救治和护理更为重要.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更年期失眠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

    1 西医学对更年期失眠的相关研究1.1 围绝经期失眠的理念围绝经期失眠,为和围绝经期相关持续睡眠质量的睡眠障碍病症,属于生理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入睡困难、负性心理情绪[1].长时间睡眠障碍,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乏力等,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患者发生逻辑推理能力障碍、认知功能减退,以及情绪障碍等表现[2].相关研究人员表示,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仅会诱发许多内科疾病,还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自杀等过激行为[3-4];而长期失眠还会增加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险[5].

    作者:徐萍萍;乔会秀;耿嘉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接受接受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与一般护理的常规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血压、血脂、血糖正常例数均多于常规组,并且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上,实验组(97.44%)高于常规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预见性护理在改善患者血脂与血压等指标方面上可取得佳效,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峥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基于信息化的新型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探索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的慢性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耗资巨大,病程长,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明显的控制和预防效果,所以一般以防治为主.本文在此基础上,就信息时代背景下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创新展开论述.

    作者:胡正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于癌症晚期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降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否成瘾的研究

    1 背 景在184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成为了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鸦片成为了中国人十分畏惧的物质,以致于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而言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存在一定误区,患者和家属包括部分医生担心成瘾问题而拒绝使用阿片类止疼剂.尽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医疗从业人员致力于规范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我国的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始终低于国际平均水平(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2010).此外,每个国家对于阿片类使用的政策有着不同的标准,根据报告,全球目前只有33个国家提供免费的阿片类药物给需要的患者,例如美国、英国.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患者想要使用的阿片类药物需要的流程及费用相对而言苛刻了许多.

    作者:褚江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对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

    目的 分析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对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球麻痹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有效率率96.87%优于对照组78.12%,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1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对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孔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总结对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具体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外界因素、技术因素及人员因素等.结论 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可对其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不安全因素的规避,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新生儿护理安全.

    作者:刘亮;李娟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治疗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单纯的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患者睡前阿托伐他汀的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从基层医院中药人才现状谈中药人才传承培养

    由于我国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导致专业的中药理论及宝贵的经验后继无人,不仅导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缓慢,还给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带来了隐患.本文主要探讨基层医院中药人才的现状及人才缺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及建议,为以后人才的培养和中药的传承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作者:费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4月在我院就诊并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两种方式的治疗,在临床方面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的数据为75.75%,观察组的数据为9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结合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如果采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将会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与质量,帮助更多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

    作者:周庭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