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术前应用GnRH-a在未育妇女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张俊素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肌瘤, GnRH-a, 未育女性,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在未育女性的子宫肌瘤治疗中于腹腔镜术前应用GnRH-a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未育子宫肌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接受GnRH-a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肌瘤体直径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是8.82%,对照组为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未育女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于腹腔镜手术之前使用GnRH-a治疗可有效缩小患者肌瘤体积,有利于拓宽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适应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心得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7月于本院住院部就诊的已确诊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学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3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参照组常规护理为基础,针对性的增加病房护理、心里辅导、体位护理、呼吸护理、及饮食结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探究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成因.结果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65.11%)明显低于观察组(9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脑出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成因众多,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感染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广而推之.

    作者:石小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应用在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应用在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性治疗,研究组配合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75.0%、93.8%,研究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伴随血压升高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出现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而且血压升高的发生率随之升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导师秦淑芳主任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配以补肾调冲之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伴随高血压每有良效.

    作者:张鑫;秦淑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效果评价

    目的 讨论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负性情绪、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2月内出现心力衰竭、心率失常以及心梗再发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预后良好,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薛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针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采取12导联心电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运用心电图仪实施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100.00%,异常表现主要包括心电图的胸前导联R波出现振幅升高、胸前导联T波倒置以及心电图ST段下移;两组受试者心电图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心电图特点与健康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究患者心电图的特点可提升该类患者诊断准确率,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薛彦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对实验组实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危险事件发生概率等进行观察并统计.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实验组患者护理满足度为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有效实施安全防范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凤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单纯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实施吲达帕胺辅助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荣军;王艳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EG8-DMR对人肝癌Huh7细胞DLK1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DLK1-DIO3印记区间位于人14号染色体、小鼠12号染色体上,在两者的表达中高度保守,其间有三个父本控制的蛋白质编码区域,以及多个母本控制的非编码转录本,还有大量的C/D snoRNA和microRNA.其间有三个差异甲基化区,分别为父本甲基化的IG-DMR和MEG3-DMR,以及母本甲基化的MEG8-DMR.先前关于对MEG8-DMR的研究集中于肿瘤方面的较少,因此探究差异甲基化区MEG8-DMR对肿瘤发生的影响以及其调控机制,深入分析印记基因参与肿瘤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本实验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先依据脱靶位点少的原则选择sgRNA,构建重组载体并通过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Huh7细胞后检测出重组载体在Huh7细胞系中对MEG8-DMR区域进行了有效的敲除.结果 敲除MEG8-DMR后细胞形态没有发现明显变化,同时发现敲除MEG8-DMR导致上游基因DLK1表达水平的下调.结论 本实验中通过对MEG8-DMR的敲除,导致DLK1表达下调,而DLK1在几种肿瘤包括神经纤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呈高表达,且肿瘤的形成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参与的结果,MEG8-DMR上下游区域分布着一系列母系表达非编码转录本,和大量的miRNA和C/D snoRNA,因此,MEG8-DMR及临近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表达调控的重要功能.

    作者:史啸坤;楚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炎琥宁、清开灵、热毒宁3种抗病毒中药注射剂之间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反应研究

    目的 分析炎琥宁、清开灵、热毒宁3种抗病毒中药注射剂之间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反应.方法 将3种中药和19种西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成较高浓度溶液,等量混合西药与中药及中药之间混合,室温下对配伍禁忌进行观察,组合流动性变化、透明度变化及颜色变化药物,浓度降低后进行深入试验.结果 清开灵与炎琥宁间未见配伍禁忌,但是其与热毒宁均存在配伍禁忌,此外,与清开灵及炎琥宁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包括维生素B6、庆大霉素、加替沙星和阿米卡星;此外,与清开灵存在配伍禁忌还包括阿昔洛韦;与热毒宁存在配伍禁忌的有奥美拉唑、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结论 在使用炎琥宁、热毒宁及清开灵3中抗病毒药物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其配伍禁忌的重视程度,避免其他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王翠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治疗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单纯的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患者睡前阿托伐他汀的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内科护理中协调护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心内科患者使用协调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4月我院收治心内科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协调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恢复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住院时间也较短,患者自我护理掌握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分析发现,协调护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患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病情恢复效果好,患者能够掌握基本自我护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李娟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干部病房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干部病房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干部病房心内科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静脉留置针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发生的并发症,进而总结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选14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1.43%(128/140).留置针留置时间1~7 d,平均(3.2±0.5)d.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7.14%(10/140).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包括血管选择、穿刺方法、输液速度、护士因素等.结论 干部病房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分析掌握这些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

    作者:廖清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蜂蜇伤患者急救中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蜂蛰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在某院就诊的蜂蛰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并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白细胞(WBC)水平、脑钠肽(BNP)水平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30例患者经急救护理后的WBC、BNP、AST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及时的急救护理可以控制蜂蛰伤患者的病情,降低蜂毒对机体的损害程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周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癫痫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癫痫患者自我效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癫痫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为所有患者均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癫痫老年患者而言,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提升自我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香;郭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患者的心率<60次/min,且伴或不伴心律不齐;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气短、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室颤、晕厥等,终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深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越来越显著.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综述.

    作者:闫一群;张培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抑郁症中西医治疗的研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发病率持续上升,自杀率高.近年来,抑郁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强调不同疗法相结合,提高诊治效果.本文从中医、西医对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重视,加强预防与治疗.

    作者:李珍;隋竹欣;王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例头孢唑林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1例头孢唑林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积极救治与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 经积极救治,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无并发症,病情稳定后送ICU继续观察治疗.结论 头孢唑林钠在静脉滴入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熟悉头孢唑林钠的不良反应,积极救治和护理更为重要.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技术联合CBT干预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联合行为认知疗法(CBT)干预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0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均为脑梗塞)后失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主观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24,自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和观察组(n=26,中医护理技术联合CBT干预).干预周期4周,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和心理健康状态(SCL-90)评定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总分SCL-90各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PSQI总分SCL-90各项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联合CBT干预,能显著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缓解患者情绪异常,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李小娟;李颖;曹高凡;张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魏酸哌嗪片预防冠脉造影后对比剂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阿魏酸哌嗪片预防CIN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科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符合标准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水化治疗.干预组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予阿魏酸哌嗪片口服.两组均在术前、术后24 h、48 h检查肾功能,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肾功能及CIN发病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Scr、eGFR、BUN、CysC与术前1 h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术后24 h、48 h的肾功能损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CIN35例(23.33%)较干预组10例(0.0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阿魏酸哌嗪片有效预防CIN和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赵英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后综合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综合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通过对比观察两组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护理满意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极大的改善医患关系,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