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伴随血压升高

张鑫;秦淑芳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高血压, 秦淑芳
摘要: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出现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而且血压升高的发生率随之升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导师秦淑芳主任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配以补肾调冲之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伴随高血压每有良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术前应用GnRH-a在未育妇女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未育女性的子宫肌瘤治疗中于腹腔镜术前应用GnRH-a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未育子宫肌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接受GnRH-a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肌瘤体直径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是8.82%,对照组为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未育女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于腹腔镜手术之前使用GnRH-a治疗可有效缩小患者肌瘤体积,有利于拓宽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适应症.

    作者:张俊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医院发展中医中药研究探讨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医疗问题引人关注.近年来卫生部正逐步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社区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该文就中医中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情况与特点予以关注,指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为基层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参考.

    作者:赵斌;张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总结对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具体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外界因素、技术因素及人员因素等.结论 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可对其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不安全因素的规避,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新生儿护理安全.

    作者:刘亮;李娟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伴精神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用于急性脑梗死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我院神经科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比治疗疗效、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奥氮平和利培酮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推广价值高.

    作者:吴勇;夏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汗证的研究进展

    本文检索近15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汗证的国内文献,从内治法和外治法两个方面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突出中医药治疗小儿汗证的优势.

    作者:徐迪;沈瑞;冯晓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了解其临床特征,并且分析其治疗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收纳符合标准的64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可以看出对照组在恢复明显优于治疗组,因此,可以判定治疗效果.结论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可能与脑白质病变与内侧颞叶萎缩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冀旭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内科护理中协调护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心内科患者使用协调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4月我院收治心内科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协调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恢复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住院时间也较短,患者自我护理掌握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分析发现,协调护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患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病情恢复效果好,患者能够掌握基本自我护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李娟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射血分数改善性心力衰竭

    欧洲心脏学会指南以心脏左室( LV )射血分数(LVEF)作为分类标准,将心衰分为射血分数减低性心衰(HFrEF,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rEF, LVEF介于40%-49%)以及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 LVEF>50%).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发现LVEF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指标,对HFmrEF的定义中也未区分先前有低LVEF病史的患者和从未拥有过HFrEF的群体.因此,射血分数改善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improved ejection fraction,HFiEF)的概念应运而生,即LVEF曾经低于35%,后转变为大于40%的心力衰竭.本文也将对HFiEF的临床特点、预后和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不凡;张恩魁;孔庆研;杨云蔚;杨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对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

    目的 分析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对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球麻痹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有效率率96.87%优于对照组78.12%,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1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对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孔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例头孢唑林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1例头孢唑林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积极救治与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 经积极救治,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无并发症,病情稳定后送ICU继续观察治疗.结论 头孢唑林钠在静脉滴入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熟悉头孢唑林钠的不良反应,积极救治和护理更为重要.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脑血栓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脑血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正姣;宋新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前期肠外加后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改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郑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心得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7月于本院住院部就诊的已确诊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学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3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参照组常规护理为基础,针对性的增加病房护理、心里辅导、体位护理、呼吸护理、及饮食结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探究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成因.结果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65.11%)明显低于观察组(9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脑出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成因众多,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感染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广而推之.

    作者:石小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单纯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实施吲达帕胺辅助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荣军;王艳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运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炎琥宁+α-干扰素,对照组采取α-干扰素,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咳嗽消失、体温恢复及鼻塞流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炎琥宁+α-干扰素效果明显,快速缓解相关症状,促进病情稳定,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申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梗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DL-C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梗塞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作者:陈会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社区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社区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有效率、自我检测能力及正确服药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临床采用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并提升患者的自我检测能力以及正确服药状况,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与康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玉梅;马艳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验案及治疗体会

    慢性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病理表现各不相同的原发于肾小球的疾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国内引起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多种病因中CGN占约60%左右,居于首位.蛋白尿由水谷精微下泄而成,是肾精亏虚之表现;长期的大量蛋白尿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细胞受损.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抑制免疫等功效,对于减少蛋白尿疗效确切,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作者:郑雪;张守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葛根汤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疗效观察

    目的 就葛根汤在临床治疗中对小儿风寒感冒的治疗效果加以探析.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风寒感冒患儿1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例.观察组选用葛根汤颗粒加以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利巴韦林颗粒的方式加以治疗.就两组患儿的疗效加以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同时起床时间以及痊愈时间等因素的对比中也要优于对照组的患儿.结论 葛根汤颗粒在对风寒感冒患儿的治疗中有着理想的效果,值得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加以应用与推广.

    作者:崔静;崔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干扰素雾化吸入佐治病毒性肺炎63例的护理体会

    探讨干扰素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的雾化吸入疗效对比,操作流程及护理.雾化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均匀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腔吸入至患病部位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1].通过静脉输入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静脉输注抗病毒,使患儿病程缩短,症状和体征消失快.

    作者:吴金菊;练正梅;兰雄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