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效果评价

薛玲玲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冠心病, 生活质量, 预后情况
摘要:目的 讨论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负性情绪、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2月内出现心力衰竭、心率失常以及心梗再发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预后良好,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在呼吸内科治疗的效果

    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在呼吸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呼吸内科治疗.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即观察两组患者在咳嗽、发热、胸片肺部斑片状阴影等症状恢复正常指标所用的时间.结果 此次实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得知:实验组患者的效果高于参照组;对照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得知:实验组用时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产生的疗效总体高于参照组,医生可采用实验组方案来治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王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所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患者护理后SAS、SDS、VAS评分各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98%,投诉率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卜太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对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对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美托洛尔加以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联合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血压变化情况较好,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改善其自身血压,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了研究探讨将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治疗措施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腹腔镜恢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1日~6月31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病房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ERAS组(n=43)进行ERAS处理措施,对照组(n=55)采用传统处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在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术后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对照组术后第一、二、三天后疼痛评分较低;ERAS组术后住院天数少.结论 ERAS治疗措施会缩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为今后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李阳;武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巴胺联合西地兰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取西地兰联合多巴胺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8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41,采取常规治疗+西地兰治疗)与观察组(n=41,采取常规治疗+西地兰+多巴胺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衰控制时间、 音消失、呼吸困难、紫绀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取西地兰联合多巴胺治疗,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失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申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柳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为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参照组选择常规CT检查,为观察组使用多排螺旋CT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术前与术后患者各项检查的病理符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前误诊率、漏诊率及平均检查操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多排螺旋CT对早期肺癌和肺小结节进行临床诊断,可显著提升诊断符合率,同时降低临床误诊率及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运用价值.

    作者:赵珂珂;鲍毓;高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梗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DL-C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梗塞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作者:陈会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于癌症晚期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降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否成瘾的研究

    1 背 景在184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成为了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鸦片成为了中国人十分畏惧的物质,以致于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而言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存在一定误区,患者和家属包括部分医生担心成瘾问题而拒绝使用阿片类止疼剂.尽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医疗从业人员致力于规范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我国的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始终低于国际平均水平(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2010).此外,每个国家对于阿片类使用的政策有着不同的标准,根据报告,全球目前只有33个国家提供免费的阿片类药物给需要的患者,例如美国、英国.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患者想要使用的阿片类药物需要的流程及费用相对而言苛刻了许多.

    作者:褚江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总结对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具体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外界因素、技术因素及人员因素等.结论 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可对其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不安全因素的规避,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新生儿护理安全.

    作者:刘亮;李娟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脑血栓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脑血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正姣;宋新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比分析多普勒彩色超声、B超诊断剖宫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实际效果

    目的 探究剖宫术后瘢痕妊娠诊断中,使用多普勒彩色超声、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剖宫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检测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B超诊断)和观察组(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分别统计并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0.0%,其高于对照组的6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彩色超声相较于B超,其对于剖宫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丽娜;乔磊;杨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干部病房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干部病房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干部病房心内科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静脉留置针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发生的并发症,进而总结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选14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1.43%(128/140).留置针留置时间1~7 d,平均(3.2±0.5)d.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7.14%(10/140).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包括血管选择、穿刺方法、输液速度、护士因素等.结论 干部病房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分析掌握这些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

    作者:廖清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伴精神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用于急性脑梗死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我院神经科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比治疗疗效、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奥氮平和利培酮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推广价值高.

    作者:吴勇;夏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患者的心率<60次/min,且伴或不伴心律不齐;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气短、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室颤、晕厥等,终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深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越来越显著.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综述.

    作者:闫一群;张培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针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采取12导联心电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运用心电图仪实施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100.00%,异常表现主要包括心电图的胸前导联R波出现振幅升高、胸前导联T波倒置以及心电图ST段下移;两组受试者心电图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心电图特点与健康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究患者心电图的特点可提升该类患者诊断准确率,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薛彦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分析与诊断价值

    目的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常规诊断通常依据临床表现及相关心肌酶学等检验学技术,但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在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探讨相关病例及心电图的阳性改变,特别是心律失常或ST-T改变的阳性改变明显增多,通过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图形阳性特点及随病程发展出现的一系列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检查所得结果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的阳性率高于60%以上,远高于患儿心肌酶学异常,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83.6%(92/110),心肌酶学65.5%(72/110),由此可见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异常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分析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媛;邓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川崎病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川崎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无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有冠状动脉损害组,各43例,分析两组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川崎病患者均存在持续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末端肿胀、肛周潮红脱屑等疾病症状,其中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皮疹的发生率高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其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崎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球结膜充血、皮疹、发热等疾病症状,其中彩色超声心动图、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在川崎病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中应用,有着一定的价值.

    作者:周进;曾才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癫痫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癫痫患者自我效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癫痫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为所有患者均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癫痫老年患者而言,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提升自我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香;郭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糖尿病患者所产生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糖尿病护理基础上,医务人员将会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在两组护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医务人员需要统计观察结果,并得出结论.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指导中,合理使用中医护理可以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对临床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小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