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听诊对无症状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钮黎剑;卢振华;黄文军

关键词:听诊, 心脏瓣膜病, 诊断, 心脏超声
摘要:目的 心脏听诊是一项心内科的基本技能,特别在诊断心脏瓣膜病时有重要临床意义.但随着心超的广泛应用,心脏听诊在临床检查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心脏听诊在诊断心脏瓣膜病中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由内科主治医生听诊和超声科医生通过心脏彩超诊断、年龄≥65岁的无症状退休体检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筛查出瓣膜关闭不全和瓣膜狭窄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以心超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评估听诊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无症状的老年人群中,瓣膜病很常见,其中存在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者有152位(76%),狭窄病变的患者有10(5%).对于诊断瓣膜狭窄,听诊的敏感性为40%,特异性为89%;对于诊断瓣膜关闭不全,敏感性为28%,特异性为67%.体重偏小的患者听诊可能更有诊断价值.结论 心脏听诊对于无症状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差,特别是在普通体检过程中.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头孢唑林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1例头孢唑林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积极救治与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 经积极救治,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无并发症,病情稳定后送ICU继续观察治疗.结论 头孢唑林钠在静脉滴入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熟悉头孢唑林钠的不良反应,积极救治和护理更为重要.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了解其临床特征,并且分析其治疗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收纳符合标准的64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可以看出对照组在恢复明显优于治疗组,因此,可以判定治疗效果.结论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可能与脑白质病变与内侧颞叶萎缩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冀旭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4月在我院就诊并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两种方式的治疗,在临床方面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的数据为75.75%,观察组的数据为9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结合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如果采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将会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与质量,帮助更多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

    作者:周庭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治疗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随访观察

    目的 随访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行溶栓疗法的时段不同将其分为超早期溶栓组和非超早期溶栓组,治疗完成后对比其溶栓成功率,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的心力衰竭的概率.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超早期溶栓组不但溶栓成功率要明显高于非超早期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一年内的心力衰竭的概率也要明显低于非超早期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成功率更高,且可以有效降低治疗完成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挽救患者心肌.

    作者:谭钦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从基层医院中药人才现状谈中药人才传承培养

    由于我国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导致专业的中药理论及宝贵的经验后继无人,不仅导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缓慢,还给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带来了隐患.本文主要探讨基层医院中药人才的现状及人才缺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及建议,为以后人才的培养和中药的传承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作者:费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干部病房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干部病房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干部病房心内科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静脉留置针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发生的并发症,进而总结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选14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1.43%(128/140).留置针留置时间1~7 d,平均(3.2±0.5)d.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7.14%(10/140).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包括血管选择、穿刺方法、输液速度、护士因素等.结论 干部病房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分析掌握这些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

    作者:廖清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接受接受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与一般护理的常规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血压、血脂、血糖正常例数均多于常规组,并且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上,实验组(97.44%)高于常规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预见性护理在改善患者血脂与血压等指标方面上可取得佳效,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峥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留置针护理的效果

    目的 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留置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留置针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各26例.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显著较对照组的23.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留置针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可为患儿提供舒适且权威护理服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推荐探索性推广.

    作者:李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前期肠外加后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改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郑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内科护理中协调护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心内科患者使用协调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4月我院收治心内科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协调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恢复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住院时间也较短,患者自我护理掌握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分析发现,协调护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患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病情恢复效果好,患者能够掌握基本自我护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李娟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川崎病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川崎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无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有冠状动脉损害组,各43例,分析两组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川崎病患者均存在持续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末端肿胀、肛周潮红脱屑等疾病症状,其中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皮疹的发生率高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其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崎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球结膜充血、皮疹、发热等疾病症状,其中彩色超声心动图、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在川崎病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中应用,有着一定的价值.

    作者:周进;曾才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单纯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实施吲达帕胺辅助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荣军;王艳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运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炎琥宁+α-干扰素,对照组采取α-干扰素,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咳嗽消失、体温恢复及鼻塞流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炎琥宁+α-干扰素效果明显,快速缓解相关症状,促进病情稳定,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申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现代高中生对医学专业的看法

    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约只有30%的高中生有报考医学专业的意愿,非独生子女要比独生子女报考的意愿更强.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高中生对医学专业的看法,并提出部分吸引高中生报考医学专业的措施.

    作者:李紫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妊娠结局(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围生儿情况(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结果 实验组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检测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情况,值得应用.

    作者:赵波;周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治疗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单纯的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患者睡前阿托伐他汀的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梗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DL-C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梗塞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作者:陈会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效果评价

    目的 讨论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负性情绪、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2月内出现心力衰竭、心率失常以及心梗再发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预后良好,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薛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高同型半胖胱氨酸血症(Hcy)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Hcy浓度将其分为为Ⅰ组(Hcy<10μmol/L)51例、Ⅱ组(Hcy10~20μmol/L)62例与Ⅲ组(Hcy≥20μmol/L)55例,利用24 hABPM(24 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对三组患者24 hSSD(24 h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等进行测定,同时使用超声对三组患者Tei指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进行测量.结果Ⅱ组、Ⅲ组患者24 hSSD、dSSD、nSSD、Tei指数、LVEDD、LVPWT、IVST、LVMI均高于Ⅰ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24 hSSD、dSSD、nSSD、Tei指数、LVEDD、LVPWT、IVST、LVMI均高于Ⅰ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均高于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提高也就增加了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了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发生几率,因此在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也应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赵亮;谢伟;李娜;邹琦;喜林强;张娟娟;李岳阳;沈晓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验案及治疗体会

    慢性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病理表现各不相同的原发于肾小球的疾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国内引起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多种病因中CGN占约60%左右,居于首位.蛋白尿由水谷精微下泄而成,是肾精亏虚之表现;长期的大量蛋白尿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细胞受损.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抑制免疫等功效,对于减少蛋白尿疗效确切,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作者:郑雪;张守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