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萌
目的 探讨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市三级综合医院治疗的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血常规检查,研究组患者给予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度.结果 给予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的研究组患者终心血管疾病诊断确诊的患者为42例,诊断准确率为95.45%,临床表现优异;给予血常规检查的对照组患者终心血管疾病诊断确诊的患者为36例,诊断准确率为81.82%,两组数据对比x2=4.062,P=0.044<0.05,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诊断准确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工作中具有良好导向,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临床诊断具有可靠性,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柏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主要对患者高肾脏清除率发生率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肾内科2015年~2017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临床的资料,对患者的血肌酐、尿肌酐,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进行计算,根据Ccr是否大于130 mL/min分成急性肾损伤(AKI)组和非急性肾损伤(AKI)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比较,并且造成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发生AKI率为31.12%;两组患者年龄及其他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重症患者AKI的发生率明显超过其他患者,对糖尿病患者发生AKI的比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筛选低年龄与创伤作为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扬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介入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问题.单纯使用西药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研究显示联合中医药治疗显著降低ISR的发生率.本文将对ISR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李洋;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PNS(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重症特发性急性肾衰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重症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相关临床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有7例患者不幸因疾病去世,其余12例患者均已痊愈.治疗有效率为68.18%(15/22).
作者:吴会浩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无痛胃肠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海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胃肠镜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胃肠镜治疗,观察组行无痛胃肠镜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显著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程度,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进而提升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作者:安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高危重症,年发病率大约为2.6~3.57例/10万,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王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整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95例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脑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9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后出院.结论 对行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关流程图能敦促护理人员对此新领域的护理措施不断完善,为整体护理和患者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韦兆玲;钱益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眩晕病是心血管、脑血管科的常见病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无论是高血压病、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还是梅尼埃病、脑梗塞后遗症、颈椎病、低血压等,往往以头晕为主要症状,且比较顽固,反复发作为其特点,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当前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而中医药治疗为其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的缓解了眩晕症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获得了满意度疗效,些许中医药治疗体会,与同仁分享.
作者:尤桂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对血液标本采取TRUST(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实验)及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从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杨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已然成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之一,这种病症的发生及发展除了和患者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之外,还和健康教育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剖析了我国当前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及开展此类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应怎样做好此类健康教育门诊工作,研究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的进步.
作者:赵锐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后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9月住院期的心内科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运用改进后策略,采用预测潜在风险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总结出了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做出了有效的改进策略,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较高,且投诉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注重沟通技巧,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可以有效降低心内科护理中的风险.
作者:刘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栝楼瞿麦丸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阳利水,生津止渴的功效,张守琳教授临床中常用本方加减化裁治疗肾脏病、内分泌疾病、男性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笔者有幸跟诊学习,获益匪浅,整理医案2则以说明其遣方用药特点.
作者:丁宁;崔巍;张守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腹外科患者或多或少会存在肠胃功能不良的问题,针对此,医学界学者提出了中医辅助治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治疗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效果.主要表现为确保了手术安全性,促进了患者更早康复.这样的成果也为中医在外科方面治疗的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金德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预见组和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预见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预见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与参照组的20%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娟娟;王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程序化护理服务,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作者:漆欣;刘君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合并低血压患者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冠心病行介入治疗合并低血压患者13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围术期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抢救及预防性护理干预,患者低血压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恢复至正常,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和后遗症等.结论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合并低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性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低血压症状,并给予积极的抢救治疗,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少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当前对于慢性阻塞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已经有诸多可供参考的资料,作为患者也可以从中学习一些日常防护知识.本文结合实际临床护理经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工作,简要做下分析.
作者:陈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住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内科诊治.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远远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阶段,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中医用药不良反应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发展,并且对身体并无副作用,也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宣传应用.
作者:毛广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近一年符合研究要求的100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作为案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60例,造影检查为阴性的患者4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房性早搏以及心肌缺血等情况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实际情况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低于甲组,甲组的参数指标比较高,对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总负荷量分析,甲组参数高.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诊断中可行性高,值得实施和推广.
作者:尹英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18名,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保证每组人数均为109名,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方式,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训练联合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对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肢关节运动能力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3%,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9.8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肢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恢复患者肢关节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吉明哲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