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娟娟;王丽丽
目的 分析国产盐酸罗哌卡因(宜昌人福药业)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所用麻醉药物剂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麻醉药物剂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小时回访,对照组NRS评分(3.43±0.54)分,明显高于观察组NRS评分(1.05±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麻醉方法选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小剂量轻比重盐酸罗哌卡因.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小,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全时间短,麻醉效果好,麻醉风险低.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栗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管理层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0月我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高血压常规分级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方法患者生活质量及管理层级的效果.结果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一级管理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三级管理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分级评估和护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将许多患者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在低危状态,值得临床护理应用.
作者:马姣;石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5例,按照治疗途径分为基础组(曲美他嗪)和评价组(在基础组上联用加减血府逐瘀汤).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相对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数据对比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期间应用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春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方法,进而完成护理任务,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小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0.19%,对照小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2.46%;3~39分是观察小组护理后的焦虑分值,4~37分是护理后的抑郁分值;3~47分是对照小组护理后的焦虑分值,5~50分是护理后的抑郁分值.观察小组在睡眠障碍方面的发生率为4.88%,与对照小组相比明显较低;经研究发现,观察小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小组高.结论 在治疗老年失眠方面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有明显疗效,有助于患者的恢复,重拾信心,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苓苓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降磷散粉(海螵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10月~2017年11月行规律血透并发高磷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入组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用海螵蛸颗粒剂1.0 g餐中冲服,对照组给予碳酸钙0.75 g餐中口服,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等基线值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海螵蛸组和碳酸钙组血钙水平均升高,血磷、钙磷乘积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螵蛸组降低血磷疗效与碳酸钙组相当,海螵蛸和碳酸钙组血iPTH均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螵蛸组治疗后未出现高钙血症,碳酸钙组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高钙血症,暂时停药后好转.结论 中药海螵蛸作为磷结合剂,能有效的降低血磷、钙磷乘积,同时纠正患者低钙血症,且海螵蛸来源丰富、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廖文娟;熊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性冠心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常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并分析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近一年时间里288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冠心病病患,所有病患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其次,对比两种心电图记录的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窦性静止及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动态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以及诊断的阳性率均优于常规心电图.由此可知临床上采用动态心电图对病患进行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对提升检出率以及诊断阳性率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临床上应该对这种动态心电图进行普及以及推广.
作者:徐超;王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机械通气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对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做出总结.结果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在治疗7~8d后撤除呼吸机,愈后安全离院.结论 我院采取的重型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治疗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对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其冠脉病变程度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疑似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两种诊断方案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案对于多支病变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检查方案在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的诊断中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其冠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中效果优于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案,预测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薛彦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沟通技巧在干休所老干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干休所老干部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的沟通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是96.15%,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是79.17%,根据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数据来看,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干休所中的老干部进行护理时,和老干部沟通要讲究技巧,实行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老干部的心理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淑娟;贾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对血液标本采取TRUST(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实验)及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从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杨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已然成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之一,这种病症的发生及发展除了和患者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之外,还和健康教育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剖析了我国当前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及开展此类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应怎样做好此类健康教育门诊工作,研究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的进步.
作者:赵锐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合并低血压患者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冠心病行介入治疗合并低血压患者13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围术期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抢救及预防性护理干预,患者低血压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恢复至正常,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和后遗症等.结论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合并低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性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低血压症状,并给予积极的抢救治疗,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少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程序化护理服务,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作者:漆欣;刘君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教育中,医学图像处理是重要的教学分支,加强对医学图像处理教学的研究,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地转化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上,可以提高医学图像处理方面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性.本文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及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方面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转化和效果分析.
作者:周鸿锁;赵祥坤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老干部病房护理中应用护理临床路径效果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老干部病房患者117例,按照护理开展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开展优质护理,路径组实施护理临床路径模式,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数据比较.结果 路径组(n=59)满意度调查结果(98.31%)显著高于常规组(n=58)满意度调查结果(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干部病房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实施经本次回顾性数据统计,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对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中可借鉴应用.
作者:贾慧敏;程海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眩晕病是心血管、脑血管科的常见病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无论是高血压病、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还是梅尼埃病、脑梗塞后遗症、颈椎病、低血压等,往往以头晕为主要症状,且比较顽固,反复发作为其特点,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当前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而中医药治疗为其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的缓解了眩晕症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获得了满意度疗效,些许中医药治疗体会,与同仁分享.
作者:尤桂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研究高频超声在临床中对于手足部位腱鞘肿块所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接受腱鞘肿块诊断的103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高频超声检测仪器对其手足腱鞘肿块形态、大小、血流及与周边组织关联等情况予以检测,并与其后病理检测结果相对比,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高频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后,共腱鞘囊肿患者69例、腱鞘炎患者10例,表皮样囊肿患者17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7例,准确诊断86例,准确率为83.50%,误诊17例,误诊率为16.50%.结论 高频超声在临床诊断中对于手足部位腱鞘肿块具有较为准确的诊断效果,可作为临床初步检测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温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慢性阻塞性疾病住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综合护士方式,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病情出现好转,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陈飞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本组9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由冠脉造影检查提示,阳性者共计62例,阴性者共计35例.心电图检查提示阳性者共计53例,阴性者共计44例.两种检查方式在患者的阳性数检查结果比较中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阴性数比较中,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患者的简便且价格低廉的无创检查方式,可将其作为冠心病患者早期筛查的优选方法,为了降低冠心病漏诊与误诊率,需要结合冠脉造影联合检查.
作者:沈晓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市三级综合医院治疗的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血常规检查,研究组患者给予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度.结果 给予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的研究组患者终心血管疾病诊断确诊的患者为42例,诊断准确率为95.45%,临床表现优异;给予血常规检查的对照组患者终心血管疾病诊断确诊的患者为36例,诊断准确率为81.82%,两组数据对比x2=4.062,P=0.044<0.05,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诊断准确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工作中具有良好导向,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临床诊断具有可靠性,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柏柳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