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娟;贾慧敏
类鼻疽(Melioidosi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具有动力的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是自然腐生菌,广泛分布于泥土、积水、池塘和多种农作物中.中国病例主要分布在香港、台湾地区,国内曾在海南、广东、湖南和贵州等13个县、市的土壤、水和患者与动物的标本中分离到该菌[1].人类感染是接触到染有该菌的水和土壤,经伤口或呼吸道进入体内,人普遍易感,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患者染菌后易患该病,但人与人之间传播罕见.该病潜伏期大多4~5d,也有长达数月或数年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隐匿性感染、无症状肺浸润、急性局部化脓性感染、急性肺部感染、急性败血症、慢性化脓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等类型,病原学检查以渗出物、脓液等涂片或培养,血培养等可发现此菌[2].急性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抗菌药问世前,类鼻疽显性感染的病死率为95%,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采用较长疗程的抗菌治疗已使病死率下降至27%,但败血症患者的病死率高于50%.我院于于2017年10月收治一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及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抗感染、激素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媚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胎儿系统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联合诊断孕中期在单胎妊娠胎儿手足畸形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进行产检的孕中期6850例单胎妊娠孕妇,进行胎儿系统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联合检查,筛选胎儿畸形情况.结果 二维检查发现有9例胎儿异常者,二维和三维联合检查发现有15例胎儿异常者,二维检查漏诊了10例胎儿畸形,有5例在二维和三维联合检查过程中被漏诊,诊断结果均通过分娩或者引产后证实.结论 应用二维和三维联合诊断孕中期在单胎妊娠胎儿手足畸形情况,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以及检出率,三维能够补充二维检查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值得应用.
作者:乔磊;杨辉;谢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方案的实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月~2018年2月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以及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以护理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小便失禁改善率呈现更为显著的干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施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作用.
作者:冯正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性冠心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常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并分析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近一年时间里288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冠心病病患,所有病患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其次,对比两种心电图记录的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窦性静止及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动态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以及诊断的阳性率均优于常规心电图.由此可知临床上采用动态心电图对病患进行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对提升检出率以及诊断阳性率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临床上应该对这种动态心电图进行普及以及推广.
作者:徐超;王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联合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与药物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药物灌肠治疗的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半年后复发率分别为95.5%与4.5%,与对照组(77.3%与18.2%)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与药物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莎里克·玉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子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校附属医院采用分子生物科学技术检验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临床基线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主要对象.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常规的RT-PCR与荧光定量的RT-PCR实际检验结果进行了实时化的比较分析,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 相比较于常规的RT-PCR,荧光定量的RT-PCR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可发现,伴随着生物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发展,目前在微生物临床检验领域中已经研究出聚合酶链反应、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等技术.这几种技术在微生物临床检验工作当中均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及优势,尤其是为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
作者:任晓东;刘昌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小儿肺炎在儿科疾病类别中是常见病,多发性疾病,同时病情较重,变化较快,病死率较高,各个器官功能均可受累,多发于冬季和春季两个季节.据统计在中国每年5岁以下的儿童因肺部感染和炎症死亡人数可达到3万左右,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儿科疾病中都是首位,也是医务工作者当前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小儿肺炎也被卫生部罗列为儿科四大疾病防治之一,所以当前小儿科医务工作者主要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来减少或者是降低其相关的并发症,从而减少和降低病死率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当前,国内外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使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后对相关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惠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在护理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过程中为其建立且应用护理风险流程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血液净化科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异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建立且应用护理风险流程)与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各33例.对照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比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9%,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流程的建立与实施在临床护理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工作中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张桂梅;玛依拉古丽·阿力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对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其冠脉病变程度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疑似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两种诊断方案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案对于多支病变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检查方案在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的诊断中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其冠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中效果优于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案,预测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薛彦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彩超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9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参与研究,患者颈动脉血管内径、内膜-中膜厚度检测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对血管狭窄和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进行观察,此组患者称之为观察组.另外在我院体检科选取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的8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参考,称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彩超检查之后有8位患者存在内膜-中膜增厚情况;存在斑块者所占比例较大,有49例患者;此外则是颈动脉狭窄患者为18位.对照组内有9位存在内膜-中膜增厚情况,4位存在斑块形成情况,另有1位存在轻度狭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参与研究的人员CCA值分别是(6.89±0.91)mm和(6.08±0.75)mm,可进行统计学的进一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EDV分别是22.64±6.14与27.28±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二者为线性关系,彩超是临床上的一种无创检测手段,不仅操作简单便捷,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在颈动脉粥样氧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价值.
作者:胡世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奥曲肽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以随机分组形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实验组29例患者采用奥曲肽静滴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8.9%高,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症状好转时间与恢复进食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患者血淀粉酶与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实验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与血钙指标变化均比对照组患者好,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同时缩短了患者临床症状与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与血钙指标变化,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王万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阐述并分析老年重症患者中运用预防性压疮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应用组给予预防性压疮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30.0%)显著高于应用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患者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可以将可能发生的压疮进行遏制,对患者的尽快康复、缓解病情的意义重大.
作者:张淑娟;王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减退患者脑电图的特点.方法 选取某市医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45例PD患者,分别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表(MoCA)、匹茨堡睡眠量表、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S及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进行评估,并对其开展脑电描记与相关性分析.
作者:方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职业病患者43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状态、疾病影响、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职业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狄燕玲;苟玉会;韩家旭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探讨超声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情况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服务中心来诊的早孕有阴道出血的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应用超声检查诊断情况进行总结,研究超声声像图相关规律.结果 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的60例孕妇实施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枯萎孕卵型、胚胎死亡型例数分别为48例、1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80%、20%.其中枯萎孕卵型孕妇妊娠囊内没有发现卵黄囊,胎芽和胎心均显示正常搏动.胚胎死亡型孕妇妊娠囊内发现有胚胎,顶臀径都大于10 mm,没有发现胎心搏动情况,也没有观察到卵黄囊回声.结论 通过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孕妇开展超声检验,对妊娠囊、胎芽、胎心、卵黄囊等进行全方位观察、检测和分析,进而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为提高医疗诊断精准性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徐新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和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患病组,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人员实施血尿酸、空腹血糖与血脂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患病组与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升高的分别有70例与20例.血浆尿酸的浓度患病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属于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因素,正确的检出血尿酸指标,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疾病的诊断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建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其分为噻托溴铵粉吸剂组与联合阿奇霉素组,各46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噻托溴铵粉吸剂组采取噻托溴铵粉吸剂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联合阿奇霉素组采取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阿奇霉素组与噻托溴铵粉吸剂组患者的FEV1%、FEV1/FVC、C反应蛋白以及呼吸困难评分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机械通气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对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做出总结.结果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在治疗7~8d后撤除呼吸机,愈后安全离院.结论 我院采取的重型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治疗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腹外科患者或多或少会存在肠胃功能不良的问题,针对此,医学界学者提出了中医辅助治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治疗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效果.主要表现为确保了手术安全性,促进了患者更早康复.这样的成果也为中医在外科方面治疗的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金德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比较预防性压疮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参照组,而观察组则使用预防性压疮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生理问题和心理焦虑都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患者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还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原媛;原娜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