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 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薛彦霞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 心肌缺血, 冠脉病变, 心电图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对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其冠脉病变程度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疑似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两种诊断方案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案对于多支病变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检查方案在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的诊断中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其冠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中效果优于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案,预测价值相对更高.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教育中,医学图像处理是重要的教学分支,加强对医学图像处理教学的研究,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地转化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上,可以提高医学图像处理方面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性.本文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及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方面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转化和效果分析.

    作者:周鸿锁;赵祥坤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核医学E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核医学E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为了进行研究调查,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我科自愿参与研究调查的患者4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要进行核医学ECT检查,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8例.观察组在进行ECT检查时采用改良后优质护理流程,对照组在进行检查时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观察组在采用改良优质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效果要比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高,而且两组差异较大.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核医学E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邓健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干部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老干部病房护理中应用护理临床路径效果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老干部病房患者117例,按照护理开展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开展优质护理,路径组实施护理临床路径模式,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数据比较.结果 路径组(n=59)满意度调查结果(98.31%)显著高于常规组(n=58)满意度调查结果(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干部病房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实施经本次回顾性数据统计,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对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中可借鉴应用.

    作者:贾慧敏;程海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冠脉造影、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本组9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由冠脉造影检查提示,阳性者共计62例,阴性者共计35例.心电图检查提示阳性者共计53例,阴性者共计44例.两种检查方式在患者的阳性数检查结果比较中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阴性数比较中,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患者的简便且价格低廉的无创检查方式,可将其作为冠心病患者早期筛查的优选方法,为了降低冠心病漏诊与误诊率,需要结合冠脉造影联合检查.

    作者:沈晓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针灸、理疗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给予理疗、针灸治疗,并且在该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外敷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一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23名,将这些患者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是基础组、实验组.基础组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结合针灸、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治疗之后的情况.结果 基础组的治疗效果与实验组相比显然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使用综合的治疗方法(理疗、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病人身体的进一步恢复.

    作者:郭丽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方案的实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月~2018年2月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以及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以护理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小便失禁改善率呈现更为显著的干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施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作用.

    作者:冯正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尿毒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情分为实验组26例(内瘘狭窄)与对照组16例(普通病情),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差异,包括MAP、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及糖尿病例数,并记录结果.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MAP指数较低,糖尿病例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患者血压低、患糖尿病以及高超滤量都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存在影响.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应用,可提升抢救成功率,效果理想.

    作者:梁蕾佳;胡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玄参汤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对轻度Ⅱ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玄参汤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在轻度Ⅱ型便秘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符合2017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的轻度Ⅱ型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玄参汤联合精神心理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观察组仅给与玄参汤口服治疗.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5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玄参汤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轻度Ⅱ型便秘患者临床症状,表明玄参汤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对轻度Ⅱ型便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琦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 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本院治疗的10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尽早的改善病情,缓解红肿以及炎性症状.

    作者:赵彬宇;齐娟;王建辉;王祎雪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住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内科诊治.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远远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阶段,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中医用药不良反应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发展,并且对身体并无副作用,也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宣传应用.

    作者:毛广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疑似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心脏磁共振检查,记录相关数据并统计.结果 实验组T2W1、EGE、LGE、PCE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路易斯湖标准总评分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0%、82.0%,具有更均衡的诊断效能,LCE特异度高,即100%,T2W1敏感度高,即92.5%.结论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特异度及敏感度,诊断价值高,值得采用.

    作者:姚亮;马腾;于金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目的 探讨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市三级综合医院治疗的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血常规检查,研究组患者给予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度.结果 给予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的研究组患者终心血管疾病诊断确诊的患者为42例,诊断准确率为95.45%,临床表现优异;给予血常规检查的对照组患者终心血管疾病诊断确诊的患者为36例,诊断准确率为81.82%,两组数据对比x2=4.062,P=0.044<0.05,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诊断准确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工作中具有良好导向,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临床诊断具有可靠性,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柏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缬沙坦联合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糖尿病ED患者67例,其中肾阳虚证31例为治疗组(缬沙坦联合金匮肾气丸)、设置对照组36例(缬沙坦),疗程3个月,利用IIEF-5评分,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6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EF-5评分显示,治疗组勃起障碍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金匮肾气丸可有效改善肾阳虚证的糖尿病ED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提高性生活质量.

    作者:王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腹外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腹外科患者或多或少会存在肠胃功能不良的问题,针对此,医学界学者提出了中医辅助治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治疗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效果.主要表现为确保了手术安全性,促进了患者更早康复.这样的成果也为中医在外科方面治疗的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金德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无痛胃肠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海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胃肠镜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胃肠镜治疗,观察组行无痛胃肠镜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显著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程度,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进而提升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作者:安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

    小儿肺炎在儿科疾病类别中是常见病,多发性疾病,同时病情较重,变化较快,病死率较高,各个器官功能均可受累,多发于冬季和春季两个季节.据统计在中国每年5岁以下的儿童因肺部感染和炎症死亡人数可达到3万左右,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儿科疾病中都是首位,也是医务工作者当前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小儿肺炎也被卫生部罗列为儿科四大疾病防治之一,所以当前小儿科医务工作者主要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来减少或者是降低其相关的并发症,从而减少和降低病死率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当前,国内外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使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后对相关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惠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满意度观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满意度.方法 选取82例房颤患者,分为常规组(41例)与干预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房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君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小儿肠炎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使用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并积极应用.

    作者:肖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联合药物灌肠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联合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与药物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药物灌肠治疗的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半年后复发率分别为95.5%与4.5%,与对照组(77.3%与18.2%)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与药物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莎里克·玉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