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及 对护理质量影响评价

牛彩凤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应用,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评价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影响.方法 数字随机法抽取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将其中行常规护理的41例为对照组,另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的41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护理的整体质量,可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类鼻疽(Melioidosi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具有动力的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是自然腐生菌,广泛分布于泥土、积水、池塘和多种农作物中.中国病例主要分布在香港、台湾地区,国内曾在海南、广东、湖南和贵州等13个县、市的土壤、水和患者与动物的标本中分离到该菌[1].人类感染是接触到染有该菌的水和土壤,经伤口或呼吸道进入体内,人普遍易感,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患者染菌后易患该病,但人与人之间传播罕见.该病潜伏期大多4~5d,也有长达数月或数年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隐匿性感染、无症状肺浸润、急性局部化脓性感染、急性肺部感染、急性败血症、慢性化脓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等类型,病原学检查以渗出物、脓液等涂片或培养,血培养等可发现此菌[2].急性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抗菌药问世前,类鼻疽显性感染的病死率为95%,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采用较长疗程的抗菌治疗已使病死率下降至27%,但败血症患者的病死率高于50%.我院于于2017年10月收治一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及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抗感染、激素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媚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针灸、理疗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给予理疗、针灸治疗,并且在该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外敷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一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23名,将这些患者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是基础组、实验组.基础组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结合针灸、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治疗之后的情况.结果 基础组的治疗效果与实验组相比显然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使用综合的治疗方法(理疗、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病人身体的进一步恢复.

    作者:郭丽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比较预防性压疮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 分析比较预防性压疮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参照组,而观察组则使用预防性压疮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生理问题和心理焦虑都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患者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还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原媛;原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PNS并发重症特发性急性肾衰的临床治疗

    目的 研究PNS(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重症特发性急性肾衰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重症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相关临床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有7例患者不幸因疾病去世,其余12例患者均已痊愈.治疗有效率为68.18%(15/22).

    作者:吴会浩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离退休老干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阐述并分析离退休老干部运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全年我院收治的离退休老干部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应用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应用组护理满意度(96.0%)远远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离退休老干部应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白玉虾;程海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疑似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心脏磁共振检查,记录相关数据并统计.结果 实验组T2W1、EGE、LGE、PCE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路易斯湖标准总评分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0%、82.0%,具有更均衡的诊断效能,LCE特异度高,即100%,T2W1敏感度高,即92.5%.结论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特异度及敏感度,诊断价值高,值得采用.

    作者:姚亮;马腾;于金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和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患病组,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人员实施血尿酸、空腹血糖与血脂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患病组与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升高的分别有70例与20例.血浆尿酸的浓度患病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属于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因素,正确的检出血尿酸指标,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疾病的诊断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建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张守琳教授应用栝楼瞿麦丸治疗水肿验案2则

    栝楼瞿麦丸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阳利水,生津止渴的功效,张守琳教授临床中常用本方加减化裁治疗肾脏病、内分泌疾病、男性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笔者有幸跟诊学习,获益匪浅,整理医案2则以说明其遣方用药特点.

    作者:丁宁;崔巍;张守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分子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分子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校附属医院采用分子生物科学技术检验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临床基线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主要对象.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常规的RT-PCR与荧光定量的RT-PCR实际检验结果进行了实时化的比较分析,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 相比较于常规的RT-PCR,荧光定量的RT-PCR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可发现,伴随着生物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发展,目前在微生物临床检验领域中已经研究出聚合酶链反应、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等技术.这几种技术在微生物临床检验工作当中均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及优势,尤其是为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

    作者:任晓东;刘昌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冠脉造影、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本组9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由冠脉造影检查提示,阳性者共计62例,阴性者共计35例.心电图检查提示阳性者共计53例,阴性者共计44例.两种检查方式在患者的阳性数检查结果比较中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阴性数比较中,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患者的简便且价格低廉的无创检查方式,可将其作为冠心病患者早期筛查的优选方法,为了降低冠心病漏诊与误诊率,需要结合冠脉造影联合检查.

    作者:沈晓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开始实施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观察实施后的效果,并与实施前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实施前相比较,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作者:姚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机械通气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对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做出总结.结果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在治疗7~8d后撤除呼吸机,愈后安全离院.结论 我院采取的重型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治疗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为了探究冠心病心律失常佳的治疗方法,以美托洛尔、稳心颗粒为例.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接受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心率及QTd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而言,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赵金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

    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预见组和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预见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预见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与参照组的20%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娟娟;王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脑出血护理中程序化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程序化护理服务,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作者:漆欣;刘君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尿毒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情分为实验组26例(内瘘狭窄)与对照组16例(普通病情),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差异,包括MAP、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及糖尿病例数,并记录结果.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MAP指数较低,糖尿病例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患者血压低、患糖尿病以及高超滤量都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存在影响.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超声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60例的观察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超声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情况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服务中心来诊的早孕有阴道出血的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应用超声检查诊断情况进行总结,研究超声声像图相关规律.结果 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的60例孕妇实施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枯萎孕卵型、胚胎死亡型例数分别为48例、1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80%、20%.其中枯萎孕卵型孕妇妊娠囊内没有发现卵黄囊,胎芽和胎心均显示正常搏动.胚胎死亡型孕妇妊娠囊内发现有胚胎,顶臀径都大于10 mm,没有发现胎心搏动情况,也没有观察到卵黄囊回声.结论 通过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孕妇开展超声检验,对妊娠囊、胎芽、胎心、卵黄囊等进行全方位观察、检测和分析,进而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为提高医疗诊断精准性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徐新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物理预防研究进展

    围手术期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关键时期,全文将围绕常见的物理预防方法在围手术期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介绍前沿的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的新进展.

    作者:徐婧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9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整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95例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脑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9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后出院.结论 对行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关流程图能敦促护理人员对此新领域的护理措施不断完善,为整体护理和患者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韦兆玲;钱益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流程建立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质量 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护理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过程中为其建立且应用护理风险流程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血液净化科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异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建立且应用护理风险流程)与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各33例.对照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比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9%,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流程的建立与实施在临床护理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工作中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张桂梅;玛依拉古丽·阿力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