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对腱鞘肿块的诊断价值探讨

温慧敏

关键词:高频超声, 腱鞘肿块, 临床诊断,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高频超声在临床中对于手足部位腱鞘肿块所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接受腱鞘肿块诊断的103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高频超声检测仪器对其手足腱鞘肿块形态、大小、血流及与周边组织关联等情况予以检测,并与其后病理检测结果相对比,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高频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后,共腱鞘囊肿患者69例、腱鞘炎患者10例,表皮样囊肿患者17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7例,准确诊断86例,准确率为83.50%,误诊17例,误诊率为16.50%.结论 高频超声在临床诊断中对于手足部位腱鞘肿块具有较为准确的诊断效果,可作为临床初步检测法进行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类鼻疽(Melioidosi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具有动力的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是自然腐生菌,广泛分布于泥土、积水、池塘和多种农作物中.中国病例主要分布在香港、台湾地区,国内曾在海南、广东、湖南和贵州等13个县、市的土壤、水和患者与动物的标本中分离到该菌[1].人类感染是接触到染有该菌的水和土壤,经伤口或呼吸道进入体内,人普遍易感,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患者染菌后易患该病,但人与人之间传播罕见.该病潜伏期大多4~5d,也有长达数月或数年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隐匿性感染、无症状肺浸润、急性局部化脓性感染、急性肺部感染、急性败血症、慢性化脓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等类型,病原学检查以渗出物、脓液等涂片或培养,血培养等可发现此菌[2].急性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抗菌药问世前,类鼻疽显性感染的病死率为95%,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采用较长疗程的抗菌治疗已使病死率下降至27%,但败血症患者的病死率高于50%.我院于于2017年10月收治一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及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抗感染、激素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媚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恩度隔日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恩度隔日疗法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比单纯化疗、恩度隔日疗法联合化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化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隔日疗法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很高.

    作者:殷培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农村老年人饮食习惯调查--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目的 调查贵州省毕节地区饮食习惯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相关影响因素,为农村老年人健康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对数据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对定性资料的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调查对象中女性多于男性,农村老年人喝水量少、饮奶量普遍低下,老人的睡眠情况存在难以入睡的情况.结论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睡眠状况中存在危险因素,应注重健康教育,加强相关知识普及,对不利于健康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增强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琼;陈忠英;梁丽萍;陈丽;王一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比较预防性压疮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 分析比较预防性压疮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参照组,而观察组则使用预防性压疮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生理问题和心理焦虑都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患者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还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原媛;原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尿毒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情分为实验组26例(内瘘狭窄)与对照组16例(普通病情),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差异,包括MAP、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及糖尿病例数,并记录结果.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MAP指数较低,糖尿病例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患者血压低、患糖尿病以及高超滤量都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存在影响.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奥曲肽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奥曲肽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以随机分组形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实验组29例患者采用奥曲肽静滴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8.9%高,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症状好转时间与恢复进食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患者血淀粉酶与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实验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与血钙指标变化均比对照组患者好,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同时缩短了患者临床症状与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与血钙指标变化,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王万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慢性阻塞性疾病住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综合护士方式,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病情出现好转,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陈飞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学生群体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引导

    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基本形成,身心发育也相对成熟,处于一个相对敏感的时期,而这一阶段也是学生群体心理变化为明显的时期,需要教师加以教育与疏导.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群体心理状况及教育引导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靳小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目的 对彩超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9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参与研究,患者颈动脉血管内径、内膜-中膜厚度检测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对血管狭窄和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进行观察,此组患者称之为观察组.另外在我院体检科选取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的8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参考,称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彩超检查之后有8位患者存在内膜-中膜增厚情况;存在斑块者所占比例较大,有49例患者;此外则是颈动脉狭窄患者为18位.对照组内有9位存在内膜-中膜增厚情况,4位存在斑块形成情况,另有1位存在轻度狭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参与研究的人员CCA值分别是(6.89±0.91)mm和(6.08±0.75)mm,可进行统计学的进一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EDV分别是22.64±6.14与27.28±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二者为线性关系,彩超是临床上的一种无创检测手段,不仅操作简单便捷,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在颈动脉粥样氧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价值.

    作者:胡世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职业病患者43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状态、疾病影响、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职业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狄燕玲;苟玉会;韩家旭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9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整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95例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脑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9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后出院.结论 对行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关流程图能敦促护理人员对此新领域的护理措施不断完善,为整体护理和患者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韦兆玲;钱益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方案的实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月~2018年2月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以及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以护理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小便失禁改善率呈现更为显著的干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施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作用.

    作者:冯正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针灸、理疗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给予理疗、针灸治疗,并且在该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外敷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一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23名,将这些患者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是基础组、实验组.基础组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结合针灸、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治疗之后的情况.结果 基础组的治疗效果与实验组相比显然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使用综合的治疗方法(理疗、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病人身体的进一步恢复.

    作者:郭丽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7年某医院职工体检状况分析

    目的 对2017年某医院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方法 收集482名医院职工体检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体检项目及标准均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结果 在482名被检者中,检出有异常者432例,占体检总人数的89.6%,前4位疾病顺位依次是: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血糖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患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结论 医院职工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推广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薛递明;门海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

    小儿肺炎在儿科疾病类别中是常见病,多发性疾病,同时病情较重,变化较快,病死率较高,各个器官功能均可受累,多发于冬季和春季两个季节.据统计在中国每年5岁以下的儿童因肺部感染和炎症死亡人数可达到3万左右,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儿科疾病中都是首位,也是医务工作者当前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小儿肺炎也被卫生部罗列为儿科四大疾病防治之一,所以当前小儿科医务工作者主要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来减少或者是降低其相关的并发症,从而减少和降低病死率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当前,国内外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使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后对相关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惠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及 对护理质量影响评价

    目的 评价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影响.方法 数字随机法抽取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将其中行常规护理的41例为对照组,另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的41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护理的整体质量,可推广.

    作者:牛彩凤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 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本院治疗的10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尽早的改善病情,缓解红肿以及炎性症状.

    作者:赵彬宇;齐娟;王建辉;王祎雪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腹外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腹外科患者或多或少会存在肠胃功能不良的问题,针对此,医学界学者提出了中医辅助治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治疗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效果.主要表现为确保了手术安全性,促进了患者更早康复.这样的成果也为中医在外科方面治疗的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金德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眩晕病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眩晕病是心血管、脑血管科的常见病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无论是高血压病、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还是梅尼埃病、脑梗塞后遗症、颈椎病、低血压等,往往以头晕为主要症状,且比较顽固,反复发作为其特点,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当前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而中医药治疗为其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的缓解了眩晕症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获得了满意度疗效,些许中医药治疗体会,与同仁分享.

    作者:尤桂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性冠心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常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并分析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近一年时间里288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冠心病病患,所有病患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其次,对比两种心电图记录的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窦性静止及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动态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以及诊断的阳性率均优于常规心电图.由此可知临床上采用动态心电图对病患进行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对提升检出率以及诊断阳性率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临床上应该对这种动态心电图进行普及以及推广.

    作者:徐超;王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