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 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赵彬宇;齐娟;王建辉;王祎雪

关键词:综合护理, 早期急性乳腺炎, 红肿, 炎性症状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本院治疗的10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尽早的改善病情,缓解红肿以及炎性症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流真菌感染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流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中心静脉血培养出真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真菌感染构成比,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按患者结局分为生存组26例、死亡组3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ic回归分析对真菌感染预后因素进行评价,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心静脉置.结果 中心静脉血培养念珠菌属56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32株(57.14%);光滑假丝酵母菌10株(17.85%),热带假丝酵母菌10株(17.85%)、光滑假丝酵母菌4株,7.14%.药敏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率5%,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率60%,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100%敏感.对经多因素logisticic分析,年龄、APACHEⅡ评分及出现症状至拔管时间是影响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流真菌感染预后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流真菌感染病原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多见,对氟康唑敏感率高,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率60%,棘白菌素和两性霉素B100%敏感;年龄、APACHEⅡ评分及出现症状至拔管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秦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18名,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保证每组人数均为109名,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方式,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训练联合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对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肢关节运动能力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3%,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9.8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肢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恢复患者肢关节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吉明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尿毒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情分为实验组26例(内瘘狭窄)与对照组16例(普通病情),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差异,包括MAP、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及糖尿病例数,并记录结果.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MAP指数较低,糖尿病例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患者血压低、患糖尿病以及高超滤量都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存在影响.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教育中,医学图像处理是重要的教学分支,加强对医学图像处理教学的研究,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地转化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上,可以提高医学图像处理方面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性.本文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及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方面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转化和效果分析.

    作者:周鸿锁;赵祥坤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医手法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和 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手法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和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症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6例和(中医手法联合射频热凝治疗组)观察组57例.对两组患者疗效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其治疗前后的IL-6、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统计学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疗效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4例(94.73%)、(12.34±4.27)d优于对照组的45例(80.35%)、(17.46±5.5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统计学结果显示IL-6、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指标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IL-6、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指标为(5.34±1.41)、(15.88±1.76)、(10.37±1.18)优于对照组的(9.06±1.17)、(10.47±1.15)、(18.13±1.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手法联合射频热凝治疗,效果确切,不但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缩短了其治疗时间,且有效改善了其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姜幸福;董良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职业病患者43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状态、疾病影响、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职业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狄燕玲;苟玉会;韩家旭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和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患病组,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人员实施血尿酸、空腹血糖与血脂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患病组与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升高的分别有70例与20例.血浆尿酸的浓度患病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属于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因素,正确的检出血尿酸指标,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疾病的诊断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建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针灸、理疗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给予理疗、针灸治疗,并且在该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外敷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一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23名,将这些患者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是基础组、实验组.基础组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结合针灸、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治疗之后的情况.结果 基础组的治疗效果与实验组相比显然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使用综合的治疗方法(理疗、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病人身体的进一步恢复.

    作者:郭丽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方案的实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月~2018年2月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以及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以护理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小便失禁改善率呈现更为显著的干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施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作用.

    作者:冯正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超声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60例的观察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超声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情况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服务中心来诊的早孕有阴道出血的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应用超声检查诊断情况进行总结,研究超声声像图相关规律.结果 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的60例孕妇实施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枯萎孕卵型、胚胎死亡型例数分别为48例、1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80%、20%.其中枯萎孕卵型孕妇妊娠囊内没有发现卵黄囊,胎芽和胎心均显示正常搏动.胚胎死亡型孕妇妊娠囊内发现有胚胎,顶臀径都大于10 mm,没有发现胎心搏动情况,也没有观察到卵黄囊回声.结论 通过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孕妇开展超声检验,对妊娠囊、胎芽、胎心、卵黄囊等进行全方位观察、检测和分析,进而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为提高医疗诊断精准性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徐新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目的 对彩超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9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参与研究,患者颈动脉血管内径、内膜-中膜厚度检测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对血管狭窄和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进行观察,此组患者称之为观察组.另外在我院体检科选取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的8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参考,称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彩超检查之后有8位患者存在内膜-中膜增厚情况;存在斑块者所占比例较大,有49例患者;此外则是颈动脉狭窄患者为18位.对照组内有9位存在内膜-中膜增厚情况,4位存在斑块形成情况,另有1位存在轻度狭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参与研究的人员CCA值分别是(6.89±0.91)mm和(6.08±0.75)mm,可进行统计学的进一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EDV分别是22.64±6.14与27.28±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二者为线性关系,彩超是临床上的一种无创检测手段,不仅操作简单便捷,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在颈动脉粥样氧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价值.

    作者:胡世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冠脉造影、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本组9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由冠脉造影检查提示,阳性者共计62例,阴性者共计35例.心电图检查提示阳性者共计53例,阴性者共计44例.两种检查方式在患者的阳性数检查结果比较中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阴性数比较中,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患者的简便且价格低廉的无创检查方式,可将其作为冠心病患者早期筛查的优选方法,为了降低冠心病漏诊与误诊率,需要结合冠脉造影联合检查.

    作者:沈晓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住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内科诊治.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远远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阶段,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中医用药不良反应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发展,并且对身体并无副作用,也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宣传应用.

    作者:毛广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性冠心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常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并分析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近一年时间里288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冠心病病患,所有病患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其次,对比两种心电图记录的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窦性静止及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动态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以及诊断的阳性率均优于常规心电图.由此可知临床上采用动态心电图对病患进行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对提升检出率以及诊断阳性率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临床上应该对这种动态心电图进行普及以及推广.

    作者:徐超;王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介入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问题.单纯使用西药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研究显示联合中医药治疗显著降低ISR的发生率.本文将对ISR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李洋;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阿加曲班组和基础治疗组,各100例,基础治疗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阿加曲班组在基础治疗以外加用阿加曲班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阿加曲班组治疗有效率为94%,基础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70%.阿加曲班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加曲班进行治疗,可以帮助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应当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康仕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实践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9月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实施迷走神经反射预防性护理,结合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以及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总结切实有效的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术后7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5.83%.对症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未有死亡及病情复发者.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的预见性,减少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切实强化临床疗效,是提高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宋元茵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小儿肠炎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使用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并积极应用.

    作者:肖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脑出血护理中程序化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程序化护理服务,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作者:漆欣;刘君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开始实施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观察实施后的效果,并与实施前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实施前相比较,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作者:姚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