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崔巍;张守琳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9月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实施迷走神经反射预防性护理,结合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以及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总结切实有效的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术后7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5.83%.对症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未有死亡及病情复发者.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的预见性,减少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切实强化临床疗效,是提高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宋元茵 刊期: 2019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教育中,医学图像处理是重要的教学分支,加强对医学图像处理教学的研究,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地转化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上,可以提高医学图像处理方面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性.本文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及在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方面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转化和效果分析.
作者:周鸿锁;赵祥坤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其分为噻托溴铵粉吸剂组与联合阿奇霉素组,各46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噻托溴铵粉吸剂组采取噻托溴铵粉吸剂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联合阿奇霉素组采取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阿奇霉素组与噻托溴铵粉吸剂组患者的FEV1%、FEV1/FVC、C反应蛋白以及呼吸困难评分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冠脉介入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参照组采用冠脉介入性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内科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6.05%)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介入性治疗具有微创、疼痛少、恢复快等特点,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效果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作者:严恺;徐晓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程序化护理服务,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作者:漆欣;刘君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职业病患者43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状态、疾病影响、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职业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狄燕玲;苟玉会;韩家旭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联合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与药物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药物灌肠治疗的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半年后复发率分别为95.5%与4.5%,与对照组(77.3%与18.2%)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与药物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莎里克·玉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基本形成,身心发育也相对成熟,处于一个相对敏感的时期,而这一阶段也是学生群体心理变化为明显的时期,需要教师加以教育与疏导.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群体心理状况及教育引导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靳小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预见组和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预见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预见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与参照组的20%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娟娟;王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职业病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职业病患者43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其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职业病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其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苟玉会;狄燕玲;韩家旭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小儿肺炎在儿科疾病类别中是常见病,多发性疾病,同时病情较重,变化较快,病死率较高,各个器官功能均可受累,多发于冬季和春季两个季节.据统计在中国每年5岁以下的儿童因肺部感染和炎症死亡人数可达到3万左右,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儿科疾病中都是首位,也是医务工作者当前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小儿肺炎也被卫生部罗列为儿科四大疾病防治之一,所以当前小儿科医务工作者主要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来减少或者是降低其相关的并发症,从而减少和降低病死率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当前,国内外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使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后对相关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惠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阐述并分析老年重症患者中运用预防性压疮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应用组给予预防性压疮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30.0%)显著高于应用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患者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可以将可能发生的压疮进行遏制,对患者的尽快康复、缓解病情的意义重大.
作者:张淑娟;王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近一年符合研究要求的100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作为案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60例,造影检查为阴性的患者4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房性早搏以及心肌缺血等情况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实际情况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低于甲组,甲组的参数指标比较高,对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总负荷量分析,甲组参数高.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诊断中可行性高,值得实施和推广.
作者:尹英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核医学E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为了进行研究调查,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我科自愿参与研究调查的患者4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要进行核医学ECT检查,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8例.观察组在进行ECT检查时采用改良后优质护理流程,对照组在进行检查时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观察组在采用改良优质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效果要比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高,而且两组差异较大.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核医学E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邓健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本院治疗的10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尽早的改善病情,缓解红肿以及炎性症状.
作者:赵彬宇;齐娟;王建辉;王祎雪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机械通气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对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做出总结.结果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在治疗7~8d后撤除呼吸机,愈后安全离院.结论 我院采取的重型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治疗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给予理疗、针灸治疗,并且在该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外敷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一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23名,将这些患者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是基础组、实验组.基础组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使用中药外敷结合针灸、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治疗之后的情况.结果 基础组的治疗效果与实验组相比显然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人使用综合的治疗方法(理疗、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病人身体的进一步恢复.
作者:郭丽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创伤骨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额外行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住院时间、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运动功能也更理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突出,有助于患者机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后续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作者:张鹏;张俊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方案的实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月~2018年2月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以及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以护理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小便失禁改善率呈现更为显著的干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施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作用.
作者:冯正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类鼻疽(Melioidosi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具有动力的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是自然腐生菌,广泛分布于泥土、积水、池塘和多种农作物中.中国病例主要分布在香港、台湾地区,国内曾在海南、广东、湖南和贵州等13个县、市的土壤、水和患者与动物的标本中分离到该菌[1].人类感染是接触到染有该菌的水和土壤,经伤口或呼吸道进入体内,人普遍易感,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患者染菌后易患该病,但人与人之间传播罕见.该病潜伏期大多4~5d,也有长达数月或数年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隐匿性感染、无症状肺浸润、急性局部化脓性感染、急性肺部感染、急性败血症、慢性化脓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等类型,病原学检查以渗出物、脓液等涂片或培养,血培养等可发现此菌[2].急性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抗菌药问世前,类鼻疽显性感染的病死率为95%,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采用较长疗程的抗菌治疗已使病死率下降至27%,但败血症患者的病死率高于50%.我院于于2017年10月收治一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及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抗感染、激素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媚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