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恺;徐晓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近一年符合研究要求的100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作为案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60例,造影检查为阴性的患者4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房性早搏以及心肌缺血等情况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实际情况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低于甲组,甲组的参数指标比较高,对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总负荷量分析,甲组参数高.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诊断中可行性高,值得实施和推广.
作者:尹英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腹外科患者或多或少会存在肠胃功能不良的问题,针对此,医学界学者提出了中医辅助治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治疗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效果.主要表现为确保了手术安全性,促进了患者更早康复.这样的成果也为中医在外科方面治疗的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金德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合并低血压患者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冠心病行介入治疗合并低血压患者13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围术期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抢救及预防性护理干预,患者低血压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恢复至正常,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和后遗症等.结论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合并低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性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低血压症状,并给予积极的抢救治疗,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少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低浓度低剂量碘对比剂在头颈部双源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头颈部双源CTA检查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量常规浓度的碘对比剂,观察组使用低浓度低剂量碘对比剂,对比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进行评价并分析;结果 双低剂量观察组的图像血管强化程度CT值、噪声、SNR、CNR及血管重建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双源CT迭代重建基础上,使用低剂量低浓度碘对比剂与常规浓度药量对比剂,其血管强化程度CT值和SNR可以达到影像诊断标准,满足临床要求,比常规浓度药量对比剂扫描方案减少造影剂使用30%,降低了患者发生碘过敏和对比剂肾病的风险.
作者:席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降磷散粉(海螵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10月~2017年11月行规律血透并发高磷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入组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用海螵蛸颗粒剂1.0 g餐中冲服,对照组给予碳酸钙0.75 g餐中口服,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等基线值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海螵蛸组和碳酸钙组血钙水平均升高,血磷、钙磷乘积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螵蛸组降低血磷疗效与碳酸钙组相当,海螵蛸和碳酸钙组血iPTH均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螵蛸组治疗后未出现高钙血症,碳酸钙组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高钙血症,暂时停药后好转.结论 中药海螵蛸作为磷结合剂,能有效的降低血磷、钙磷乘积,同时纠正患者低钙血症,且海螵蛸来源丰富、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廖文娟;熊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后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9月住院期的心内科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运用改进后策略,采用预测潜在风险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总结出了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做出了有效的改进策略,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较高,且投诉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注重沟通技巧,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可以有效降低心内科护理中的风险.
作者:刘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轻型脑桥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恶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急性轻型脑桥梗死患者7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变情况分为恶化组16例和非恶化组56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恶化组与非恶化组在糖尿病(62.5%vs33.9%)、预后不良比例(87.5%vs14.3%)及出院NIHSS评分(9vs1.5)、基底动脉轻度狭窄发生率(40.0%vs5.7%)、颅内其他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38.5%vs26.9%)、梗死灶大径(1.63±0.46Vs1.23±0.41)、梗死灶累及DWI层面≥2个(81.2%vs38.5%)、脑桥多发部位梗死比例(50.0%vs18.2%)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轻型脑桥梗死早期进展发生率高,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部分患者预后不良.恶化是多种原因、病理生理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合并糖尿病、梗死灶较大、累及DWI 2个及以上层面、合并基底动脉轻度狭窄及颅内其他血管中重度狭窄的患者,需警惕其进展可能.
作者:张江义;王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方案的实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月~2018年2月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以及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以护理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小便失禁改善率呈现更为显著的干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施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作用.
作者:冯正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小儿肺炎在儿科疾病类别中是常见病,多发性疾病,同时病情较重,变化较快,病死率较高,各个器官功能均可受累,多发于冬季和春季两个季节.据统计在中国每年5岁以下的儿童因肺部感染和炎症死亡人数可达到3万左右,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儿科疾病中都是首位,也是医务工作者当前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小儿肺炎也被卫生部罗列为儿科四大疾病防治之一,所以当前小儿科医务工作者主要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来减少或者是降低其相关的并发症,从而减少和降低病死率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当前,国内外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使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后对相关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惠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性冠心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常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并分析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近一年时间里288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冠心病病患,所有病患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其次,对比两种心电图记录的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窦性静止及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动态心电图对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以及诊断的阳性率均优于常规心电图.由此可知临床上采用动态心电图对病患进行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对提升检出率以及诊断阳性率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临床上应该对这种动态心电图进行普及以及推广.
作者:徐超;王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尿毒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情分为实验组26例(内瘘狭窄)与对照组16例(普通病情),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差异,包括MAP、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及糖尿病例数,并记录结果.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MAP指数较低,糖尿病例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B、HCT、透析肝素用量、口服抗凝剂例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患者血压低、患糖尿病以及高超滤量都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存在影响.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比较预防性压疮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参照组,而观察组则使用预防性压疮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生理问题和心理焦虑都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患者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还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原媛;原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茶饮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冠心病高脂血症病人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以针灸配合中药茶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的由于对照组病人.结论 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病人时,以西药辛伐他汀配合针灸以及中药茶饮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戈义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33例,对照1组给予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照2组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2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到临床上有效改善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为患者提供优的护理方案,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彩霞;王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临床研究并探讨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的焦虑障碍情况,争取取得有效实验治疗方针.方法 选用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心内科左心衰竭焦虑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并对两组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和结合了综合性治疗方式与心理治疗方式的新型治疗法,再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认定两组患者的焦虑障碍程度.结果 从评估报告中可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结论 对心内科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在临床上应用综合性治疗和心理治疗方式,具有更为重大且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何丽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总结1例ICD术后患者并发心脏填塞和电风暴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生心包填塞和电风暴的医护配合、以及在抢救后应该注意的要点:如应用药物后的反应、心包引流管的护理、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措施、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的心理变化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等.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评估患者,给予患者循序渐进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尽快的康复,适应社会生活.
作者:王翠翠;宋宁;王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核医学E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为了进行研究调查,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我科自愿参与研究调查的患者4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要进行核医学ECT检查,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8例.观察组在进行ECT检查时采用改良后优质护理流程,对照组在进行检查时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观察组在采用改良优质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效果要比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高,而且两组差异较大.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核医学E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邓健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围手术期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关键时期,全文将围绕常见的物理预防方法在围手术期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介绍前沿的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的新进展.
作者:徐婧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梁山县寿张集镇卫生院药物加康复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其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疼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曲美他嗪与丹参川芎嗪联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思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程序化护理服务,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作者:漆欣;刘君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