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静;殷芃
目的 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室就诊的心肌梗塞病人21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例与实验组11例,对照组采用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噻氯吡啶等药物联合抗栓.结果 对照组有效3人,显效3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60.0%;实验组有效6人,显效3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81.8%.结论 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阿斯亚·艾尔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胆囊切除是单刀外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术.胆囊切除手术适应于各种胆道类的疾病.比如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囊的外伤性破裂等.我们将快速康复理念代入到胆囊切除手术之后的临床护理之中.所采用的方法:收集某个医院的住院以后进行了胆囊切除手术以后的病患为40组,将其随机分配成为两组人数均分配为20一组.这两组分别是常规的护理组而另一组则划分到快速康复组之中.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这两个分组进行比较,进行手术以后康复情况的对比分析.同时我们把这两个组分别划分成为A,B两组.A组是常规护理组,而B组则成为快速康复组.通过病人在术后住院期间而分析出来结果:快速康复组比对比组的血糖方面要小,手术过后下床的时间,可以吃东西的时间,包括排气的时间都要比常规的护理组时间要快上许多.包括手术以后腹胀的几率也比常规护理组小很多.所以经过以上的分析来说快速康复在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是安全,快速,有效可靠的.
作者:杨健;徐桂莲;张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的具体致病因素目前尚未明确,原发性高血压会造成患者出现心脑肝肾功能疾病,终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加大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人口大国,原发性高血压又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将综述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PBL教学法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从整体上提高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今在我院实习的临床实习生86名作为此次教学实验的研究对象.传统教学组43名,PBL教学组43名,对两组实习生学习效率以及对课程满意度比较.结果 PBL教学组的成绩比是93.0%与传统教学组相比之下要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的实习生对课程满意度约为95.3%,而传统教学组的满意度是88.3%,两组比较,PBL教学组对课程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研究PBL教学法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教学应用中,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能力,PBL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受欢迎,在医学学习上被广泛的采取.
作者: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分析中医补法在骨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补法,对比这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之前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10天、20天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检测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医补法在骨科损伤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的状况,加快损伤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玉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与实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7天,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郑桂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在痛风稳定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苯溴马隆联合别嘌呤醇这种方式对患者血尿酸水平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痛风稳定期患者1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参照组进行别嘌呤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苯溴马隆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施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但是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却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痛风稳定期患者治疗中给予苯溴马隆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薇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丁苯酞软胶囊并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奥扎格雷钠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实验组为94.4%,(P<0.0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两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观察组为5.6%,实验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并阿司匹林应用到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中,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等特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4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颅内压、水肿程度、机体功能障碍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意识状态,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作者:韩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接收的7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和富马酸酮替芬联合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效果观察.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参照组78.3%(P<0.05).治疗组的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疗效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邬美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藏族人群中血糖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2016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的藏族患者422例,根据入院空腹血糖分为正常组、高血糖组,分析血糖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高血糖患者病情更重,与正常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血糖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王洋;曹旭东;仁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心脏临时起搏器置入的的特点,并提供一些心得体会.方法 根据我院近年来起搏器置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共计120例心脏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全部成功,临时起搏是治疗过缓性心律失常第一选择,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永久性起搏器置入赢得时间,其出现的各种并发症都能够得到正确的处理.结论 心脏临时起搏手术相对较易,但个别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应引起临床注意.使用该途径时一定要加倍小心,在积累一定经验后,才会得心应手.
作者:杨东涛;汪国宏;任文超;孔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清中PCSK9水平与血脂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PCSK9与IL-6、IL18等炎症因子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采用桥联ABC-ELISA夹心法检测60例T2DM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CSK9水平以及IL-6、IL18的水平,同时对T2DM组血清PCSK9水平的相关因素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B组)与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A组)患者血清中PCSK9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PCSK9水平与TC、LDL-C、TG、FBG、SBG等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PCSK9的表达与左侧颈总动脉IMT、右侧颈总动脉IMT、平均总动脉IMT、RCCA内径、RCCARI及LCCARI等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RCCA V max、LCCA V max、RCCA V mix、RICA V mix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CSK9水平与IL-6、IL18等炎症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PCSK9的表达增加,提示PCSK9可能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与IL-6、IL18共同作用加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沈静静;金国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报道了1例46岁女性患者,2次在外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疗效不佳.后于本院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提示左上腹腹主动脉旁占位,测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显著增高,行手术切除包块,术后确诊为副神经节瘤.
作者:邓权亮;胡乃青;张瑜;李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帮助脑卒中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接受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健康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建立健康信念,自觉地采纳健康行为
作者:徐娟娟;肖爱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综合疗法应用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25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治疗参照组患者,在采取参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同时接受润目丰液汤联合治疗.将两组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眼干及眼干VAS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远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引起的干眼症状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优良,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
作者:陈鑫;周绍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通过中西医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7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起来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应用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治疗方式,有着极其显著的疗效,值得向临床推广.
作者:杜敏珍;杜继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初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患者154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4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体检,并开展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与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脑血流动力学、颈动脉指标较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准确地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判断斑块的形态和构成,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WT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MM患者骨髓标本60例,运用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存在W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对照组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T1异常甲基化在MM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其可作为监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与治疗反应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静;王立立;杨涛;温丽;李晓红;张倩倩;李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并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降压、调脂治疗,并应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联合用药组则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疗效;心电图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硝酸甘油平均应用量、心缺血负荷、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显效的患者2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的患者1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1.43%.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缺血负荷,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缩短疗程,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汉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