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

邬美俊

关键词:枸地氯雷他定, 富马酸酮替芬, 慢性荨麻疹
摘要:目的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接收的7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和富马酸酮替芬联合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效果观察.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参照组78.3%(P<0.05).治疗组的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疗效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前者联合接受中西医治疗,后者单一接受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观察组治疗后LDL-L、TG、TC均低于对照组,HDL-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能够提升临床效果,对血脂水平起到更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推广.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采用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的分析

    目的 分析Ⅲ型慢性前列腺炎通过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30例,第一组患者通过前列腺汤和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第二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第一组患者的效果优于第二组,差异显著(P<0.05);第一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第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通过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黄永红;张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含铋剂四联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小儿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含铋剂四联疗法和传统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小儿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H.pylori(+)胃炎患儿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以及替硝唑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将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联合起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含铋剂四联疗法对小儿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根除H.pylori,安全性较高,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鞠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并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降压、调脂治疗,并应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联合用药组则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疗效;心电图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硝酸甘油平均应用量、心缺血负荷、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显效的患者2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的患者1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1.43%.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缺血负荷,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缩短疗程,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汉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我院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两组,对中西医治疗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西医治疗组应用西医治疗方式,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十分显著,但中西医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苏秋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灸结合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验案举隅

    前斜角肌综合征是现代临床常见病.现在临床中应用相应穴位行针刺加电针结合艾灸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经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较前明显好转,甚至基本消失.针灸结合联合电针本病效果明显,特举验案与同道交流.

    作者:赵婷;焦军阳;雷正权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的具体致病因素目前尚未明确,原发性高血压会造成患者出现心脑肝肾功能疾病,终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加大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人口大国,原发性高血压又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将综述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对心绞痛疾病老年患者医嘱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探析

    目的 对循证护理对心绞痛疾病老年患者医嘱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影响作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疾病老年患者120例作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60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用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医嘱依从性95.0%比对照组76.6%高,P<0.05;观察组LVEDD(51.70±4.52)mm、LVESD(40.52±5.11)mm、LVEF(35.19±6.06)%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心绞痛疾病老年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效果更佳,对其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莫丽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肱动脉穿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研究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中肱动脉穿刺拔管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处理、预防措施,以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共经肱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检查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后肱动脉分别压迫止血5分钟(n=22)、15分钟(n=30)、30分钟(n=28)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肱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80例患者中,肱动脉压迫5分钟组患者并发症多,其中局部血肿9例,假性动脉瘤1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压迫15分钟组患者,局部血肿2例;压迫30分钟组患者,局部血肿2例.与肱动脉压迫5分钟组患者相比,肱动脉压迫15分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压迫30分钟组患者相比,压迫15分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术后恢复.结论 局部血肿为肱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术后伤口压迫15分钟再行局部加压包扎,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熟悉肱动脉解剖结构、规范肱动脉穿刺及压迫止血技术、严密动态观察患者术后患肢情况,可以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彦成;刘祎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颈部血管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初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患者154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4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体检,并开展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与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脑血流动力学、颈动脉指标较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准确地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判断斑块的形态和构成,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失眠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伦片治疗.对比两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PSQI各项评分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针刺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安全有效,较单纯应用艾司唑仑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毛国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慢阻肺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与慢阻肺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仅为慢阻肺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其各项体征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指标(FEV1)、呼吸暂停指数、睡眠时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的各项体征指标明显低于单一慢阻肺患者,建议对慢阻肺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进行有效预防,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书永;刘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析水质检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检测的相关环节

    自从工业化革命以来,社会发展进程就一直在高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却也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问题与人类发展、存亡密切相关,自迈入21世纪就一直备受关注.人们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水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问题的重中之重,是环境问题研究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水质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水质检测的一些相关因素,并提出水质检测相关环节的改进措施.

    作者:刘汉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反复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衰的副神经节瘤1例

    本文报道了1例46岁女性患者,2次在外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疗效不佳.后于本院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提示左上腹腹主动脉旁占位,测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显著增高,行手术切除包块,术后确诊为副神经节瘤.

    作者:邓权亮;胡乃青;张瑜;李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在长隆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大桥街道辖区内居住的脑卒中患者,入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46);对照组(n=46).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康复治疗,每周3次,每4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至少休息一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N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故更值得推广.

    作者:孙永毅;高以谦;马顺夏;王军;居伶俐;陈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用于宫颈低评分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宫颈低评分足月胎膜早破用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科接诊的宫颈低评分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0例,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A、B两组(n=40).A组应用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B组应用缩宫素.分析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引产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A组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7.5%、引产成功率为92.5%,明显比B组的67.5%、57.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总产程为(7.1±2.6)h,明显比B组的(16.4±6.3)h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利用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对宫颈低评分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其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和引产成功率,建议推广.

    作者:耿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炎症介质在脓毒症机体损害中的作用

    脓毒症是临床危重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炎症通路的级联放大可引起TNF-α、IL-1β、IL-6、IL-10、HMGB1等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与释放,从而导致脓毒症的发生.人体过度激活的自身免疫反应是研究者共同认为的机制之一.本文就炎症介质在脓毒症机体损害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王瑜琼;贾文静;李超;李沛哲;杨岚;李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cv-a)CO2对STEMI合并CS患者的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中心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v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P(cv-a)CO2)对死亡率预测的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两年来CCU及ICU STEMI合并CS符合入组病例共40例,死亡组27例,生存组13例.且每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平均血压(MBP)、心率(HR)、血红蛋白(HB)、峰值肌钙蛋白I(PcTnI)、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Cr)、使用升压药、正性肌力药、机械通气,心肺复苏及PCI手术等数据,并同时(相距2分钟内)采集了动脉血及中心静脉血(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检测血气分析,计算出(P(cv-a)CO2),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70%以上及以下的死亡组及生存组的P(cv-a)CO2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患者年龄、性别、MBP、HR、HB、PcTnI、CRP、Cr、心肺复苏、使用升压药、正性肌力药、机械通气及心肺复苏等无统计学差异.两组P(cv-a)CO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10.13±3.68 mmHg vs.6.23±2.70 mmHg,P=0.003).ScvO2在70%以上,P(cv-a)CO2(10.05±3.75 mmHg比5.18±2.33 mmHg,P=0.005)低的而死亡率增加,而ScvO2在70%(10.28±4.05 mmHg和9.45±2.40 mmHg,P=0.37)以下,两组P(cv-a)CO2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AMI合并CS的患者的P(cv-a)CO2偏低,死亡风险有增加趋势.

    作者:薛明;周文博;朱广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究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室就诊的心肌梗塞病人21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例与实验组11例,对照组采用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噻氯吡啶等药物联合抗栓.结果 对照组有效3人,显效3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60.0%;实验组有效6人,显效3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81.8%.结论 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阿斯亚·艾尔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帮助脑卒中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接受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健康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建立健康信念,自觉地采纳健康行为

    作者:徐娟娟;肖爱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