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四海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乳腺外科2017.1~2018.1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法均分两组,各41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治疗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QOL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QOL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QOL评分为,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帮助乳腺癌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覃清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ACO)模型,阻断血流时间改进延长至2 h,之后给予尼卡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一下大鼠的脑梗死的面积和镜下的细胞凋亡的程度,用显微计数尺对大鼠的海马CA1区面积为1 mm范围内正常的神经元以及凋亡神经元进行计数.从而探究尼卡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孟茜;吕晓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的专业化程度也在提高.这使得医学生的学习任务增多.传统的传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弊端,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如何对人体解剖实验教学进行适时的改革成为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进行分析.
作者:陆曲折;刘东强;易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患者86例,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加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两组内分泌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操作方案正确率情况.结果 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操作方案正确率结果对比,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分泌科管理工作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护理效果、操作方案正确率方面价值突出,促进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刘美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癌症治疗过程中的中、轻度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录的42例晚癌患者,对其进行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注射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病痛折磨为主要对比疗效分析.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中、轻度疼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在接受了注射治疗后,完全缓解有8例,部分缓解11例,轻度缓解患者14例,无缓解患者9例,其总有效人数33例,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无其他副作用出现.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临床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不同疼痛效果中,无副作用,且效果显著,能够作为肿瘤综合治疗阵痛的辅助治疗药物,在临床护理中,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杨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的病例资料,按照患者入院先后将均分为2组,即前30例为教育组、后30例为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对教育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监测并对照分析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并观察2组患者的内分泌失调情况的改善效果.结果 教育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间差异具备较强的统计学意义.经检查及观察可见,教育组患者的内分泌失调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脂肪主要分布在人体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等处,具有供给机体热能及必需脂肪酸等作用.体内脂肪的含量常随营养状况、能量消耗等因素而变动.机体脂肪组织过多则称为肥胖,按机体脂肪组织的分布可将肥胖分为全身性肥胖(即皮下脂肪型肥胖、周围型肥胖、均匀性肥胖)及腹型肥胖(即内脏脂肪性肥胖、中心型肥胖、上半身肥胖),腹型肥胖是指脂肪组织在腹腔内脏器官、肠系膜及主动脉周围积聚的一种肥胖状态.
作者:郑邦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总结脑出血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2例,实施内科保守治疗,降低颅内压力、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和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36例,约占35.2%,44例临床症状好转出院,约占43.6%,13例遗留后遗症,约占12.7%,9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约占8.5%.结论 脑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疗效显著,预后较好.
作者:马万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阴道涂片对确定SD大鼠妊娠的应用价值,为基础医学研究提供一种更加简便、准确地鉴定大鼠妊娠时间的方法.方法 将40只雌性大鼠和20只雄性大鼠,按照2:1的比例进行合笼,次日晨对40只合笼雌鼠进行阴道涂片,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并分析.结果 镜下发现大量精子可确定该雌鼠已受孕,若在镜下未发现精子可将该鼠继续合笼饲养,次日再查.结论 对确定大鼠妊娠的时间,阴道涂片是一种准确率很高的方法,此法在提高实验动物妊娠模型建立的准确性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罗涛;向雪静;王中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的患者7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气为两组,其中治疗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较高,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则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符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液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3~2018.3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血液半胱氨酸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 umol/l)与普通组(HCY<10 umol/l),所选受试者入院后常规抽血化验血糖,血脂,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采用彩色多普勒超生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进而分析HCY水平与CIMT的关系.结果 H型高血压组较普通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且随着HCY值增加,IMT值也相应的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相比较与一般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颈动脉硬化,且HCY可作为颈动脉硬化的预测因子.
作者:郭祥;张伟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学指标、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插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平均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明显更短(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明显更高,PaO2明显更高,PaCO2明显更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PH值明显升高,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P<0.05).(3)与对照组(56%)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明显更高(P<0.05).结论 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延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护理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行血管栓塞术治疗的同时予以围术期护理配合,研究组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同时予以围术期护理配合.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动脉瘤患者并实施围术期护理配合的效果更为突出,术后并发症少,保证了治疗安全,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药护人员主动参与科室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药师参与医嘱适宜性审核的作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充分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有序地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经过近七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调配的不准确率下降了.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了全员参与科室管理的积极性,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胥臧;张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运用于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病例,随机划分为25例对照组与25例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数据对分析,研究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病例,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法.结果 6 min步行实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观察组大于对照组,Ⅰ级心功能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缺血心肌及心功能,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受力及步行能力,提升疾病疗效.
作者:侯建淼;曹晓云;谭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分析临床观察盐酸溴己新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60例,随机划分为30例对照组与3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选择盐酸溴己新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显著更优,两组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病例的治疗,采取盐酸溴己新治疗,能够改善临床呼吸症状,提高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卫民;王晓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老年冠心病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 86例老年冠心病行PCI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多巴胺治疗,观察术后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小剂量多巴胺能降低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
作者:袁彬;冯凯;沈巍;邱炜炜;季小波;蒋敏勇;黄辉;高永兴;祝兴超;薛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VCG)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以常规心电图(ECG)诊断心肌梗死的标准为对照,对213例心肌梗死患者诊断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ECG、VCG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9.62%、91.08%(P<0.05).结论 心电向量图对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明显高于ECG.
作者:曹娜;魏玮;白玉云;崔如明;赵永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篇文章通过对丹参素药理性和药物动力学进行分析来探究它对于改善人类疾病的作用.经过研究发现表明,它对于开发心脑血管类疾病有了良好的发展的前景,并且治疗的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能够使利用它所开发出来的药品能够更好的为人类进行一定的服务,促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朱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