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田晶
目的 探究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问题.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后者接受中西医护理服务,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较少;从两组患者尿蛋白、血压、血糖对比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中西医护理,可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并改善身体各项指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梁荣;宋慧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miR-141对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80例,Real-time PCR检测骨科止血带使用前后患者血清miR-141表述改变,以患者血清miR-141相对表达中位数为临界值,分为miR-141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ELISA法检测止血带使用后患者SOD、TNF-α及IL-8含量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止血带使用后,miR-141表达上调(P<0.05),miR-14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明显降低,TNF-α及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Spearman分析表明miR-141表述与血清SOD、TNF-α、IL-8明显相关(rho=-0.329,0.284,0.421,P=0.000,0.016,0.000).结论 miR-141高表达对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指示作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大便失禁重症患者护理中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下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大便失禁重症患者102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51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失禁性皮炎发生率观察比较,观察组3.92% (2/51)与对照组15.69% (8/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86.27% (44/51)、98.04% (50/5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便失禁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下,对控制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有积极作用,可在护理实践中将该种模式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慢性湿疹往往是由于急性或亚慢性湿疹治疗不当,导致长期湿疹不能治愈或反复发作.病因复杂,诊断类型多样,治疗困难.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近两年来中医对慢性湿疹的护理情况,并提出了中医对慢性湿疹的护理建议.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6MWT)和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迪;张越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个性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具体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从根本上保证临床疗效,切实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飞;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APACHEⅢ评分系统在评估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同时采用APACHEⅢ(急性生理、年龄、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和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分析APACHEⅢ评分系统在评价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中的敏感度及准确性,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中,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Ⅲ评分(22.10±10.25)分和(50.13±22.17)分,NIHSS评分(14.36±10.13)分和(31.22±13.47)分,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APACHEⅢ评分方法曲线下面积为0.848,标准误为0.017,95%可信区间为(0.816~0.881);NIHSS评分方法曲线下面积为0.806,标准误为0.019,95%可信区间为(0.768~0.844),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APACHEⅢ评分敏感度为0.749,特异度为0.802,NIHSS评分敏感度为0.702,特异度为0.815,二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PACHEⅢ和NIHSS评分系统敏感度、特异度均比较理想,但应用APACHEⅢ评分系统,能够使临床上对评价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更科学、更合理,为临床上积极采取干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于晓钧;唐旭军;孙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剖宫产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行剖宫产麻醉产妇69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实施罗哌卡因麻醉,剂量为12mg,B组在A组上加行芬太尼麻醉,按照麻醉剂量的不同,将B组分为B1组与B2组,B1组剂量为5μg,B2组剂量为10μ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B组剖宫产麻醉中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A组,其中B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B1组与A组,B2组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剖宫产中用12 mg罗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麻后的效果明显.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CHD介入治疗患者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及感染控制情况.方法 我院接诊的256例CHD介入手术患者分成A组和B组进行比较分析,各128例.B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院外延续性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随访并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依从性调研,比较两组评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成分.结果 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随访调研中,A组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B组,有差异(P<0.05);随机抽取的患者出院6个月护理依从性评分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有差异(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发生率为16.41%,明显高于A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染发生率为6.25%,高于A组的2.34%.结论 CHD介入治疗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覃于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监护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新生儿监护室护理的新生儿200例,按其出生顺序平均分为2组进行对照研究,100例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护理,100例监护组新生儿在与对照组采用一样的护理措施之外,还控制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2组新生儿的安全护理效果以及对比2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监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 (1/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 (9/100),可见护理安全管理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预防及控制作用,对比统计学意义充分(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于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中,对预防及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值得在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中积极推广.
作者:国先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4例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7例患者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27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70%、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作者:候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应用奥马哈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在延续性护理过程中应用奥马哈系统,统计护理三个月后,研究患者院外护理不当事件相关指标,自我效能感、焦虑和抑郁、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奥马哈认知、状况、行为(KBS)成效各参数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共存在院外护理问题864个,涉及领域包括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和健康行为,其中发生率高的几个护理问题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药物治疗方案和联络社会资源(各占95.83%)、循环(91.67%)、消化-水合、居住环境和营养(各占87.50%);护理后,研究患者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可高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增强其自理能力并降低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马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肛肠病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肛肠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音乐疗法护理,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和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64±0.62)、SAS评分(41.48±8.50)、护理满意度95.00%均优于对照组(5.14±0.65)、(60.68±8.56)、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2=19.6795、11.2543、10.2857,P<0.05).结论 音乐疗法对肛肠病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舌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研究.随机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46例患者使用常规降压法,实验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舌操配合穴位贴敷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82.61%.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舌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康玉闻;金中华;陈玉梅;冯周莲;杜雪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新发型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由抗NMDAR抗体介导,青年女性好发,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此文对抗NMDAR脑炎的研究进展简单综述.
作者:李源;杨薇;杨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中医运用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来展现出推拿手法治疗的作用原理及其疗效.方法 将60例我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推拿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组进行观察治疗,结果 发现推拿治疗的效果要显著优于针灸治疗.结论 推拿手法治疗的方法见效快、费用低而且痛苦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选治疗方法.
作者:谢瑞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尿毒症患者60例,以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n=30)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iPTH下降率、P下降率、β2-M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BUN下降率、Cr下降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既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又能降低不良发生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裴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72份,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 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针对误差产生原因,在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验等环节,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结论 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治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将带来严重后果.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应在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等过程中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
作者:吕朝晖;杨璐嘉;冯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王玉林名老中医运用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2治疗面瘫的学术经验.方法 通过探究王玉林名老中医对面瘫病因、病机及用药经验的归纳、整理,结合病案分析,总结名老中医穴位注射面瘫的学术思想.结果 王玉林名老中医应用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的治疗效果显著,为日后治疗面瘫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王玉林名老中医对于面瘫的理解及治疗值得传承,有利于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程晓娟;王叶;黄海平;李正胜;谢娟;周玉华;刘维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心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类型,其明显的特征是左心室与左心房扩增,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两侧心室扩张,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主要包括单侧(双侧)心腔变大,心肌收缩功能衰退,患者会伴有进行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目前也缺乏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扩张型心肌病常会合并心律失常,其病死率非常高,临床检查时,可见心室扩增,室壁多变薄,纤维疤痕形成,患者常会诱发附壁血栓形成.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扩心病合并单肺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作者:吴大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