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扩心病合并单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体会

吴大斌

关键词:扩心病, 单肺支气管哮喘, 治疗体会
摘要: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心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类型,其明显的特征是左心室与左心房扩增,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两侧心室扩张,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主要包括单侧(双侧)心腔变大,心肌收缩功能衰退,患者会伴有进行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目前也缺乏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扩张型心肌病常会合并心律失常,其病死率非常高,临床检查时,可见心室扩增,室壁多变薄,纤维疤痕形成,患者常会诱发附壁血栓形成.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扩心病合并单肺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对围手术期脑肿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6)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46)采用人性化护理,较比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SCL-90评分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P<0.05).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开展人性化护理方案,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并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节约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天士力集团冠心病相关专利布局分析

    本文通过专利检索等文献调研方法,对天士力集团冠心病相关专利的整体布局进行分析,以期从相关专利产品中分析其核心专利以及授权专利的社会经济价值.

    作者:吴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初探循证医学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循证医学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医学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医学,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循证医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医学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国栋;楼佳平;林二妹;黄竹林;韩龙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危机管理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呼吸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和危机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在呼吸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后,发生危机事件的几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田秋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张华;高有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应用奥马哈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在延续性护理过程中应用奥马哈系统,统计护理三个月后,研究患者院外护理不当事件相关指标,自我效能感、焦虑和抑郁、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奥马哈认知、状况、行为(KBS)成效各参数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共存在院外护理问题864个,涉及领域包括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和健康行为,其中发生率高的几个护理问题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药物治疗方案和联络社会资源(各占95.83%)、循环(91.67%)、消化-水合、居住环境和营养(各占87.50%);护理后,研究患者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可高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增强其自理能力并降低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马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相关科室中所收到并治疗的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并且在所有患者都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平均性的分组,每组50例.其中分别对两组进行命名,以对照命名的患者接受的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4%,手术后患者的NIHS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以观察进行命名的组别中,患者在接受了相应手术之后,出现疾病并发症状的几率是8.7%,这样的结果也明显比对照命名的患者低,明显低于这两个组终能够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给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医疗机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忠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

    目的 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68例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本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癫痫发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掌握本组患者的随访发作情况.结果 通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得到改善,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随访6个月,61例无发作,5例偶尔发作.结论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癫痫患者实现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癫痫发作,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武玉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抗NMDAR脑炎的研究进展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新发型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由抗NMDAR抗体介导,青年女性好发,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此文对抗NMDAR脑炎的研究进展简单综述.

    作者:李源;杨薇;杨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探究健康体检中心采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体检中心体检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行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比2组体检者对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对体检中心服务态度、体检技术及室内环境评分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65.85%)相比,实验组对体检中心总满意率(95.12%)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健康体检中心合理应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体检者满意度,应予以推广.

    作者:龚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肝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效果,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党措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S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索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S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1日~2018年3月21日期间我科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6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8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0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焦虑评分(18.65±2.62)分、抑郁评分(17.33±2.3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实施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焦虑情绪.

    作者:韦红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6MWT)和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迪;张越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针刀疗法在临床被广泛推广的原因探究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许多人误认为针刀疗法是一种西医治疗方法,殊不知类似于针刀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记载.当代医生应用的针刀治疗法是由古代的九针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来的.针刀疗法近些年来成为针灸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一直为针灸学的丰富和发展做着贡献.

    作者:张学真;王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舌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

    目的 研究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舌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研究.随机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46例患者使用常规降压法,实验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舌操配合穴位贴敷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82.61%.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舌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康玉闻;金中华;陈玉梅;冯周莲;杜雪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全髋置换术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L)组,D组术中BIS维持在30~45,L组术中BIS维持在40~ 55,通过简易智能表评分(MMSE),评价术后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差异.结果 D组术后3h,1d,3d的MMES评分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组术后7d的MMES评分与L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深麻醉可以改善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短期(7d内)的意识障碍,但对于长期的意义不大.

    作者:阮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mir141对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miR-141对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80例,Real-time PCR检测骨科止血带使用前后患者血清miR-141表述改变,以患者血清miR-141相对表达中位数为临界值,分为miR-141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ELISA法检测止血带使用后患者SOD、TNF-α及IL-8含量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止血带使用后,miR-141表达上调(P<0.05),miR-14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明显降低,TNF-α及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Spearman分析表明miR-141表述与血清SOD、TNF-α、IL-8明显相关(rho=-0.329,0.284,0.421,P=0.000,0.016,0.000).结论 miR-141高表达对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指示作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种患者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完成治疗后,相关临床指标两组患者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收缩压、舒张压均在治疗完成后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显著,既改善了患者的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又改善了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 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探究临床有效性.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56例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8例患者行护理干预,对照组2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组同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42%、满意度96.42%均明显更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有效性较高,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的麻醉效果

    目的 研究剖宫产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行剖宫产麻醉产妇69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实施罗哌卡因麻醉,剂量为12mg,B组在A组上加行芬太尼麻醉,按照麻醉剂量的不同,将B组分为B1组与B2组,B1组剂量为5μg,B2组剂量为10μ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B组剖宫产麻醉中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A组,其中B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B1组与A组,B2组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剖宫产中用12 mg罗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麻后的效果明显.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