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覃永权

关键词:七氟烷,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 撂究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对其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给予常规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治疗,给予研究组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症状、生命体征等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不良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数值均有所增大,但研究组患者变动数值明显小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麻醉治疗,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使老年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处于稳定状态,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肾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肾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2015年5月~2017年8月间我院肾内科住院患者132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则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要远远少于对照组患者,而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将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郑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柏子养心汤为主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我院心肌炎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柏子养心汤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小儿心肌炎患者90例,随机分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采用柏子养心汤,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77.78%)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柏子养心汤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咳嗽咳痰的护理效果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咳嗽咳痰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本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且术后咳嗽咳痰的74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纳入常规组与实验组(n=37).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咳嗽咳痰症状恢复情况及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视觉模拟尺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视觉模拟尺评分显著降低,与常规组患者数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咳嗽咳痰患者症状的改善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于群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超声联合螺旋CT在胃间质瘤的诊断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螺旋CT在胃同质瘤的诊断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51例,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超声组、螺旋CT组以及联合组.结果 超声组患者<2mm肿瘤、2~5mm肿瘤、>5mm肿瘤发现率分别为60.0%、71.4%、0.0%;螺旋CT组为80.0%、66.7%、10.0%;联合组发现率分别为80.0%、75.0%、100.0%.其中联合组>5mm肿瘤发现率显著优于超声组和螺旋CT组(x2=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螺旋CT纽以及联合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5%、76.4%.结论 在对胃问质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超声和CT联合诊断胃问质瘤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雨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门诊老年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门诊老年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选择180例门诊老年输液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输液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穿刺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总满意度,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杨金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表)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症状的反复发作和恶化是患者再住院的常见原因.由于心表患者症状的反复发作,频繁住院,导致心功能的下降,生活自理能力的降低,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慢性心表患者存在大的难题是体力活动受限,心功能不全的程度越大,体力活动受限越厉害,患者会出现焦虑、内疚、绝望等心理问题.

    作者:杨秀芳;范鸣燕;尹育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甲状腺功能检查在孕期检查的意义

    目的 旨在探究甲状腺功能检查在孕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期间内分泌科收治的孕前检查孕妇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一般临床检查基础上给予甲状腺功能检查,再按照有效统计学意义进行处理分类,观察正常孕妇与异常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几率及对妊娠反应的影响.结果 112例孕妇中有正常孕妇78例,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例)3.85%,出现异常孕妇为36例,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例)16.6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正常孕妇中发生2例早产,发生率2.56%,异常孕妇发生4例,发生率为11.11%,正常孕妇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异常孕妇,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甲状腺功能检查干预孕期检查对于孕妇妊娠结局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大程度上规避不必要的妊娠风险,有效地预防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于保障优生优育及降低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情况具有可靠科学指导,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作者:黄宗华;杨忠玲;陈发明;郭静;邹路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早期综合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析早期综合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儿科收治的脑损伤早产儿122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61例/组.对照组给予体格检查和常规育儿教育,观察组增加早期综合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经干预6个月、1年,观察组患儿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aEEG异常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损伤早产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吕鹏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两组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单纯常规西医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有效率的比较方面,观察组表现出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预后更好.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应用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房颤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主要分析在患有房颤且实施的冷冻球囊消融术医治的病患中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 本次探讨的病例均属于我院住院且开展冷冻球囊消融术医治的阵发性房颤病例,病例收集的起止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16年1月份与2018年2月份.从该时问段中抽取病例人数68例,其中2016年1月份与2017年1月份期间抽取的34例房颤病人通过常规方案护理(为对照组),2017年2月份与2018年2月份期间抽取的34例房颤病人在上述病人护理的条件下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为研究组).分析落实不同的护理后对病人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的房颠病人满意度为94.12 (32/34)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P<0.05.在术后并发症的对比中,研究组有6例病患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的41.67%,P<0.05.结论 在患有房颠且实施的冷冻球囊消融术医治的病患中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后对病人的满意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

    作者:冯静;白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心绞痛患者伴发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老年心绞痛患者抑郁伴发情况,探索老年心绞痛伴发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邢台市三级医院就诊的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现况调查,调查老年心绞痛伴发抑郁情况,患者的一般资料,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结果 老年心绞痛伴发抑郁达到19.12%;居住情况(OR=2.952,P=0.006)、日常活动能力(OR=4.904,P<0.05)及社会支持(OR=0.599,P=0.033)与老年心绞痛伴发抑郁有关.结论 抑郁是邢台市三级医院老年心绞痛常见伴发症,独居和日常活动能力下降是老年心绞痛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度高是老年心绞痛伴发抑郁的保护因素.

    作者:房焕云;文武斌;侯津杰;乔钦增;胡美琴;付国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QCC活动对减少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辐射的质量管理效果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减少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的辐射的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开展以“减少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惠人员的辐射”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系列活动步骤对减少手术中医护患人员的电离辐射的发生问题进行活动主题选定,把握现状进行流程图设计和监督执行,目标值设定及原因解析,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与检讨改进.通过QCC活动后的有形和无形成果对标准化方案进行确定.结果 通过专题QCC改善活动前后柏拉图对比,对医护患人员的辐射检测不合格例数明显低于活动前.结论 通过本次活动,熟悉了品管工具手法应用,增加了团员凝聚力和协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质量意识,达到全员参与科室质量管理的目的.

    作者:徐洁;蒋智颖;仲婷婷;汪晓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6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给药、吸痰、病情观察等,护理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睡眠质量(3.46±0.41)分、护理满意度97.0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作者:解春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CT、MRI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价值

    目的 对CT、MR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采取CT、MRI对疾病进行诊断,收治时问均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月期间,经检查后对两组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检查检出率100%,CT检查检出率14.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是诊断早期隙性脑梗塞的首选方式.

    作者:王德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透析液中钠浓度的不同对尿毒症患者的血压和血钠的影响

    目的 探究透析液中钠浓度的不同对尿毒症患者的血压和血钠的影响.方法 选取尿毒症患者60例,其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选取为2016年7月~2017年12月,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透析液中钠浓度133mmol/L,实验组透析液中钠浓度为140 mmol/L,对比2组尿毒症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2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实验纽治疗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高钠血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透析液中的钠浓度在140 mmol/L左右,不仅可减少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且未增加高钠血症发生的概率,意义重大.

    作者:李军;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5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一般护理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25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临床上一般护理的分析,研究其护理的佳方法,为治愈此病提供护理上的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5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供护理的一般知识.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护理按照医护人员的相关要求,患者自身调整好心态,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及时治愈.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对于我们今后护理类似的患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金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产生的影响探究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2018年2月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措施联合早期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肢体功能改善50%时问、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肢体FMA活动评分、生活能力BI水平.结果 观察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肢体功能改善50%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肢体FMA活动评分、生活能力BI水平相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肢体FMA活动评分、生活能力BI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措施联合早期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和肢体功能,促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岩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龄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护理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在高龄病患体内植入临时起搏器护理的特点.对于高龄病患在其体内植入临时起搏器使用干预护理的效果此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好,病患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低,病惠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越高.

    作者:廖媛;明花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对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72例进行对比研究,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6例.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综合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 综合组的护理满意度34例(94.44%),对照组为26例(72.22%);综合组的舒适度32例(88.89%),对照组为24例(66.67%).综合组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邬迎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解放军第208医院461临床部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10例,分为研究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胃镜检查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8.18%,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9.09%;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行胃镜检查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作者:谢宗宜;杨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