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蒋晓松;吴润生
目的 在给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利用利用简易康复治疗技术,治疗之后,对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和治疗术的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名,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这100名患者,利用抽签的方式将这100名患者分成50名患者为一组的两个小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常规性的治疗方法给对照组的50名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简易康复治疗方法给观察组的50名患者.结果:通过对这100名患者治疗一定的时间,病情有了一定的恢复,相比于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运动功能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显著地效果.结论 通过给脑卒中患者利用康复治疗技术治疗的方法治疗偏瘫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功能有了很好的恢复,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术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在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流程复杂、环节较多,对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临床护理质量和带教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以及本身的素质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文首先针对影响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就相应的对策展开论述.
作者:康红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在偏瘫后肩痛患者中使用浮针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偏瘫后肩痛患者3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15例,分别给予浮针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0.78±6.54),VAS评分为(2.54±1.62),均优于常规组的(23.45±2.44)、(3.46±1.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常规针刺法相比,浮针治疗法取得的效果更好,可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何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外周切割球囊治疗外周血管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外周切割球囊治疗的患者30例,进行外周血管狭窄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外周切割球囊手术治疗后30例外周血管狭窄患者的狭窄处均扩张成功,狭窄部位直径恢复到正常直径标准的95%左右,在进行治疗后均无并发症现象出现.结论 外周切割球囊治疗外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宝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孕产期保健宣教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7日~2018年2月5日海东市的产褥期妇女160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00例,采用常规保健宣教;观察组8000例,采用孕产期保健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与患病率.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9.10%(7928/8000)、患病率为9.25%(74/8000);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1.43%(5714/8000)、患病率为35.74%(2859/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褥期女性应用孕产期保健宣教,能够有效纠正不良的饮食与行为,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机体康复有积极的促进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星桂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针对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与单纯全麻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68例患者,各34例,对照组行单纯全麻,观察组行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建立气腹5 min、停止气腹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物追加率0、不良反应发生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26.5%(P<0.05).结论 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麻醉中,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与单纯全麻相比可维持患者心率、血压平稳,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风险低,无需追加镇痛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王亚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给颈动脉狭窄的病人植入支架后,其认知能力改变情况同脑白质损伤程度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择126位颈动脉狭窄的中老年人患者作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开始之前都要接受MRI和血管造影检查,根据卒中量表(NIHSS)对受试者的神经功能做出评价,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分析受试者的功能恢复程度.根据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测试量表中文版来评价受试者的认知程度.在实验的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按照上述列表对受试者随访.结果 试验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随访发现,受试者认知能力与MoCA中的多项条款比实验之前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颈动脉狭窄的病人植入颈动脉支架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作者:李蕾;姜国忠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讨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按常规标准流程进行救治,实验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救治,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急救情况.结果 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分诊时间、总救治时间上均有显著缩短,在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上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服务总满意度上有显著提升,达到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开展系统的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可行急救方法,能够优化急救效果,提高患者的服务体验.
作者:陈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跟骨骨折患者9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先后顺序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5例,术后单一组患者采取骨肽治疗,联合组患者采取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疗效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骨痂愈合分数和切口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51±0.37)分,95.56%,均显著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切口血运、骨折愈合情况.
作者:何瑞萍;贾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对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CT常规扫描)与实验组(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对照组25例患者中,诊断恶性为13例,诊断良性为12例,诊断准确率为65.0%;在实验组25例患者中,诊断恶性为20例,诊断良性为5例,诊断准确率为86.9%.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具有扫描连续性、检出率高、准确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德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切口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总结切口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结果 108例患者手术后疼痛都有减轻,其中自述未疼痛者78例约占71.28%、明显减轻26例约占24.46%、缓解4例约占4.26%,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明显降低手术后疼痛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益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一组(35例;西药治疗)、联合组(43例;西药+益气温阳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各心功能指标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万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比例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能力、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EV1和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能力、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分析原发性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手段.结果 报告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肿瘤位置及大小、肿瘤病理及分期、并发症、治疗方法.结论 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病,结石和炎症反复刺激可能是其致病原因.多数泌尿系统SCC恶性程度高,发现较晚,诊断极其困难,预后很差..
作者:李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对微波炉对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将其调配为浓度不同且体积不同的菌液,并将其在微波炉内放置辐射2 min,后利用倾注平板法对存活的细菌数进行计算,并计算微波炉的杀菌率.结果 同一种细菌在同一种浓度下随着菌液量的增加,它的灭菌效果将会随着菌液量的增加出现显著增强,而对于同一细菌且体积相同的来说,随着菌浓度的不断增加,灭菌效果将会出现弱化.对不同细菌进行比较,发现大肠埃希菌及痢疾志贺菌的效果较好,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假丝酵母菌所拥有的灭菌效果较差.结论 微波炉有着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是杀菌效果会因菌种、菌浓度及菌液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其杀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探讨.
作者:赵嘉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母乳喂养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两组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率为95.55%,高于对照组的91.11%(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75.56%,高于对照组的47.78%(P<0.05).结论 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能够改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情况,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为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替米沙坦治疗,有着优异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亚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文献计量学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展示了其在文献研究方面的强大优势,在中医学的继承和创新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曲江凤;余江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四物消风散联合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血虚风燥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采用四物消风散联合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及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复发率.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与7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9%与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物消风散联合复方苦参洗剂能有效治疗血虚风燥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且复发率低,适合在临床血虚风燥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兰;张玥;张亮亮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近年来来我医院进行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行环磷腺苷合并生脉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应用心先安注射液治疗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腺苷合并生脉注射液两者协同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确切有效,治疗过程中安全性也较高,但远期疗效及其对生存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秀芬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