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张大伟;尹春阳

关键词:氟伐他汀,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左室射血分数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脂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STEMI患者110例,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25例)每日分别服用80 mg和40 mg氟伐他汀.入院48小时内及治疗1月时检测血脂水平和左室功能.结果 观察组1月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hdl-C)水平均较48小时内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1月时LDL-C水平较48小时内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LDL-C、总胆固醇及Nhdl-C的降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1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48小时内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1月时观察组LVEF增幅更大(P<0.05).两组1月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均较48小时内明显增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LVDD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mg和80 mg氟伐他汀均能有效降低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EMI患者的LDL-C水平,提高其LVEF,80 mg氟伐他汀对LVEF的增幅更明显.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有关方法及其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诊分诊管理,观察组则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护理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效果与质量.

    作者:潘丹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140例在我们医院进行过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对所选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的了解分析,找出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和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被选取的1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存在护理风险的共计有14例.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做好相关研究以及采取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88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月就诊的患者分为参照组(n=94);7~12月就诊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94).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的肺栓塞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栓率分别为:5.32%、3.19%,13.83%、1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和下肢静脉血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儿科常见医疗纠纷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探讨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由于儿童未定义特殊体质,儿科医疗纠纷更难以解决.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开通费用,提高职工素质,培养服务意识,提高技能水平,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树立工作态度,增强责任心,意识等.

    作者:王东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护士分层级使用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级使用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综合内科护理人员2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护士分层级使用护理管理模式.经同周期护理后,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2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出14.45分.P<0.02.讨论 护士分层级使用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优化内科内部护理人员结构,实现内科护理人员协调配合,因此,值得在各个科室应用.

    作者:史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目的 为了研究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的应用,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上存在的临床价值,经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果,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依据,实现神经内科的发展.方法 在一所医院当中选择近些年来诊治的患者,选择的年份是16年到18年之间的,因为这两年的数据具有更多的参考价值,选择一定数量的患者,然后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的患者数量一样,具有可比性,患者的疾病,身体素质情况相差不多,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需要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循证医学优化之后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实践的治疗之后,需要对两组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记录详细的正确的数据.结果 经过两组的实验检查,医学人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使用经过循证医学优化之后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身体恢复的更快,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对治疗方式更加满意,患者的各项指标与住院之前相比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也具有较大差异,两个组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两个组的患者数据对比,更加显示出循证医学具有非常多的使用价值,能够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治疗患者疾病,还能有效的解决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人们的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使得循证医学具有广泛使用的意义.

    作者:许业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为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手段及其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7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措施.结果 17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2例治疗无效,5例患者病情好转,10例患者痊愈.结论 对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再辅以营养护理,加强患者的身体机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姜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72例,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8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5.81%vs 22.09%,x2=13.68,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通过开展多样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王兵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对急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用于诊断急性呼吸困难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呼吸困患者61例进行研究,均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肺超声检查,分析诊断情况.结果 6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检查能明确病因的共50例(82.0%),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线数量及E/E'值均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组,而EF值低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在诊断急性呼吸困难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临床可采用该方法快速确定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

    作者:薛盛龙;张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ABC合理情绪疗法在癌症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中的应用和研究

    目的 探讨ABC合理情绪疗法在癌症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癌症患者陪护的亲属80名,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名,对他们进行常规性讲解,观察组40名,采取ABC合理情绪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分析两组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家属在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癌症患者陪护家属进行护理时,采取ABC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能够得到显著改善,以更好的心态对患者进行陪护,促进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癌症患者家属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3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将30例确诊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设为我科本次研究对象,对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使用单项免疫扩散法进行测定,显示多数患儿IgG、IgA低于正常值,且可能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血免疫反应降低主要显示为IgG、IgA,可见二者在呼吸道感染的防御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免疫球蛋白的不足具有密切关联,所以对支气管肺炎进行防治,其中的重要步骤就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华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管理

    通过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应用腹腔镜行胆囊疾病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管理的具体措施.

    作者:刘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36例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7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1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绞痛分级.结果 研究组的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元分别为(4.32±0.88)mPa·s、(0.25±0.03)V/V和(2.26±0.41)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分别占60.29%、32.35%、6.62%和0.74%,心绞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作者:张兴;黄强;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

    其实现阶段对于儿童发病率的原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病毒性的疾病是发病率高的儿科的疾病,还有就是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播性,再加上儿童本身的抵抗力比较低,因此病毒性疾病对儿童自身的健康影响非常的大.对于儿科抗病毒研究上主要的是以西医为主,但是近些年来的中医对于很多方面的治疗的效果的逐渐展现因此对于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还有选用也非常重要.

    作者:巩莎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指导

    目的 分析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护理应用与价值.方法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医院2017年到2018年内的48例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全部实施同样的整体护理模式,经过1个周期后,分析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后,其中完全康复的有34例,12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出现死亡.患者出院后再住院概率明显降低.讨论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引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口服辛伐他汀联合苯磺酸钙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再住院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口服辛伐他汀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再住院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LVEF和EVE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的差异不是很明显;研究组总有效率为4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33%,明显低于研究组,研究组再住院率为18.33%,对照组再住院率为33.33%,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辛伐他汀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更好,且能够有效降低再住院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0),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进行护理服务,n=30),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心理状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6.6%、63.3%,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冉映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试述四金汤治疗结石的临床应用

    通过对泌尿系结石、胃结石、胆囊结石病因病机和临床应用的归纳、总结,从而探讨四金汤在治疗结石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四金汤为基础方加减辅助治疗,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对临床选方用药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作者:李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不同天气条件对血压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血压的波动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量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每天同一时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并与当时的气温、室温、相对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与气温、室温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结论 天气条件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血压上下波动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白红革;舒云;艾帅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骨科手术患者相关血栓形成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静脉血栓栓塞是骨科患者常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之一.有效的诊断和评估是预测、预防和减少其发生的重要手段.基于骨科手术相关血栓栓塞风险主客观评估工具,回顾了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工具,分析了早期识别高危患者的优缺点.展望了高危患者对医疗保健的发展方向.预防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减少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刘磊;罗晓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