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支气管炎98例临床护理观察

田秀文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 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总结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支气管炎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护理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治愈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分层级使用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级使用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综合内科护理人员2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护士分层级使用护理管理模式.经同周期护理后,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2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出14.45分.P<0.02.讨论 护士分层级使用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优化内科内部护理人员结构,实现内科护理人员协调配合,因此,值得在各个科室应用.

    作者:史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浅议护士长人性化管理体会

    护士长是医院管理人员,护士长的工作是承上启下、上下沟通.需要艺术和科学手段.护士长有丰富的护理经验、业务强、组织能力强、有沟通技巧,多数在护理岗位工作多年.护士长工作能力代表科室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人性化管理,护士对自己工作增加主动性,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良好的人性化管理体现护理工作价值.护士长不断提高自己业务,学习新知识,实施人性化管理,树立良好护士形象,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黄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PDCA应用于医院管理的价值分析

    在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后,改革开放的进程促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也说明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水平也在进步,尤其是在医疗方面.为了能够有效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就需要对其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以此来适应市场竞争的关键.这时候将PDCA循环理念应用到医院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推动医院进行改革,便于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

    作者:刘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在心血管外科急重症进行护理的时候,对风险进行防范和评估,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很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心血管外科急重症治疗的患者100例,并且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造成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为、医院管理以及患者本身等因素.结论 对心血管外科急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在今后的护理中就能够有效避免风险的出现,也能够大大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对后期进行防范.

    作者:冉娅娅;胡兴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家非常重视医学领域的发展,提高医学治疗水平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目标.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活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较多的人口数量造成了国家发展的压力,为了降低生活压力,实现国家和谐稳定的发展,必须要降低人口数量,所以国家实施了政策,就是家庭孩子的数量需要减少,只有一个,所以孩子成为父母的心头肉.

    作者:杜晓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指导

    目的 分析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护理应用与价值.方法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医院2017年到2018年内的48例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全部实施同样的整体护理模式,经过1个周期后,分析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后,其中完全康复的有34例,12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出现死亡.患者出院后再住院概率明显降低.讨论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引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

    其实现阶段对于儿童发病率的原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病毒性的疾病是发病率高的儿科的疾病,还有就是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播性,再加上儿童本身的抵抗力比较低,因此病毒性疾病对儿童自身的健康影响非常的大.对于儿科抗病毒研究上主要的是以西医为主,但是近些年来的中医对于很多方面的治疗的效果的逐渐展现因此对于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还有选用也非常重要.

    作者:巩莎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对急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用于诊断急性呼吸困难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呼吸困患者61例进行研究,均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肺超声检查,分析诊断情况.结果 6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检查能明确病因的共50例(82.0%),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线数量及E/E'值均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组,而EF值低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在诊断急性呼吸困难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临床可采用该方法快速确定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

    作者:薛盛龙;张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心脏介入性治疗引起低血压和心率减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目的 明确心脏介入性治疗引起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原因,同时提供科学化的处理对策.方法 此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了介入性治疗的患者523例,出现了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患者共200例,急性心包填塞者共有50例,血管迷走性反射者共有150例,前者视为甲组,后者视为乙组.第一个阶段的时候证实了40例患者阿托品有效性较低,第二个阶段证实了患者在出现了头晕、胸闷等情况时,实施了静脉推注5-10毫克多巴胺,必要的时候进行了剑突下心包穿刺,分析是否出血实施下一步的措施.明确症状的时间、多巴胺起效时间及引流量等等.结果 甲组患者症状一般是出现在术后,患者均实施了静脉注射多巴胺三分钟,血压升至原来的水平,有的患者高于原血压值,还有些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但是血压并未出现一例升至原来水平或者是高于原血压值的情况.结论 准确的分析心脏介入性治疗引起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原因,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加以处理,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高红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职业性铅暴露人群血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探究职业性铅暴露人群血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抽取同一所电池厂工人100例将其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血铅浓度进行检测,并对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探究预防措施.结果 100人中84%的工人血铅值处于正常范围,16%的工人血铅值处于异常范围,其中12%为铅中毒观察对象,4%为铅中毒;引发铅中毒危险因素主要包含工种、性别、吸烟史以及户籍.结论 组织工厂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并对其实施生产安全和铅暴露人群预防措施进行教育.

    作者:高惠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医联体模式下各级医疗机构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医联体模式下各级医疗机构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调查研究.方法 对我市医联体内10所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计下放调查问卷683份,有效回收680份,有效回收率99.56%;分析医联体模式下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结果 本研究调查显示,680份有效回收问卷中,分级诊疗了解与否调查显示:了解者282例、有一定了解299例、略有耳闻者99例;对分级诊疗赞成与否调显示:赞成570例、不赞成22例、不确定88例;分级诊疗方案认为可行与否调查:可行430例、不可行28例、不确定222例;认为就诊患者人数受到双向转诊影响:明显减少26例、略有减少150例、无改变278例、略有增加187例、明显增加39例.结论 据研究调查显示,医疗机构能否顺利开展分级诊疗的关键在于医务人员对该模式的支持与认知程度;采用区域医联体模式对推进实施分级诊疗具备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难题,需要各级医疗机构、政府相关单位进一步探索.

    作者:宫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医疗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研究

    医疗服务价格是对医疗服务作为商品交换所必须接纳的定价模式.虽然医疗服务本身是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但本质上并无法脱离医疗成本的牵制,诸如:检验、手术、住院、门诊、治疗等一系列医疗成本都需要依靠资金收入来维系.但是就医疗服务价格而言,其支付方式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效果.其支付方式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服务的价格区间选取.因此,进一步研究医疗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机制,也是优化医疗服务效果的重要方式.为此,本文辩证分析了以支付时间为界限的医疗支付方式,以及以付费基准为界定的医疗支付方式,并解析了其中的影响机制,针对近些年医疗改革的动向和成果加以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旨在为优化医疗支付方式,以及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增长过快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陆建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度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先天性心脏病胎儿300例当成本研究对象,全部胎儿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检查结果,同时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或产后尸解及追踪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部300例胎儿中,50例胎儿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36例胎儿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14例胎儿经引产后尸解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诊断出4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诊断准确度为80.0%(40/50).漏诊原因主要为轻度瓣膜狭窄和小型间隔缺损难以检出.结论 在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检查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度较高,但是在临床诊断中依然可能发生误诊或漏诊,应对心脏连接关系进行准确评价,对先天性心脏病与节段畸形状态进行正确判断.

    作者:莫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合并肢体偏瘫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行康复训练护理,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患者的生理、心理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玉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究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瑞舒伐他汀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的治疗效果相比于阿托伐他汀更为突出,值得临床医学中的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睿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中医辩证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单味、复方中药、以及针药并施等方式能够提升治血脂异常的疗效.文中对造成血脂异常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性地分析与讨论,并且总结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经验,为以后更加深入地研究与探索血脂异常提供参考.

    作者:吴莉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不同天气条件对血压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血压的波动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量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每天同一时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并与当时的气温、室温、相对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与气温、室温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结论 天气条件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血压上下波动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白红革;舒云;艾帅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效果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0例,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有45例患儿,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随后对患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对两组患儿的复发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复发及不良反应概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复发及不良反应概率较低.

    作者:丁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140例在我们医院进行过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对所选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的了解分析,找出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和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被选取的1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存在护理风险的共计有14例.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做好相关研究以及采取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精神科于2017年6月开始应用风险管理理念来进行护理流程再造,比较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前(2016年6月~2017年5月)和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后(2017年6月~2018年5月)1年时间内护理缺陷、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将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后护理缺陷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35%和1.18%,均明显比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之前的发生概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94%,明显比应用之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吕文娟;江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