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与预防策略探讨

胡吉号

关键词:药房, 药品调剂, 调剂差错, 预防策略, 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 分析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药品调剂差错的策略,以保证优良的调剂质量.方法 通过探讨药品调剂差错类型和调剂差错原因,找出针对性的对策,做好预防.结果 药品调剂差错是客观存在的现状,差错原因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因素、药师因素、药品因素四个方面,为了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药,必须加强药品调剂质量管理.结论 药品调剂差错极易导致用药安全问题,通过采取药品调剂多方位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医院药房药学服务质量,降低用药差错几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鼻窦炎术后电动鼻腔冲洗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电动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鼻腔冲洗的慢性鼻窦炎术后治疗方案,实验组则使用电动鼻腔冲洗进行,在患者出院时,记录并统计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电动鼻腔冲洗的技术能够大大缩短患者冲洗护理时间,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鼻内粘膜改善情况优于常规药物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动鼻腔冲洗的慢性鼻窦炎术后护理方案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疾病症状改善效果优于传统的药物冲洗方案,在临床中可以进行适时适当推广使用,使患者的术后护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刘柳;谢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中医针刺联合手法治疗的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其中,A组给予中医针刺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手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2周治疗后,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时,采取中医针刺与推拿手法联合方法后,可促进治疗效果提高,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云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及对患者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加味)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经过对本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进行治疗的60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服用黄连解毒汤(加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抗幽门螺杆菌的总有效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抗幽门螺杆菌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黄连解毒汤(加味)用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治疗中,可以明显地提高疗效并且减轻炎症的反应程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推拿结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中医推拿、药物穴位注射联合用于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肩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简单数字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推拿治疗;研究组在推拿治疗基础上同时辅以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1)研究组患者疗后疼痛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各自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肩周炎患者采用中医推拿结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展现了中医在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优势,无痛苦,患者更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分析放射科进行护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与实际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的是我院在2017年9月到2018年2月之间的100名放射科病人,将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名.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服务措施,而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风险管理的措施,结果 针对两组病人的护理过程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组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其中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概率为2%,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概率为10%.结论 针对放射科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印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两种方案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对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两种治疗方案对本病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BV合并妊娠患者56例,随机分为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的观察组与给予甲硝唑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妊娠不良结局.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3.6%)低于对照组(21.4%)(P<0.05),不良妊娠结局对比(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妊娠合并BV具备同等疗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作用明显,但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减少复发作用优于甲硝唑.

    作者:金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上肢关节损伤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上肢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上肢关节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肌肉收缩训练和关节训练),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均有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值(95.65%)高于对照组(78.26%)(P<0.05).结论 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关节损伤效果较好,可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帕提古丽·尼牙孜;阿依古丽·艾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浅析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浴后预防分析

    目的 探究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及浴后预防.方法 选取2018年1月~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临床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42例,有效的患者有15例,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 藏医药浴通过皮肤直接给药并且作用于患者的各个关节,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消除关节的水中,逐渐的恢复关节功能,进而能够达到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切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脏康复个案分享

    1 病例中年男性,41岁,大学文化,脑力劳动者.病历摘要:2月16日开车上班途中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伴大汗1小时赴阜外医院就诊,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行冠脉造影示LAD近段100%闭塞,植入支架1枚.出院后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等治疗,无胸痛、心悸、气短,但活动耐量较发病前明显减低,长期不能恢复工作.2017-6-20来我中心进行二期心脏康复.Bp110/70 mmHg,P60次/分.心肺腹检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9次/分,陈旧前壁心肌梗死.

    作者:王莉;陈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疤痕子宫首次人流中预防人流综合症的体会

    目的 探讨将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应用在疤痕子宫首次行人工流产术中预防人流综合征的效果和临床体会.方法 将近年首次行人流术的疤痕子宫受术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对照组仅用地西泮;观察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人流综合征和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组在宫颈扩张度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VAS和一次性成功率等指标,以及各种人流综合征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首次行人流术的疤痕子宫受术者采用米索前列醇和地西泮联合应用,能显著减轻术中痛苦、加快手术进程、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人流综合征率,药物不良反应较轻较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朱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评价

    目的 对比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对比两组阳性检查率、各项监测结果 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30例,阴性检出率为22例,阳性检出率为57.69%,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28例,阴性检出率为24例,阳性检出率为53.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成对、室性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性早搏成对等监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动态心电图明显比常规心电图更具有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更可以便于临床医生全面了解患者心脏电生理变化,灵敏度较高,进一步为患者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路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儿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齐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行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患儿康复,因此可在临床中普及.

    作者:王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对于治疗一些重症疾病有了一定的能力,维持性血液透析则是目前对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在长期稳定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的精神、经济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对治疗效果等产生一定的硬性.因此,为了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保证患者能够在出院后也能够接受到正规的护理治疗,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延续性护理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雷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研究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彩超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在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和临床体会.方法 对近几年来疑诊为妇产科术后的DVT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二聚体检测,观察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比较三组检查结果 .结果彩超的的声像图特征为阻塞静脉血管增宽、管腔内点状或实质性回声,CDFI提示血流信号缺失或较狭窄;联合检查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检查和D-二聚体检测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疑诊为妇产科术后的DVT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能准确的检查和评估患者术后DVT的形成情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脉斑块类型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冠状动脉病变易损斑块在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展中起着相关作用,颈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的稳定相关性.方法 观察入院患者检查数据并得出诊断,针对易患斑块特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有效干预治疗,从而起到预防、治疗心血冠脉斑块血症的相关性意义.结果 通过多项研究数据证实HHCY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CY水平的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率的风险增加,结合冠脉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斑块的关系,找出与其颈动脉易损斑块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观察了解血管壁结构对血症斑块的定性诊断存在的相关价值意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UAP和SAP2斑块的性质和特征,探讨HHCY对冠状动脉易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HHC低钠血症可增加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HCY水平检测有助于IVUS-VH对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认识,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密切相关.

    作者:刘晨辉;张泉;杜爱玲;高永帅;李敬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提升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提升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5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提升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艳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研究

    目的 本次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盲选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38例(9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例(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因此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作者:付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手足口病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医院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主要是帮助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实施相应优质护理,以此使疾病治愈率得以有效提高.

    作者:李飘秀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