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酒精戒断综合征伴癫痫的护理观察

陈培祥;陈凤华;莫起玩

关键词:酒精戒断综合征, 晕厥倒地:癫痫, 护理
摘要:酒精戒断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长期饮用酒精导致的机体产生依赖性,突然停止摄入酒精24~48小时后,产生的一系列精神症状和躯体反应[1].机体初期接触酒精时会产生一些躯体反应,在对酒精的逐渐耐受后停止摄入酒精会导致一系列的戒断症状,例如震颤、胃肠道症状等[2].根据文献报道,酒精严重抑制了神经的活化,停止摄入酒精会导致神经的高反应性和过度活化,这被认为是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产生机制[3].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神经系统正调节和负调节不均衡导致的,主要机制是离子通道的异常开放和神经递质浓度异常.当机体停止摄入酒精,血中乙醇浓度降低,血清中阳离子浓度会降低,导致pH升高,进而导致痉挛或者震颤.近期我科对1例酒精戒断综合征突发晕厥倒地继发持续癫痫的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效果很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用药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高登贵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全程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全程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1.74%)显著高于对照组(95.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服务应用效果确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仇慧敏;马娟;侯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99例心外科术后早期康复的呼吸训练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我中心行呼吸训练的护理措施,希望通过分析讨论可使临床对呼吸训练加以重视并推广,及时应用于心外科围术期患者.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7年3月~2018年2月行早期心脏康复患者99例的康复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院随访患者护理满意度100%,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无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基本恢复术前运动状态.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作为早期心脏康复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术后呼吸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费胜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脉斑块类型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冠状动脉病变易损斑块在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展中起着相关作用,颈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的稳定相关性.方法 观察入院患者检查数据并得出诊断,针对易患斑块特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有效干预治疗,从而起到预防、治疗心血冠脉斑块血症的相关性意义.结果 通过多项研究数据证实HHCY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CY水平的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率的风险增加,结合冠脉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斑块的关系,找出与其颈动脉易损斑块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观察了解血管壁结构对血症斑块的定性诊断存在的相关价值意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UAP和SAP2斑块的性质和特征,探讨HHCY对冠状动脉易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HHC低钠血症可增加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HCY水平检测有助于IVUS-VH对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认识,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密切相关.

    作者:刘晨辉;张泉;杜爱玲;高永帅;李敬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脑出(HCH)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HCH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观察组呈现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以及足内翻等概率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肢体能力以及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CH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要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李忠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彩超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在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和临床体会.方法 对近几年来疑诊为妇产科术后的DVT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二聚体检测,观察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比较三组检查结果 .结果彩超的的声像图特征为阻塞静脉血管增宽、管腔内点状或实质性回声,CDFI提示血流信号缺失或较狭窄;联合检查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检查和D-二聚体检测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疑诊为妇产科术后的DVT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能准确的检查和评估患者术后DVT的形成情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关于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医院神经内科患者104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方法,给予一般护理方法的52例纳入对照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52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测评结果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负性情绪测评结果对比,干预前评分结果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明显降低,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满意率结果观察组96.15%(50/52),与对照组84.62%(44/52),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开展中,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引入,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维系良好护患关系有积极作用,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TC、TG、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而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能增强降压效果,协同调节血脂,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海贝胃疡胶囊联合聚普瑞锌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临床疾病,该疾病的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缺失、胃黏膜上皮萎缩、黏膜肌层变厚,或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等病理特征[1].世界卫生组织将CAG定义为癌前病变.本院自2016年7月起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取海贝胃疡胶囊联合聚普瑞锌颗粒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曼彤;赵伟;张旭;李明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内科急救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深入探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急救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性急救,其中,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的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型脑钠肽指标、左心射血分数以及心力衰竭分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出现不良反应,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在急诊内科急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结合美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麦麦提图尔荪·麦麦提;阿不都艾海提·艾比布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自拟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自拟调压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站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单独治疗,实验组患者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自拟调压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总有效率96.67%、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8.51±0.98)μmol/L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自拟调压汤联合治疗应用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王明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慢性左室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药物和运动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对慢性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成功行PCI的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123例,分为药物治疗组63例和药物结合运动康复治疗组60例,观察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的LVEF,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试6 min步行距离(6 MWT).结果 两组治疗前LVEF、NYHA分级、6 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6 MWT均得到显著上升,NYHA分级都有降低,且药物结合运动康复组较单纯药物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合并慢性左室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有助于心功能恢复,合理的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使其更加获益.

    作者:付静;康英;程姝娟;康铁朵;张萌;张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本组患者不同指引导管成功率,靶病变导丝通过率,微导管使用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本组患者人均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2处,人均置入支架1.3个,PIC成功率为72.46%,使用微导管的成功率为40.82%,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较大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心肌缺血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健脾降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痰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健脾降糖汤在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痰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8年医院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结果 经过观察对比,实验组患者此次的治疗效果总满意度为38例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例72.5%,其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的血糖值对比中,实验组患者均小于对照组,其对比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实施的健脾降糖汤的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赵明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评价

    目的 对比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对比两组阳性检查率、各项监测结果 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30例,阴性检出率为22例,阳性检出率为57.69%,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28例,阴性检出率为24例,阳性检出率为53.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成对、室性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性早搏成对等监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动态心电图明显比常规心电图更具有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更可以便于临床医生全面了解患者心脏电生理变化,灵敏度较高,进一步为患者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路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上肢关节损伤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上肢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上肢关节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肌肉收缩训练和关节训练),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均有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值(95.65%)高于对照组(78.26%)(P<0.05).结论 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关节损伤效果较好,可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帕提古丽·尼牙孜;阿依古丽·艾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通心络胶囊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研究

    目的 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使用通心络胶囊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乡镇卫生院医生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1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基本的冠心病心绞痛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总效率为80.00%,实验组患者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心络胶囊的效果优于常规组患者仅使用基本的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心络胶囊,可提高患者病症的稳定性,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孙永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与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采用优化急诊护理与常规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与实验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各40例,将两组并发症、疾病反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反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数据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采用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具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缩短疾病反应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邱秀娟;吴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质量控制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供应室护理人员1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3月~2016年3月以及2016年4月~2018年4月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两组在进行质量控制前后的九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在医疗器械消毒的合格情况、护理人员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以及防差错意识方面,在质量控制后,各方面评分都比进行控制前高(P<0.05).结论 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并保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既能够使各个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械更加安全,消毒情况更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黄继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5年1月~12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管理干预,以对比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儿童预防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儿童,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