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张雯;赵亮;喜林强;张娟娟;李岳阳;沈晓晨;刘俊明;谢伟
目的 分析临床女性输卵管结扎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我单位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90例,对该9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统计结果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本次90例患者当中,术中并发症发生共30例,占总比33.33%,术后并发症发生共60例,占总比66.67%.其中术中并发症30例患者当中,膀胱损伤15例,占总比50.00%;肠系膜血管致出血8例,占总比26.67%;输卵管撕裂7例,占总比23.33%;而术后并发症60例患者当中,血肿25例,占总比41.67%;皮下出血16例,占总比26.67%;切口感染19例,占总比31.66%.结论 临床女性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对于术中以及术后的相关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闫玉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流感疫苗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中心进行检查的稳定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研究对象2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性阻塞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等情况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 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张姣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联合氯化钠溶液治疗,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联合氯化钠溶液治疗,分析所有入组患者接受差异化治疗后临床指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胃肠道反应、皮疹、肌肉抽搐、神经症状)、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及生命质量(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情感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各指标如退热时间等都要显著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分析后发现,采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治疗效果好,不良情况发生少,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志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彩超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收诊的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4例患者属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和CT扫描,分析和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彩超的诊断率为94.1%,CT的诊断率为96.5%,彩超和CT的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彩超的检出率为97.1%,CT的检出率为70.6%,彩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彩超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诊断率高,无创,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的应用于推广.
作者:王建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及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熏洗及坐浴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
作者:程东红;杜宇鹏;王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联用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单用治疗,对照组联用天麻素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天麻素方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周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接收并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云霞;宋云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和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关节活动的恢复.
作者:袁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评价几种常用抗帕金森药物的使用方便性并给出建议,为改进其设计提供参考.针对药品设计方面调查总结部分帕金森病患者药物使用中的常见问题,收集几种药物的包装、一般资料、大小及刻痕情况等信息并进行统计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几种药物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用药不方便性,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
作者:徐珍;丁燕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肺癌患者均进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并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清除;记录全部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的数量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24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59.35±21.36)min,平均的术中出血量是(183.54±13.65)mL,平均的住院时间为(4.02±0.5)d.全部24例患者在手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清扫出的淋巴结数量平均为(6.02±1.5)个,并且24例患者在术后30天并无死亡情况的发生.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本文通过一些临床案例和数据进行对比,主要研究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数据根据笔者所在的社区医院,选取了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医院治疗并收录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212例.笔者对宫腔镜和阴道B超检查的数据案例进行研究,对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不同价值.结果 在医院212例案例中,所有的患者在宫腔镜检查中都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的问题,符合数量为212例,患病符合率为100%;而在阴道B超检查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问题的患者有95例,其中符合率为44.8%,通过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差异较明显.结论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大于阴道B超的诊断方法,因此,宫腔镜的诊断方法更为可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益肾化痰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和基本的治疗经验.方法 由本院提出来从2013年5月~2017年5月期间300例脑卒中患者,并用随机数字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0例.先给予两组基本的常规治疗方式,为对照组患者实施语言训练,观察组则实施针刺三泉穴配合自拟中药益肾化痰汤,从而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和语言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语言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痊愈率和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试验研究中,针刺联合益肾化痰汤治疗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十分有效.
作者:丁苏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其病情的好转,能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崇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1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进行评分.结果 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早期应用前列地尔,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帮助效果较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早期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坚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之内接诊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研究组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肾功能衰竭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患者的存活时间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效果明显要好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潘峰;蔡庆莉;李金喜;赵荣荣;赵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前我国大多数输血研究实验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较薄弱,不是功能单一就是流程繁琐,既制约了采供血机构在输血实验室方面的发展,又导致患者反复多次跑路,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建立快捷高效的现代信息化输血研究实验室信息系统迫在眉睫.日前,山西省血液中心建立了输血研究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手段,不仅能实现同采供血机构主业务系统的血液、财务等信息的无缝对接,同时实现了网上进行检测申请和打印报告,使数据多跑路,患者少奔波,极大的提升了服务质量.
作者:王东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接收的心脏搭桥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前后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5月干预前)与延续组(2017年5月~2018年4月干预后),各47例.比较二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延续组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搭桥术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李子系;郑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输血医学是医科大学中的重要学科,在传统教学中,属于临床检验的范畴,往往受到忽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医科大学开始设置输血医学学科,培养输血医学学科人才.基于此,本文结合医科大学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的目的进行分析,了解其必要性.在输血医学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从整体上提高输血治疗的服务水平.
作者:于天为;霍小娣;李玮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STEM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AMI超急性期与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而两肢不对称的T波为改变,致死率高.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STEMI患者预后的关键.故早期识别AMI依赖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可为患者争取时间,挽救缺血心肌.多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常和特定的冠脉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关,并伴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熟悉和识别这些特殊的心电图表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De Winter综合波则是新近被认识和提出的一种特征性心电图改变[1].
作者:魏莉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产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DIC患者组(n=46例)和健康体检组(n=46例)作为92例产妇主要的分组形式,进而对两组人员进行凝血检验方面的研究.结果 DIC患者组经过检测后的凝血酶时间(22.86±4.17)秒、凝血酶原时间(19.45±1.88)秒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6.33±3.97)秒明显多于健康体检组经过检测后的凝血酶时间(17.57±3.06)秒、凝血酶原时间(12.55±0.74)秒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8.66±2.14)秒,并且DIC患者组经过检测后的血小板数量(97.44±22.86)X109/L和纤维蛋白原(0.69±0.52)g/L均明显少于健康体检组经过检测后的血小板数量(208.77±52.25)X109/L和纤维蛋白原(2.86±0.97)g/L(P<0.05).结论 为了帮助DIC患者做好疾病的治疗工作,促使产妇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产科检测人员需要对其做好凝血检验的工作.
作者:刘琳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