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丹
目的 探析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紧急抢救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救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临床资料(主要是急救护理方法)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我院开展的紧急急救护理后,绝大数患者都度过了危险期,病情逐渐稳定,死亡人数4名,死亡率为8.0%.结论 对于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并且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其急救效果显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岳晓莉;丁文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调脂治疗的应用及临床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常规药物联合调脂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好转时间、临床体征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参数;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好转时间、临床体征好转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血脂指标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参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药物联合调脂方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各项血脂指标参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业亮 刊期: 2018年第3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不良生活因素逐步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因此,加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以本单位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优质护理过程进行观察,以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顾晓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在促进其康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遂宁市民康医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院外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指导组,各33例.结果 出院时两组MR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院外延续护理组的MRSS评分(28.54±1.62)分低于常规指导组(40.36±2.02)分.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唐佳;黄欣 刊期: 2018年第34期
近年来中医相对于西医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各个医家及自身临床经验,总结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方药,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思路.
作者:沈瑞;徐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护理实习生对住院肿瘤患者营养评估的认知及营养知识水平,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完善临床实习生带教提供建议.结果表明大部分护理实习生都认为有必要给住院肿瘤患者进行营养评估,但是近一半的实习生都没有相应的知识,他们大部分认为需要通过临床带教老师来获取正确的营养评估及护理知识.
作者:冯志静;孙彦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通过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面部皮疹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组治疗后面部皮疹改善评分(92.15±4.28)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评分(83.18±3.56)分,并且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帮助患者改善脸部痤疮的问题,促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医护人员需要将红蓝光治疗仪运用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沈亚琴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中医辅助护理对下肢丹毒疗效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下肢丹毒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组)和观察组(中医辅助护理治疗组),各53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C、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进行比较,同时对其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hs-CRPC、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两组患者数据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C、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49例/92.45%总有效率、51例/96.22%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例/79.24%总有效率、44例/83.01%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下肢丹毒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炎症情况,提高了其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伟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分析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各4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颅脑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DP[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浓度]、D-D(D-二聚体)、AT(抗凝血酶).结果 两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前APTT、FDP、D-D、A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APTT、FDP、D-D、AT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李晓娟;刘国跃;何成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我院鼻内镜系统辅助下儿童腺样体切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6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镜系统辅助下手术切除,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68例患儿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复查鼻咽部腺样体无残留,咽鼓管咽口无瘢痕.术后随访6~12个月,腺样体无复发,并发症少.结论 鼻内镜系统辅助下行儿童腺样体切除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徐艳辉;王荣坤;杜涛;杨莉;余利波;余远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对于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中医疗法和相关护理干预对患者疗效与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至我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的诊疗和护理,后者则辅助给予中医的疗法和护理,比较组间患者的疗效和相关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 疗效方面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35例,疗效不佳7例,整体有效率为88.3%,观察组内治愈26例,好转32例,疗效不佳2例,整体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研究对象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医的治疗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降低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和功能预后.
作者:刘利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33例中,优9例,良13例,可10例,差1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33例中,优5例,良10例,可12例,差6例,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姜丽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计数及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及单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评估患者血糖水平,以T淋巴细胞亚群来评估机体细胞免疫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CD4计数(412.36±186.48)个/uL,单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4计数(563.20±248.42)个/uL,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与HbAlc呈负相关,r值0.322,CD8、CD3与HbAlc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血糖可以改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傅小燕;吴桂辉;黄涛;程耀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而后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检验指标结果.结果 观察组RDW、cTn、PLT、PCT、MPV和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选择不同血液指标予以检验,可为患者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邹建学 刊期: 2018年第34期
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老年人心血管护理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医护人员要结合老年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护理机制,确保护理工作有序开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讨论了具体的护理方式,仅供参考.
作者:李彬;李慧;李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摸球法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为应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5,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群;杨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阐述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10月我院收治的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采血诊断,观察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分析两组患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诊断精准率对比,观察组诊断率为83.33%,对照组诊断率为67.67%,观察组更优,患儿白细胞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血C反应蛋白属于临床试验项目,不会受到血流动力的影响,具有检验便捷、灵敏的特点,可为临床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医学参考.想要实现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医学信息,加速患儿恢复速度,应当强化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手段的应用,全面提升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质量.
作者:王中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与常规诊疗护理相比采用中医护理联合康复锻炼对患者疗效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的诊疗护理,后者则在相同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的护理及康复锻炼,比较3个时间点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离院时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统计分析对照组整体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离院时的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内为100%,对照组整体满意度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与常规诊疗方法相比,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及康复锻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诊疗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丹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外用,两组均连续治疗30天.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愈58例(占69.87%),有效26例(占31.32%),无效2例(占2.41%),总有效率为97.59%;对照组临床治愈43例(占51.81%),有效25例(占30.12%),无效15例(占18.07%),总有效率为81.93%.两组效果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全部采取营养支持、利黄芪注射液、利巴韦林和喜炎平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评估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疗效分别为96.36%(53/55)与81.82%(4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推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
作者:温利娜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