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效果观察

毛媛媛;滕海英;张钱林;许春艳;王卫红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依达拉奉, 高压氧
摘要: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近五年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例,对照组应用高压氧+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73,P<0.05).结论 针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在住院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在住院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7年3月~7月入院的患者964例进行MEWS评分,针对不同分值的患者制定不同级别的救护措施,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64例患者中,214例MEWS评分3分以下患者,经常规治疗和护理后出院;564例3~6分的患者通过加强护理后预后良好;196例6~9分的患者,通过实施一级护理经救护后病情稳定;10例9分以上的患者,死亡危险性增加,需要实施特级护理,大多数患者在病情加重后转入ICU进行监护.结论 MEWS系统对心血管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和疾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宝惠;罗有娟;者晓玲;禹腾波;杨丽红;苏屡娜;习跟玥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在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当中,表皮生长因子和受体通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来讲,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当中,将表皮生长因子当做外用制剂,红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而且均能耐受.本文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金枝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医辨证针灸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辨证治疗眩晕症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辨证治疗.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眩晕症患者应用中医辨证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锰;李惠;孙雅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结果 研究组51例中,治愈31例(占60.78%),显效11例(占21.57%),有效7例(占13.73%),无效2例(占3.92%),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51例中,治愈20例(占39.21%),显效14例(占27.45%),有效9例(占17.65%),无效8例(占15.69%),总有效率为84.31%,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P<0.05).结论 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康复护理.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5.12%,对照组为80.49%,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赵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其分为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各20例,上述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凝血检验,分析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血常规指标.结果 输血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后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凯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教学体系建立与实践

    临床护理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践直接关系到护生的护理水平能力和质量.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部在安排护生学习时应该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从带教教师选择,临床护理教学流程、护理教学审核和护生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做好体系建设,提升护理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从临床护生教学出发,探索如何建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实践性.

    作者:唐明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奥美拉唑与奥曲肽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运用奥美拉唑与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从止血时间、输血量、总有效率上看,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且血压、脉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奥美拉唑、奥曲肽二者联合应用治疗NVUGIH,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止血效果、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纵轴收缩功能的对比分析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并结合临床因素,对不同跨瓣压差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做一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05年~2016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并经外科手术证实的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根经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结果 各组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AS患者均存在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减低,高跨瓣压差低射血分数和低跨瓣压差低射血分数者减低更为明显,对于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AS,低跨瓣压差者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受损程度并不轻于高跨瓣压差者.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减低为射血分数正常伴低跨瓣压差的重度AS提供了解释.

    作者:王洋;由春媛;张聪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因室性心律失常住院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西医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另在此基础上行中医结合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室早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9%,室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短阵室速数、QTc间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朱琼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氯吡格雷在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在急性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 观察组53例中,显效25例(占47.17%),有效23例(占43.40%),无效5例(占9.43%),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53例中,显效19例(占35.85%),有效24例(占45.28%),无效10例(占18.87%),总有效率为81.1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急性心绞痛治疗中具有满意的效果,故值得推广.

    作者:魏晓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检测指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检测指标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一时期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高血压的水平将其分成A、B、C级;依据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估算方式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肾功能中度下降组.结果 伴随着高血压疾病等级的如日增加,Cys C水平显著的提高(P<0.05),C组该水平明显超过A、B两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肾损伤组与肾损伤组之间的舒张压、收缩压、糖尿病史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Cys C水平对于诊断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井睿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疏血通联合针刺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针刺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4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针刺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

    作者:安美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骨科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以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63%,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骨科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极好,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在骨科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作者:贝贝;黄祥梅;杨勇;李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40例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我院收治的人格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有利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各级医学学习.

    作者:李佳;谢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循证护理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为院校培养专业性护理人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循证护理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使广大职业院校培养出具有良好循证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锻炼出能够服务临床、服务患者,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专业护理人才.本文主要基于现实护理教学的工作经验,对护理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并分析循证护理的有效应用策略.

    作者:陆蕾;朱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出现临床危险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从致病原因、临床危险因素和发生时间三方面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结果 经过对其研究发现在由于疾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因冠心病导致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25.58%,有26名患者因此丧命;因风湿性心脏病、血压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脏病而导致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15例、13例,分别占19.77%、15.12%和12.79%;对于生活问题而猝死的患者中,因情绪不稳定而猝死的患者有36例,占36.05%;因生活方式不合理为引起猝死的患者有45例,占45.35%;从住院时间上看,住院时间在2~3周内是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时期,在这一阶段猝死的患者占61.63%,其中死亡时间在零点以后的患者占38.37%,病情恶化1 h内丧失生命的患者占62.79%.结论 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病理性基础是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医院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护和风险预防,从而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彭亮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普米克令舒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喉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急性喉炎患儿应用普米克令舒与地塞米松两种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经过相关药物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喉炎患儿应用普米克令舒能够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对疾病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申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护理见习体会与建议-关注老人健康

    如今,中国老龄化程度正在日渐加深,而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如老年人疾病预防知识的缺乏,住院老人渴望家人陪伴,医院护理措施不够完善,相关医疗技术不够先进,老年护理人才的缺乏,护理工作人员的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护理本科生,我有幸曾到许多医院和养老院进行过见习,在经过了两年时间的实践后,我对于老年人的护理问题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建议.

    作者:尼萌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基于微信的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基于微信的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系统,通过集成多种智能体征监测设备,远程监测患者的体征,根据数据模型给出健康预警信息、健康促进建议和推送健康宣教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为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系统的推广与普及,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顾东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