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军
大量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失眠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并提高心血管病的死亡率.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都和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对动脉硬化和睡眠障碍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引发机制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并探讨两者中医证型上的关联.
作者:钱呈敏;张玲;燕海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患者,入组后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服用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3%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低,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武艳丽;李湘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017年住院确诊急性脑梗死病例58例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均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桂枝茯苓丸,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治疗结束后后,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桂枝茯苓丸在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中具有明显疗效,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杨学斌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延伸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压疮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的7月~2018年的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延伸组和常规组,对照组在出院时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在出院后便不做其他干预.延伸组则继续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压疮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延伸组患者卧床期间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出院后接受延伸护理,能减少压疮发生风险,保障康复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海鱼;索艳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将舒适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对以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常规化护理,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实施舒适化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评分、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焦虑评分情况、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够在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的同时,降低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文章以腹腔镜手术为例,有效设计及改进了排烟装置,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方便,能被用于各种腹腔镜手术配合.
作者:余晓露;杨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本文通过对1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病情分析,讨论其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总结了经验教训,以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董艳芬;王宁;潘孝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在心肌梗死中使用急性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很快的对患者的心肌灌注,能够有效的对血管进行开通,以此来减少心肌缺血率,提高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陈功率.但是在急诊科室中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会随时的出现窦性心动缓,心室颤动,室性心动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比较急的心率失常的状况或者时血压出现急速的下降,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的状况,从而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影响,特别是心室颤动在手速过程中是容易发生的一种现象,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抢救则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所以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密切的进行监护,在发生状况是及时的采取解决的措施,以此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收入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和护理方法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江培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桦甸市桦郊乡卫生院接受治疗及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同步健康教育精细化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杨金丽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现代化的公路建设,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噪声监测方面,保持高度关注,而且在监测体系上日趋健全.相对而言,公路施工期噪声监测的开展,已经成为了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并且必须加强公路施工期噪声的科学防治,为周边区域的安定、团结提供更多的帮助.文章针对公路施工期噪声监测方法及防治措施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李秋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对右美托嘧啶对胃癌手术麻醉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作探讨.方法 研究中选择咪唑安定为对照组患者麻醉,选择右美托嘧啶为观察组患者麻醉;将两组患者各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T0、T1、T2、T3时间点的MAP、SpO2、HR等指标数值波动小,并与对照组患者同时间点的MAP、SpO2、HR等指标数值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接受右美托嘧啶麻醉的效果更佳,该药对患者的应激反应抑制效果更明显.
作者:郭学思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药结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内接诊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对比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为97.3%,对照组仅为85.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隋东升 刊期: 2018年第36期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心脏病类型之一,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狭窄诱发心肌缺血而致.临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常见的冠心病发病原因,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致管腔狭窄,导致冠状动脉血液灌注量明显降低,致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未能有效满足机体心肌耗氧量增加需求,从而发生心绞痛症状、心肌梗死症状等.本文就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王青松;何艳;王成佳;曹正梅;曾鹏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深入探究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具体包括不良操作情况、护理操作考核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不良操作例数、护理人员操作考核合格率以及术后患者满意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倪芳梅;余晓露;葛萍萍;郭元元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益气通脉汤预防骨科下肢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将90例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用药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我院益气通脉汤用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一般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病情况及用药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10.76%)与对照组(10.25%)相当,结论 中药益气通脉汤预防骨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较低分子肝素相当.
作者:杨明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74例,按照治疗前检查方法的不同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技术在治疗前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治疗前进行检查.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达到94.6%,高于对照组的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行诊断,不仅仅能够缩短检查操作时间,还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使病情诊断的准确率水平提高.
作者:张红万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脑利钠肽在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与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的疗效实验对照研究观察分析.方法 选出我院12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抗心衰基础上,使用冻干重组脑利钠肽加芪参益气滴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单用冻干重组脑利钠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NT-ProBNP水平、LVEF、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两周后,实验组患者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比对照组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干重组脑利钠肽在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孝良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臂丛阻滞复合舒芬太尼用药的安全剂量.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上肢骨折需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骨折切开内固定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Ⅰ组:对照组,Ⅱ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Ⅲ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μg/kg,随后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患者入室(T1)、注射药物5 min(T2)、神经阻滞时(T3)、切皮时(T4)的生命体征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记录各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与操作前比较VAS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患者比较,Ⅱ组患者能较好的合作,VA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神经阻滞过程中患者的MAP、HR明显下降且VA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出现相关不良反应;Ⅱ、Ⅲ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能减轻臂丛神经阻滞操作引起的不适,并缩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
作者:陆翠娥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并评价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①在血常规指标方面,观察组PLT(血小板)、WBC(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生化指标方面,观察组TBIL(总胆红素)、ALT(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LB(白蛋白)、A/G(肝功能白球比例)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展开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可对其血细胞功能及生化水平进行充分掌握,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数据.
作者:王凤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对护理方法 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43%,而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4.2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0.71%%),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还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和研究.
作者:赵娅萍 刊期: 201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