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马贺远

关键词:胃溃疡,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胃溃疡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优质疗效,没有显著性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近五年高血压发病对克山病区患者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近五年高血压发病对克山病区患者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对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共和乡达呼甸村作为高血压监测点,以该村内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连续居住时间不少于5年),所有监测人口均18岁,连续监测5年,分析疾病检出率和发病率.结果 检出率的走势发现克山地区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是发病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结论 克山病区高血压检出率逐年升高,发病情况基本处于稳定.

    作者:庞瑞发;张久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目的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周军;曹国贞;王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胸腔镜和开胸手术在临床Ⅰ期肺癌淋巴结清扫中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egery,VATS)与开胸手术在临床Ⅰ期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作者参于均行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77例Ⅰ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实施VATS治疗,对照组39例实施开胸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N1+N2)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Ⅰ期肺癌中,VATS治疗非小细胞癌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速度快等优势,淋巴结清扫能达到传统开胸手术清扫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仍需更多高质量样本进行对照实验与验证.

    作者:兰志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形成性评价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新兴的评价体制方法[1],在护理教育中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护理教育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问旨在通过分析现状护理教育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该种教育方式能够在护理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化钠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起效、完全运动阻滞和麻醉平面恢复时间、以及改良Ramsay评分的比较上,观察组所用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学陟;考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胃溃疡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优质疗效,没有显著性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贺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肺病门诊胸痛病因和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肺病门诊胸痛病因和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肺病门诊诊断为胸痛的4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病原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中医证侯分布的特点.结果 48例患者病因诊断明确的有47例,其中属于单一病因的有42例,双重病因的有3例,三重病因的有1例,不明病因的有1例.病因主要有支气管炎7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支气管哮喘5例,肺炎4例.中医肺病门诊胸痛中医证候分布特点:风温痰热、邪壅肺络18例,瘀血阻络、心脉痹阻12例,肺脾气虚、寒痰阻肺11例,湿热蕴结、阻滞胸络4例,阴虚肺燥、虚火灼络3例.结论 中医肺病门诊胸痛的原因较多,病情复杂,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正虚,因此要将胸痛的病因和中医证侯进行结合,提高对胸痛的诊断率.

    作者:黄玉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究水质检验过程中控制误差的方法

    目的 探究水质检验过程中对误差的控制措施.方法 研究水质检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以水质检验的有效数字和分析结果研究数据误差.结果 综合具体问题并采取正确处理方法后,水质检验过程中的数据误差得到明显降低,水质检验的质量及准确性得以显著提高.结论 水质检验工作在水文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质检验的数据准确性决定了整个水质检验工作的质量,所以研究水质检验中误差的控制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荣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36例被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的超声检查,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两组的检查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94.44%,明显高出常规超声检查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好,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玲玲;陈铭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补中益气汤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部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补中益气汤干预,观察分析两组人员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疗效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补中益气汤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并且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冠心病临床应用补肾益心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冠心病应用补肾益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冠心病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心汤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和心绞痛发作次数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7.7%,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1.1%,治疗组明显比观察组高,组间差异明显有可对比性(P<0.05).结论 补肾益心汤对冠心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基本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姬长祥;王春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与分析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手段,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后早期监护及处置

    目的 总结分析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早期监护以及处理方法,进而为后期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接收的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的早期监护以及临床处理资料.结果 经过有效的早期监护及处置,所有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基本趋于稳定,各项指标较为平稳,符合手术治疗前期的相关要求,患者均获得痊愈.结论 对于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做好早期监护和临床处置,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各项生理指标,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质量.

    作者:于生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评价

    目的 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对高血压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联合应用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酯胶囊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连续12周服用药物,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81%.根据数据可知,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胆汤及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显著,且不会产生副作用,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应大力推广.

    作者:王春芳;姬长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当中,共有4例死亡,76例好转,有效率为95%.结论 对患者的治疗中运用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初探胃脘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 初探胃脘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胃脘痛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0例,满意9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9例,满意率为64.15%;观察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20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90.5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胃脘痛患者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复发几率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肖仁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贫血患者60例中进行抽样,设实验组为贫血患者60例,对照组为健康的成年人60例.用血液检验的方法检验两组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从而比较出贫血患者与健康成人的不同.结果 根据血液的检验结果得出,MCV、MCH、RDW-CV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正常人群,而RBC、RBC/MCV明显比正常健康人数值低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十分明显,在临床上对贫血患者的确诊可行性也高.并且还可以鉴别不同的贫血疾病类型.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及其防护的必要性和对策.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心脑血管科收治的80例行心血管介入术的患者,按照介入方法的不同,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术组(研究组)32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组(观察组)35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组(对照组)13例,临床比较三组患者辐射程度.结果 三组患者辐射整体程度较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不同,提高诊疗技术水平(透视实践和累积入射剂量),是减少辐射实践安全检测的根本措施.

    作者:郭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谈强化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提高防范处理医疗纠纷能力

    现阶段医务人员对法律意识的薄弱,医院应该组织对医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因为医疗事故产生后医疗纠纷的多发性,在医院病案管理上无力的措施,导致医疗纠纷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在高速增长的医疗纠纷事例中,医院,医生的违规操作,收取红包,用药回扣等操作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医疗护理中,对病患的人文关怀以及医软下的的亲和环境也是极为重要.同时病案室应该严格管理保证患者病例资料的完整齐全.

    作者:赵家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初级创伤救治,以下简要称之为PTC,通过对PTC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探讨PTC规范化的安全可靠性,在临床上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 以本中心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为例,患者共计140例,按年限法进行分组,分为A、B两组,A组为2015年10月以后未经PTC急救,应用基础院前急救的外伤患者,B组为2015年10月以后经PTC院前急救外伤患者,每组均为70例患者,将数据整理,总结经不同方法急救后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在院前行PTC急救后,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大大减低了死亡的发生概率,二者存在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从急救的专业水平(18.52±3.53)、应急能力(13.92±3.31)、处置措施(17.93±3.24)、服务态度(14.08±4.12)四个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P值小于0.05,组间对比有效.结论 PTC行院前急救,能够深化提升患者满意度;PTC在急救措施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预后治疗效果,可以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秦吉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