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目的 探讨疏血通、肌氨肽苷联合应用对老年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联合应用肌氨肽苷和疏血通)及对照组(应用肌氨肽苷),各50例;比较的治疗效果、血脂、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比较、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疏血通、肌氨肽苷对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意义较大.
作者:陈艳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中药熏眼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的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接受人工眼泪治疗,观察组增加中药熏眼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泪膜破裂的衰减、近视力、远视力、泪液分泌量等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眼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明显,并且能对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改善.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价值比较.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观察组组和对照组患者使用基础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组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23,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均具有治疗价值,但是阿托伐他汀的效果明显优于瑞舒伐他汀,安全性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近年来太极拳作为运动治疗手段之一,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认知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太极拳训练的治疗效果,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可行、高效的康复训练方法.
作者:裴子文;陈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智力的基础上增加损伤控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损伤控制是必要的、可行的,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在治疗后则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给予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偏瘫康复有着显著效果,可推广使用.
作者:段芳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西药的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常规西药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常规西药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怀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玉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川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使用胺碘酮对重度左心衰并房颤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左心衰合并房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入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房颤转复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ALT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9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胺碘酮是治疗重度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有效的一种药物,其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振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片与红花注射液联合丹参片治疗,疗程7天.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钟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人为因素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洗消人员分为甲组(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的洗消人员)、乙组(没有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的洗消人员),对两组洗消人员实验性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法进行生物学监测,标本数总计200份,对其生物学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00份标本中,一共检出22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1%,甲组阳性检出率为0%,显著低于乙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为因素会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过程中,使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后针对120例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120例患者中分别包括40例轻度、中度和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诊断的准确率依次为95.0%,97.5%,97.5%.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可见,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确诊价值,因此值得临床用于积极对患者进行判断和治疗.
作者:戴其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讨论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体质量6个月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各30例,分别单一使用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用药.对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3、6月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对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和瘦素进行测定.结果 三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使用阿立哌唑治疗以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和糖脂代谢与治疗前没有明显变化,利培酮治疗6个月以后,体质量以及瘦素增高,使用氯氮平治疗以后,瘦素和体质量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提质量以及糖脂代谢不良影响大,利培酮次之,阿立哌唑的不良影响小.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肾活检病理确诊为膜性肾病并且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孢霉素A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相关化验指标,观察时间为1年半.结果 23例患者中在治疗6个月时完全缓解率为91.3%,1例用药1年时减量过程中复发,治疗1年时完全缓解率91.3%.结论 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对于治疗膜性肾病效果较好,相对副作用发生机率低,常见为肾功能损害,予以减量后肾功能均可恢复正常,可相应减少激素副作用.
作者:冉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由于存在导致Ⅲ°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不主张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频发性室性早搏;更不主张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24 h有心率<60次/min的心律失常患者.而主张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
作者:白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非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据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非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和神经损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完成后,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FVIII、VWF的含量相对较低,PT、TT、APTT的含量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实验组S100β、NSE、GFAP、MBP、UCL-L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凝血因子的各项指标,延长凝血时间,减少神经损伤,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凤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分别用于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麻醉术中镇静,观察两者对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可否用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脏外科初次行非停跳冠脉搭桥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P组(丙泊酚组),各18例.术中麻醉维持D组: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3~0.7μg/k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P组: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100 m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两组患者观察指标:(1)分别于切皮前(T0)、切皮时(T1)、锯胸骨时(T2)、前降支(T3)、回旋支(T4)穿钢丝关胸(T5)为时间点,观察并记录各时点MAP、HR、RPP的变化.(2)观察记录患者在ICU的清醒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3)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的情况,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无明显差异,但P组低血压发生率稍高.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D组较P组平稳,更易调控.术后苏醒拔管丙泊酚组较早,但两组在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P组苏醒期躁动1例,D组无苏醒期躁动.结论 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心肌的兴奋性,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术中无知晓,可以取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
作者:蔡鹏举;谢国柱;刘新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电话随访对使用胰岛素患者糖尿病教育的可行性与效果分析并总结提高电话随访成功率的方法与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在我院入组的糖尿病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项目设定的随访关键周第1、2、4、8、12周予以电话随访,同时进行针对性的糖尿病教育,统计其项目结束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和效果分析以及电话随访方式对糖尿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结果 5次关键周随访期间未脱落患者共203例,全部完成5次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48例(占24%),FPG从11.19 mmol/L降至6.66 mmol/L;完成4次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38例(占19%),FPG从10.82 mmol/L降至6.70 mmol/L;完成3次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47例(占23%),FPG从11.07 mmol/L降至7.07 mmol/L;完成2次以下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70例(占34%),FPG从10.91 mmol/L降至7.67 mmol/L.结论电话随访作可促进胰岛素使用患者的依从性提升和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帮助患者安全使用胰岛素并学会自我管理血糖,促进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教育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的一种方式.
作者:戚以勤;冯琬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眼科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眼科老年手术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各52例.护理组患者采用舒适型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非常满意35例.满意13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92%.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7例.满意17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74%.结论 舒适型心理护理对眼科老年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贺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