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矫芳

关键词: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手术, 并发症,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 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选择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均较好,其中对照组有四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有效降低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64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842例,均采用CT诊断.结果 CT冠脉血管段显示率91.30%(11531/15×842),CT发现心肌桥173例,以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诊断冠脉起源异常的敏感性85.42%(41/48),特异度99.62%(791/794),符合率98.81%(832/842).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价值较高,可指导介入检查手术插管、心血管疾病的管理.

    作者:赵世元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伏立康唑治疗梅奇酵母菌败血症1例及文献复习

    酵母菌,特别是念珠菌感染,是重症病房常见院内条件性严重血流感染,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酵母菌感染数量增加,偶然可发生罕见的酵母菌感染[1].梅奇酵母菌可定植人体的某些部位,生长形态类似念珠菌,通常认为是非致病菌,我们发现一例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败血症,开始微生物室误认为铁红假丝酵母菌(Candida pulcherrima),对非白色念珠菌包括罕见酵母菌的准确诊断和治疗需要提高认识.

    作者:温隽珉;黄泽伟;卢月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目的 应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20例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明显高于对照组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效果明显,患者的凝血指标、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钟益民;李荣成;汪家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卒中在我国死因顺位明显前移,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是卒中常见类型[1].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简称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在一段时间内仍不断进展,直至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出现[2].加重的时间多在1~7天内,发病率多为26%~43%,文献报道高接近50%,低12%[3].

    作者:胡皓月;冯占辉;廖付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弹性对比指数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探究应用超声弹性对比指数对桥本式甲状腺炎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桥本式甲状腺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灰阶超声检查得出的结果 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超声弹性对比指数的数值.结果经过研究得出,两组患者的超声弹性对比指数数值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对比指数的数值可以将桥本式甲状腺炎的各种灰阶超声类型之间的差异性反映出来,诊断价值较高,可以进一步被推广应用至临床上对甲状腺炎进行诊断.

    作者:曹怀宇;张兰英;石红;王金岩;高莹;刘励昂;韩来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总结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对C反应蛋白水平(CRP)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56例)、加行辛伐他汀治疗的实验组(n=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的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组间CRP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配合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CRP水平,提高疗效,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张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措施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和体会

    目的 探讨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将近年来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两组在疼痛指数、镇痛剂使用率、舒适指数、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距显著(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镇痛剂使用率和并发症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崔海云;洪小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预防保健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预防保健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营养不良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预防保健治疗(对照组,55例)与中医预防保健治疗(观察组,55例)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2%,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营养不良患儿进行治疗时,可采用中医预防保健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程度,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彭国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浅议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10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其病因分析得出: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主要原因有:颅内占位、功能性消化不良、胆结石、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胆石梗阻,急性阑尾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引发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找出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是关键步骤.

    作者:唐春雨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中应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的差异.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有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有7例,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和76.6%.对比明显,观察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使用抗生素、下床与住院的时间,可看出观察组各项用时都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保守治疗而言,手术治疗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静汝;于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 研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究鉴别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3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理学、免疫组化观察,并进行随访工作.结果 所选患者中,经典型有10例,肌瘤型有7例,脂肪瘤样型有5例,上皮样型有8例.镜检结果为:肿瘤由不同比例的厚壁血管、平滑肌以及脂肪组织构成,平滑肌细胞为梭形结构,具有一定异型性,上皮样细胞具有丰富的细胞质并且具有嗜酸性,表现出神经节样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为:阳性有HMB45、Mart-1、Vimentin和SMA,血管阳性为CD34,阴性有p-CK、EMA,不同程度阳性为Desmin、S-100以及Ki-67.结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大多为良性肿瘤,但某些肿瘤体积过于庞大,导致上皮样细胞坏死、核异型性明显等问题,使得核增值活性上升,从而发展为恶性肿瘤,因此有必要进行长期随访工作.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32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重庆市肿瘤医院2008年~2013年收治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32例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32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52.3岁,均以无痛性乳腺肿物就诊.患者病理特征具有神经内分泌癌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突触素阳性6例,抗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6例,嗜铬素A阳性5例,雌激素受体阳性6例,孕激素受体阳性6例,CerbB-2阳性1例,p53阳性1例.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5.6个月),患者均无瘤生存,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32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低于国外报道,该病预后与其他乳腺癌类型无明显差异,均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有关.有关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及预后仍需大样本及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干预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产科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为产科患者提供优质的心理干预措施,可缓解其负面心理,以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马力亚穆·阿吉;布左拉·阿布都吾甫尔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运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运动能促进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平衡,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耿向东;姚红艳;张立镔;王绪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氯吡格雷抵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功能,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情况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CR组),CR组的判定标准为: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在10%或10%以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再次住院率.结果 92例患者中,33例出现CR,发生率为35.86%,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相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次住院率显著高于非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且其抵抗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作者:廖清池;李琪;宋学璟;刘美英;唐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实际检测值检影响研究和质控体会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不同时间对血小板实际检测值的影响和临床质控体会.方法 采集7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后,分别于采集后即时、1 h、2 h、4 h、8 h、12 h和24 h进行血小板检测,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检测值的差异性,总结质量控制体会.结果 血样采集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实际检测值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0~4 h组间的幅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8~24 h组间的幅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样采集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小板的实际检测值随之升高,尤其以采集4 h后为显;临床工作中应尽量在标本采集后4 h内进行检测,并做好室间质控工作,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程卫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药消脂方治疗高脂血症60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高脂血患者采用中药消脂方法 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通过分析和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治疗效果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比两组患者体重,治疗组体重的下降率要比对照组下降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降血脂状况可知,治疗组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药消脂方应用于高脂血症治疗之中,其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患者康复速度,使各项指标趋于平稳,在临床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尹钢;魏冬梅;杨博;于海洋;胡爽;陈禹含;陈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甲硝唑治疗牙周组织病疗效观察

    目的 关于牙周组织病,使用甲硝唑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罹患有牙周组织病的患者6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组后,分别应用常规的甲硝唑片、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牙周组织病,可以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

    作者:王迎;王爱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神经内科救护的老年痴呆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以及日常生活量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玉娟;崔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冠心通脉散至阳穴贴敷治疗胸痹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通脉散至阳穴贴敷治疗胸痹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n=99)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99)在此基础上给予冠心通脉散至阳穴贴敷,对比两组的胸痹症状疗效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痹症状临床有效率87.88%高于对照组7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有效率77.78%高于对照组5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通脉散至阳穴贴敷治疗胸痹疗效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心电图改变,值得推广.

    作者:吴斌;耿萍;戴海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