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张健

关键词:CRP水平, 辛伐他汀, 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
摘要:目的 总结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对C反应蛋白水平(CRP)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56例)、加行辛伐他汀治疗的实验组(n=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的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组间CRP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配合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CRP水平,提高疗效,具有推行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实验组进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结果 实验组无效6例,显效24例,有效20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治疗前,实验组TC为(6.54±0.61)mmol/L,TG为(2.68±0.24)mmol/L,HDL-C为(1.27±0.21)mmol/L,LDL-C为(4.18±0.36)m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C、HDL-C与LDL-C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舒张压为(82.3±5.78)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舒张压为(89.77±6.2)mmHg,实验组收缩压为(130.3±9.08)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收缩压为(147.80±9.7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中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邱治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5.37%;其中室性早搏40例,矩阵室速9例;且室性早搏、矩阵室速的发生率随着左心室内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BNP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LVEF低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使用胺碘酮患者和未用胺碘酮患者,使用胺碘酮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降低(P<0.05).结论 冠心病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且随着左心室内径增加而增加,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郭菁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 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选择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均较好,其中对照组有四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有效降低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矫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西医药剂联合中医治疗妇产科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目的 研究西医药剂联合中医治疗妇产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在我院2015年至2016年随机抽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06例,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3例,甲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乙组选用西医与中医结合治疗.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之后,乙组总有效率为96.22%明显高于甲组的75.47%,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方面认为,慢性盆腔炎是由于外邪侵入淤积胞中,以致冲任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利,经络受阻而导致腰酸腹痛及痛经等,经过本次研究得出,针对西医药剂联合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玉红;李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的应用

    目的 主要运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就诊患者进行分诊以及预后评估.方法 将急诊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MEWS评分系统和APACHEII评分系统进行评定,MEWS评分≥5分,立即运用APACHElI评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评分,对存活患者和病死患者的APACHElI评分和预测病死率进行观察对照.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死率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各个评分段的预测病死率对比,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APACHElI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救治率,为临床治疗患者以及与家属沟通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诸葛谦;刘翼;申晋;潘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总结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对C反应蛋白水平(CRP)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56例)、加行辛伐他汀治疗的实验组(n=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的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组间CRP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配合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CRP水平,提高疗效,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张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尼可地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心绞痛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中血流急剧下降或心肌耗氧的供需失衡,致使冠脉发生短暂局部供血障碍引起.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绞痛类型,因患者常伴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且冠状动脉多个分支血管均可出现复杂病变,因此可能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偏多,以及心绞痛的持续时间较长,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成为了现在临床治疗中的重点.一种治疗心绞痛新型药物尼克地尔,可明显激活相关的鸟苷酸环化酶,促使ATP-依赖性钾通道开放,使血管充分扩张.根据尼可地尔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旨在观察给予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王月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血压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其在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针对高血压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其在双向转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5月我卫生院与综合性医院采取双向转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建立临床路径并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就诊模式.对比两组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并双向转诊制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就诊满意率显著上升,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同时脑梗死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临床路径建立并实施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高血压控制效果更佳,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叶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1.2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程莫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实际检测值检影响研究和质控体会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不同时间对血小板实际检测值的影响和临床质控体会.方法 采集7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后,分别于采集后即时、1 h、2 h、4 h、8 h、12 h和24 h进行血小板检测,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检测值的差异性,总结质量控制体会.结果 血样采集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实际检测值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0~4 h组间的幅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8~24 h组间的幅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样采集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小板的实际检测值随之升高,尤其以采集4 h后为显;临床工作中应尽量在标本采集后4 h内进行检测,并做好室间质控工作,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程卫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蒙医辨证治疗的疗效与可行性

    目的 探析蒙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慢性胆囊炎患者5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25例,利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西药基础上采用蒙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68%;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02±0.57)分,对照组(6.55±1.01)分.结论 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蒙医辨证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郭哈森高娃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及超声检查.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实施超声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皆有甲状腺结节.良性表现为边界不清、高血供、低回声、微钙化、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恶性表现为边界清、低血供、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形态规则、纵横比≤1,经对比发现,良性甲状腺结节与恶性甲状腺结节在各项超声特征中有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常规二维联合CPD检查的灵敏性为83.3%,特异性为71.4%,准确性为78.1%.结论 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及鉴别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胺碘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9月~2017年05月我院急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及胺碘酮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心房颤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胺碘酮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86.67%,普罗帕酮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P<0.05).治疗期间胺碘酮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聂炳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卫生院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规则,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骨密度.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骨密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有效稳定、增加患者骨密度,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魏广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构建

    目的 对比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的不同点.方法 选取检验科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常规血液检查的患者200例,按取血样本不同,随机分为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每组100例.对比两组检验指标差异.结果 对比两组检验指标,HCT、MCH含量对比不具有可比性,静脉血组的RBC、Hb、PLT及MCHC含量高于末梢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组的WBC、MCV含量低于末梢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常规血液检测取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检测指标有一定差异,其中静脉血血样的检测指标更明显,更值得检验科临床应用.

    作者:胡金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心电图变化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心电图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按照平行对照的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指标、治疗指标、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F-V1≤-0.04 mm·s异常的发生人数11例(32.35%),缺血性T波异常的发生人数为15例(44.12%),ST段异常的发生人数9例(26.47%)房室传导阻滞异常的发生人数为8例(23.53%),对照组的34例患者治疗后PTF-V1≤-0.04 mm·s异常的发生人数19例(55.88%),缺血性T波异常的发生人数为20例(58.82%),ST段异常的发生人数14例(41.18%)房室传导阻滞异常的发生人数为11例(32.3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心电图.

    作者:金锡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养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当代学生多数都系统的学习过中华传统文化,对有关道家儒家和佛家等思想有所认识和了解,而中医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在促进人的健康养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加上以道儒为核心的传统主流思想对养生学说方面有着多种理论,故而研究中医文化也就是学习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掌握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创新,基于此,本文从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理论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各个主要学派关于养生方面的理论学说,为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健康养生之道做出理论贡献.

    作者:刘奕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甲硝唑治疗牙周组织病疗效观察

    目的 关于牙周组织病,使用甲硝唑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罹患有牙周组织病的患者6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组后,分别应用常规的甲硝唑片、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牙周组织病,可以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

    作者:王迎;王爱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产业的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高.临床医学的检验标本是以临床诊断为基础标准,通过合理的质量管理分析,不断提升采集的整体过程,确保临床医学检验标本符合实际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需求,确保实际过程的合理性,对相关问题给予有效的纠正和解决.本文将针对医学检验标本实际的采集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判断实际医学检验过程中,标本采集的重点和要点,分析判断实际各类注意事项,对采集过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对医学检验标本采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作者:李晓伟;杜雁雁;袁双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为常见的糖尿病急诊.酮症酸中毒的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1].本文就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分析,提醒临床医生应重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腹痛,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温军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