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温军祥

关键词:腹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病历分析
摘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为常见的糖尿病急诊.酮症酸中毒的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1].本文就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分析,提醒临床医生应重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腹痛,避免漏诊、误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在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抢救过程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过去一段时间在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衰竭救治;治疗组在常规救治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总有效率、救治期间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期间仅有1例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抢救过程中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心衰症状,提高救治成功率,使患者的转归更加理想.

    作者:王景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效果与体会研究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精神病患者180例,随机分基础组与舒适组进行对比.其中,基础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手段,舒适组患者给予舒适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舒适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基础组83.9%.该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组干预措施有助精神病患者增强自信心,提高安全性,且其对该护理措施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王英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目的 应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20例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明显高于对照组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效果明显,患者的凝血指标、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钟益民;李荣成;汪家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86例为对象,其中43例给予常规护理,另外43例采用循证护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其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护理满意度95.3%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岳云霞;刘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采用异舒吉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采用异舒吉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本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50例,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为25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以及常规治疗+异舒吉(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舒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衡明强;昌思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甲硝唑治疗牙周组织病疗效观察

    目的 关于牙周组织病,使用甲硝唑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罹患有牙周组织病的患者6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组后,分别应用常规的甲硝唑片、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牙周组织病,可以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

    作者:王迎;王爱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并发DIC患者的护理

    碘海醇属于非离子型造影剂,当前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良好的溶于水且黏度较低,具有更良好的耐受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大幅遏制不良反应的出现,为顺利完成造影检查提供了保障,但从临床的应用经验来看,在使用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变态反应,只是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比例都相对较低.应用碘造影剂后1小时内发生的过敏反应为速发型过敏反应.据碘造影剂速发型过敏反应原则,对于发生中重度的反应患者要分秒必争的进行抢救,以免发生悲剧.DIC又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和临床出血综合症.血液先处于高凝状态,使多部位的血管发生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或血小板血栓,病情往往迅速恶化,预后多不良.报告1例行CT增强的患者碘海醇过敏致DIC患者的护理过程.护理重点包括:做好速发型过敏反应、DIC的护理,进行预见性的病情观察,给予心理护理、出血点的护理;针对DIC的护理在整个过程中的及时、到位,并制定得当的护理对策配合临床救治.针对此例病例对需造影患者预防措施的建议.该患者经治疗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评价综合护理运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预期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12例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胫腓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通过综合护理显著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阿依先木依米提;奴尔沙汉吾司曼;阿斯古丽阿不都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妈富隆治疗的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对照组患者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给观察组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取得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7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用药时间和止血时间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采取妈富隆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相关症状,降低止血时间和用药时间,尽快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安成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血压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其在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针对高血压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其在双向转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5月我卫生院与综合性医院采取双向转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建立临床路径并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就诊模式.对比两组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并双向转诊制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就诊满意率显著上升,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同时脑梗死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临床路径建立并实施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高血压控制效果更佳,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叶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氯吡格雷抵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功能,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情况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CR组),CR组的判定标准为: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在10%或10%以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再次住院率.结果 92例患者中,33例出现CR,发生率为35.86%,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相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次住院率显著高于非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且其抵抗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作者:廖清池;李琪;宋学璟;刘美英;唐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地黄饮子加减治疗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辅以地黄饮子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中医症候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水平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海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64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842例,均采用CT诊断.结果 CT冠脉血管段显示率91.30%(11531/15×842),CT发现心肌桥173例,以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诊断冠脉起源异常的敏感性85.42%(41/48),特异度99.62%(791/794),符合率98.81%(832/842).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价值较高,可指导介入检查手术插管、心血管疾病的管理.

    作者:赵世元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在血糖检测中的价值研究和质控体会

    目的 探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POCT)在血糖临床检验中应用价值和质量控制的体会.方法 各选择糖尿病患者75例和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采用便携式血糖仪现场快速检测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即时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观察和比较两组检测结果 ,探讨临床应用价值和治疗控制措施.结果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中,血糖仪组和生化分析仪组的一次性操作成功率、以及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实际检测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携式血糖仪检测末梢血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完全可以胜任临床检验的需要,能够为临床诊疗护理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琴;吴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构建

    目的 对比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的不同点.方法 选取检验科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常规血液检查的患者200例,按取血样本不同,随机分为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每组100例.对比两组检验指标差异.结果 对比两组检验指标,HCT、MCH含量对比不具有可比性,静脉血组的RBC、Hb、PLT及MCHC含量高于末梢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组的WBC、MCV含量低于末梢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常规血液检测取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检测指标有一定差异,其中静脉血血样的检测指标更明显,更值得检验科临床应用.

    作者:胡金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蒙医辨证治疗的疗效与可行性

    目的 探析蒙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慢性胆囊炎患者5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25例,利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西药基础上采用蒙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68%;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02±0.57)分,对照组(6.55±1.01)分.结论 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蒙医辨证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郭哈森高娃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患沟通方法应用在门诊注射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并分析护患沟通方法 在门诊注射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4月我院门诊注射室接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入院顺序分为A、B组,每组40例,给予A组常规护理,给予B组护患沟通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是否有所改变.结果 B组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A组80.0%,B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5.0%也明显低于A组2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大力应用.

    作者:周凤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产业的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高.临床医学的检验标本是以临床诊断为基础标准,通过合理的质量管理分析,不断提升采集的整体过程,确保临床医学检验标本符合实际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需求,确保实际过程的合理性,对相关问题给予有效的纠正和解决.本文将针对医学检验标本实际的采集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判断实际医学检验过程中,标本采集的重点和要点,分析判断实际各类注意事项,对采集过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对医学检验标本采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作者:李晓伟;杜雁雁;袁双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内科照护者手卫生知晓情况及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心内科照护者手卫生知晓情况及依从性现状,探讨合理有效的手卫生干预方法 ,为进一步推进手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3月在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照护者92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照护者的手卫生知晓情况及依从性现状.结果 92名照护者中,71名(77.1%)照护者对手卫生相关知识较模糊,其中女性33名(46.5%),男性38名(53.5%);初中及以下学历54名(76.1%),高中学历12名(16.9%),大专及以上学历5名(7.0%);年龄在20~40岁之间占15名(21.1%),41~60岁之间占26名(36.6%),61~75岁之间占30名(42.3%).33名(35.9%)照护者接触患者前或后会洗手,其中男性13名(39.4%),女性20名(60.6%);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名(15.1%),高中学历16名(48.5%),大专及以上12名(36.4%).年龄20~40岁13名(39.4%),41~60岁12名(36.5%),61~75岁8名(24.2%).结论 心内科照护者手卫生知晓率低,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院感意识普遍薄弱,其中男性照护者手卫生知晓情况及依从性低于女性;年龄越大手卫生知晓情况及依从性越差;文化程度越低手卫生知晓情况及依从性越差.因此,为普及手卫生相关知识,提高心内科照护者们在接触患者过程中手卫生的依从性,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周红君;王丹;杨玉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雎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