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耿萍;戴海安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当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则也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内科疾病不仅能提升治疗的效果,同时也能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对于提升临床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金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产科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为产科患者提供优质的心理干预措施,可缓解其负面心理,以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马力亚穆·阿吉;布左拉·阿布都吾甫尔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关于万古霉素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用药调查研究.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采取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中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患者的药物治疗、用药以及病原检查等,分析万古霉素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1)患者经验治疗比例是58.5%,高于按临床指征用药的4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用药时间是(9.0±5.5)天,且在有适应症患者中肺炎感染比例高于其他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微生物检验、药敏试验的送检率是88.5%、药物治疗监测比例是28.5%.(3)患者万古霉素单药使用比例是26.0%,低于联合应用的74.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治愈率是35.0%、有效率是38.5%、进步率是20.0%、无效率是5.0%、无法判断治疗情况1.5%,治愈率、显效率以及进步率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无效率、无法判断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万古霉素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是大多以经验用药,且治疗药物的监测还有待规范,在实际用药中建议药师注意规范万古霉素的治疗药物监测,以全面提升老年患者万古霉素合理应用率.
作者:邹爱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100例进行护理,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9.6±0.3)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风湿免疫性疾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海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老年胆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胆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实验组没有患者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1.36%.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胆结石患者实施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永兵;谷建光;李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综合康复结合药物治疗对高血压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结合药物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论 观察组的综合康复结合药物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的综合康复结合药物治疗能更好的治疗高血压患者.
作者:王国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胺碘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9月~2017年05月我院急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及胺碘酮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心房颤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胺碘酮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86.67%,普罗帕酮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P<0.05).治疗期间胺碘酮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聂炳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酵母菌,特别是念珠菌感染,是重症病房常见院内条件性严重血流感染,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酵母菌感染数量增加,偶然可发生罕见的酵母菌感染[1].梅奇酵母菌可定植人体的某些部位,生长形态类似念珠菌,通常认为是非致病菌,我们发现一例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败血症,开始微生物室误认为铁红假丝酵母菌(Candida pulcherrima),对非白色念珠菌包括罕见酵母菌的准确诊断和治疗需要提高认识.
作者:温隽珉;黄泽伟;卢月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用雷公藤多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严格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雷公藤多苷+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盐酸贝那普利(对照组)治疗效果,患者各机体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选择雷公藤多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各机体指标水平,促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不同时间对血小板实际检测值的影响和临床质控体会.方法 采集7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后,分别于采集后即时、1 h、2 h、4 h、8 h、12 h和24 h进行血小板检测,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检测值的差异性,总结质量控制体会.结果 血样采集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实际检测值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0~4 h组间的幅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8~24 h组间的幅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样采集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小板的实际检测值随之升高,尤其以采集4 h后为显;临床工作中应尽量在标本采集后4 h内进行检测,并做好室间质控工作,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程卫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慢性睑缘炎性干眼的效果.方法 特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慢性睑缘炎性干眼患者60例,按照双盲法分成观察组30例(60眼)和对照组30例(60眼),对照组给予红霉素眼膏治疗,观察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相比较对照组的83.3%,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应用于慢性睑缘炎性干眼患者懂得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袁鹏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10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其病因分析得出: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主要原因有:颅内占位、功能性消化不良、胆结石、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胆石梗阻,急性阑尾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引发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找出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是关键步骤.
作者:唐春雨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泰州市中医院、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及兴化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及静滴醒脑静针剂.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以治疗组下降为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陈顺中;全亚萍;杨泉;蔡国栋;常华军;吴年宝;王念;谢桂香;顾杨;王紫英;刘萍;高森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与体质量指数、腰围、血脂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患86例,通过对病患运用中医来判定其体质类型后,将其分为两组,即A(痰湿体质)组与B组(平和体质),各43例,对于两组病患的体质量、身高以及腰围来计算其基本的体质量指数,对病患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加以测定.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的体质量指数分布情况,A组体质量指数低于24的有5例,而B组有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湿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血压病患的血脂变化、腰围以及体质量指数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为此,在为此类病患展开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偏颇体质的调理.
作者:张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运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运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许孝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 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选择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均较好,其中对照组有四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有效降低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矫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普通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普通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20例)与七氟烷麻醉(对照组,20例)患者的智力状态评分差异.结果 在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了相应的麻醉方式后,对比起手术治疗前后的智力状态评分情况,观察组术后1、3、6 h明显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3、6、24 h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72h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同时对照组在术后1、3、6、24h均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72 h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老年普通胸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短时间的认识功能下降情况,其中应用丙泊酚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较快.
作者:朱海峰;商旭颖;段霞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评估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采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LVEDD(45.00±1.04)mm、LVEDS(34.96±0.66)mm、LVEF(54.15±2.73)mm、治疗有效率10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马瑞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关于牙周组织病,使用甲硝唑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罹患有牙周组织病的患者6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组后,分别应用常规的甲硝唑片、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牙周组织病,可以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
作者:王迎;王爱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锥孔引流与常规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实验组采用微创锥孔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残余液量等结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为73.3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锥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比常规钻孔引流术有着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唐路;丁永宏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