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峰;商旭颖;段霞光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社区综合干预的临床意义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按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接受相关检查及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其基础上接受社区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冠心病血脂、血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1年后干预组血脂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压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2年内心脑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脂、血压水平,效果确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于连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产业的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高.临床医学的检验标本是以临床诊断为基础标准,通过合理的质量管理分析,不断提升采集的整体过程,确保临床医学检验标本符合实际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需求,确保实际过程的合理性,对相关问题给予有效的纠正和解决.本文将针对医学检验标本实际的采集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判断实际医学检验过程中,标本采集的重点和要点,分析判断实际各类注意事项,对采集过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对医学检验标本采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作者:李晓伟;杜雁雁;袁双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后抑郁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76例,在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77例,在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产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刘兰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在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抢救过程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过去一段时间在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衰竭救治;治疗组在常规救治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总有效率、救治期间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期间仅有1例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抢救过程中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心衰症状,提高救治成功率,使患者的转归更加理想.
作者:王景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分为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水平及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宋婧;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锥孔引流与常规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实验组采用微创锥孔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残余液量等结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为73.3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锥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比常规钻孔引流术有着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唐路;丁永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5.37%;其中室性早搏40例,矩阵室速9例;且室性早搏、矩阵室速的发生率随着左心室内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BNP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LVEF低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使用胺碘酮患者和未用胺碘酮患者,使用胺碘酮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降低(P<0.05).结论 冠心病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且随着左心室内径增加而增加,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郭菁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心内科住院的患者276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患纠纷及护理事故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内科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事故、护患纠纷、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万宝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老年胆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胆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实验组没有患者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1.36%.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胆结石患者实施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永兵;谷建光;李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片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西宁地区急性期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T)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西宁地区急性期脑梗死VCI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研究组应用多奈哌齐片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片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西宁地区急性期脑梗死VCT疗效满意,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宁;郑勤;祁钰;刘莲花;逯蕊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柴附夏连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按照是否给予柴附夏连煎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奥美拉唑、碳酸铝镁片等常规西药,观察组给予柴附夏连煎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症状积分及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给予柴附夏连煎治疗可有效缓解个体症状,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高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骨髓水肿治疗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膝骨功能障碍评分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膝骨功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膝骨功能障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骨髓水肿治疗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质量,降低患者疼痛评分、膝骨功能障碍评分.
作者:宋庆军;冉忠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功能,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情况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CR组),CR组的判定标准为: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在10%或10%以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再次住院率.结果 92例患者中,33例出现CR,发生率为35.86%,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相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次住院率显著高于非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且其抵抗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作者:廖清池;李琪;宋学璟;刘美英;唐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运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运动能促进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平衡,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耿向东;姚红艳;张立镔;王绪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10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其病因分析得出: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主要原因有:颅内占位、功能性消化不良、胆结石、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胆石梗阻,急性阑尾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引发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找出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是关键步骤.
作者:唐春雨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伴重度冠状狭窄病变的介入与保守治疗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估.方法 在本院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并将他们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治疗组在常规药物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而对照组则使用保守治疗法.根据两组的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良好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2%.由此可见,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治疗优势更明显.结论 临床上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着的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效果都很不错,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斯日古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超声诊断的结果 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在恶性淋巴结、血供情况、声晕、回声情况、形态以及数量的诊断中,良性结节的诊断率要明显高于恶性结节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患者结节类型,其诊断价值较高,在临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姚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不同时间对血小板实际检测值的影响和临床质控体会.方法 采集7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后,分别于采集后即时、1 h、2 h、4 h、8 h、12 h和24 h进行血小板检测,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检测值的差异性,总结质量控制体会.结果 血样采集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实际检测值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0~4 h组间的幅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8~24 h组间的幅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样采集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小板的实际检测值随之升高,尤其以采集4 h后为显;临床工作中应尽量在标本采集后4 h内进行检测,并做好室间质控工作,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程卫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针对高血压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其在双向转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5月我卫生院与综合性医院采取双向转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建立临床路径并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就诊模式.对比两组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并双向转诊制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就诊满意率显著上升,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同时脑梗死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临床路径建立并实施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高血压控制效果更佳,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叶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急诊急救能力是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每位医生能力的提高都必须要经过急诊工作的考验,与此同时,医院的急诊急救能力还关乎患者的生命,可见提高医院急诊急救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医院的急诊急救效率还有待提高,急诊医疗体系仍有完善的空间.本文首先指出了加强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加强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的有效对策.
作者:李艳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