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军;冉忠江
目的 探究单独穿孔修补手术比较胃部大部分切除手术运用到给胃、十二指肠溃疡型穿孔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 抽取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型穿孔患者80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予以单独穿孔修补手术,对照组40例予以胃部大部分切除手术,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手术成效等.结果 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手术成效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 单独穿孔修补手术比较胃部大部分切除手术运用到给胃、十二指肠溃疡型穿孔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更加优良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刘岩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在重症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重症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因为患者的个人意愿或其它因素没有开展院前急救,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干预之前,两组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在重症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化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水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重庆市肿瘤医院2008年~2013年收治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32例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32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52.3岁,均以无痛性乳腺肿物就诊.患者病理特征具有神经内分泌癌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突触素阳性6例,抗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6例,嗜铬素A阳性5例,雌激素受体阳性6例,孕激素受体阳性6例,CerbB-2阳性1例,p53阳性1例.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5.6个月),患者均无瘤生存,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32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低于国外报道,该病预后与其他乳腺癌类型无明显差异,均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有关.有关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及预后仍需大样本及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产业的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高.临床医学的检验标本是以临床诊断为基础标准,通过合理的质量管理分析,不断提升采集的整体过程,确保临床医学检验标本符合实际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需求,确保实际过程的合理性,对相关问题给予有效的纠正和解决.本文将针对医学检验标本实际的采集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判断实际医学检验过程中,标本采集的重点和要点,分析判断实际各类注意事项,对采集过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对医学检验标本采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作者:李晓伟;杜雁雁;袁双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就包括支气管哮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本质属于呼吸系统的慢性炎性反应,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进入呼吸道后便会激活炎症反应,引发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近些年来支气管哮喘已然成为儿童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1].目前治疗儿童哮喘的主要方式是雾化吸入,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令药物顺着呼吸道直接达到病灶所在,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少的特点,同时还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改善肺通气的效果.为了探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哮喘方面是否具有优势以及作用效果如何,本研究选取了于2016年12月~2017年4月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76例,在系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琦;李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急诊科、心内科就诊的AMI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早期超声心动图联合Grace评分,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运用统计学相关指标来分析研究结果,从而验证其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韩斌;惠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分为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水平及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宋婧;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方法 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9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45例患者中有29例表示满意,14例表示一般,2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45例患者中有19例表示满意,21例表示一般,5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88.8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中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古丽米热·买买提明;阿孜姑·土鲁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骨髓水肿治疗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膝骨功能障碍评分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膝骨功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膝骨功能障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骨髓水肿治疗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质量,降低患者疼痛评分、膝骨功能障碍评分.
作者:宋庆军;冉忠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片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西宁地区急性期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T)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西宁地区急性期脑梗死VCI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研究组应用多奈哌齐片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片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西宁地区急性期脑梗死VCT疗效满意,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宁;郑勤;祁钰;刘莲花;逯蕊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患者多伴有气道重塑以及气道上皮破损的症状.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哮喘、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咳嗽等,通过听诊观察,患者肺部会有细湿啰音,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针对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症状,一般传统的治疗方案为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平喘和修复气道病变,但是糖皮质激素对患者的身体刺激性较大,经常会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的安全性有待商榷.为了进一步改善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本卫生所学习先进治疗经验,采取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作者:张广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心内科住院的患者276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患纠纷及护理事故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内科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事故、护患纠纷、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万宝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神经内科救护的老年痴呆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以及日常生活量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玉娟;崔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随着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对医疗的条件要求也越高,尤其是对医院的药学管理的水平也日益提高.对基层医院的管理工作来说,药学管理是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就当前基层医院的药学管理进行分析,并对医院的药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仅供参考.
作者:赵若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POCT)在血糖临床检验中应用价值和质量控制的体会.方法 各选择糖尿病患者75例和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采用便携式血糖仪现场快速检测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即时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观察和比较两组检测结果 ,探讨临床应用价值和治疗控制措施.结果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中,血糖仪组和生化分析仪组的一次性操作成功率、以及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实际检测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携式血糖仪检测末梢血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完全可以胜任临床检验的需要,能够为临床诊疗护理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琴;吴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功能,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情况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CR组),CR组的判定标准为: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在10%或10%以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再次住院率.结果 92例患者中,33例出现CR,发生率为35.86%,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相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次住院率显著高于非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且其抵抗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作者:廖清池;李琪;宋学璟;刘美英;唐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4.07~2017.05接收的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57例进行临床治疗,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进行显微外科夹闭治疗,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王宏涛;丁玲;李成日;梁帮永;李振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酵母菌,特别是念珠菌感染,是重症病房常见院内条件性严重血流感染,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酵母菌感染数量增加,偶然可发生罕见的酵母菌感染[1].梅奇酵母菌可定植人体的某些部位,生长形态类似念珠菌,通常认为是非致病菌,我们发现一例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败血症,开始微生物室误认为铁红假丝酵母菌(Candida pulcherrima),对非白色念珠菌包括罕见酵母菌的准确诊断和治疗需要提高认识.
作者:温隽珉;黄泽伟;卢月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以及黏膜充血水肿,发病率较高,属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需要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性提升.基于此,本文对蒙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概况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苏和巴特尔;那仁格日乐;白吉日木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 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选择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均较好,其中对照组有四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有效降低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矫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