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生
目的 分析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妈富隆治疗的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对照组患者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给观察组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取得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7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用药时间和止血时间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采取妈富隆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相关症状,降低止血时间和用药时间,尽快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安成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伴重度冠状狭窄病变的介入与保守治疗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估.方法 在本院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并将他们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治疗组在常规药物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而对照组则使用保守治疗法.根据两组的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良好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2%.由此可见,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治疗优势更明显.结论 临床上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着的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效果都很不错,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斯日古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5.37%;其中室性早搏40例,矩阵室速9例;且室性早搏、矩阵室速的发生率随着左心室内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BNP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LVEF低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使用胺碘酮患者和未用胺碘酮患者,使用胺碘酮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降低(P<0.05).结论 冠心病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且随着左心室内径增加而增加,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郭菁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后抑郁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76例,在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77例,在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产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刘兰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片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西宁地区急性期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T)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西宁地区急性期脑梗死VCI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研究组应用多奈哌齐片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片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西宁地区急性期脑梗死VCT疗效满意,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宁;郑勤;祁钰;刘莲花;逯蕊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的不同点.方法 选取检验科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常规血液检查的患者200例,按取血样本不同,随机分为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每组100例.对比两组检验指标差异.结果 对比两组检验指标,HCT、MCH含量对比不具有可比性,静脉血组的RBC、Hb、PLT及MCHC含量高于末梢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组的WBC、MCV含量低于末梢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常规血液检测取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检测指标有一定差异,其中静脉血血样的检测指标更明显,更值得检验科临床应用.
作者:胡金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究鉴别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3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理学、免疫组化观察,并进行随访工作.结果 所选患者中,经典型有10例,肌瘤型有7例,脂肪瘤样型有5例,上皮样型有8例.镜检结果为:肿瘤由不同比例的厚壁血管、平滑肌以及脂肪组织构成,平滑肌细胞为梭形结构,具有一定异型性,上皮样细胞具有丰富的细胞质并且具有嗜酸性,表现出神经节样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为:阳性有HMB45、Mart-1、Vimentin和SMA,血管阳性为CD34,阴性有p-CK、EMA,不同程度阳性为Desmin、S-100以及Ki-67.结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大多为良性肿瘤,但某些肿瘤体积过于庞大,导致上皮样细胞坏死、核异型性明显等问题,使得核增值活性上升,从而发展为恶性肿瘤,因此有必要进行长期随访工作.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雎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医患关系现状及两者间的相关联性,探讨基于医护人员压力源的医患矛盾解决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及访谈的方法,对四川省内成都市、南充市、泸州市、西昌市、自贡市的各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合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量表对SPSS 19.0录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工作时间长,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四川省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各级医院内医疗纠纷频发,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护人员压力与医患矛盾间密切相关,减轻医护人员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结论 工作压力是影响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可通过优化医疗制度、改善医疗环境缓解医患矛盾.
作者:何静;饶嘉璐;高雪莲;聂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主要运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就诊患者进行分诊以及预后评估.方法 将急诊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MEWS评分系统和APACHEII评分系统进行评定,MEWS评分≥5分,立即运用APACHElI评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评分,对存活患者和病死患者的APACHElI评分和预测病死率进行观察对照.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死率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各个评分段的预测病死率对比,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APACHElI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救治率,为临床治疗患者以及与家属沟通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诸葛谦;刘翼;申晋;潘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应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20例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明显高于对照组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效果明显,患者的凝血指标、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钟益民;李荣成;汪家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10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其病因分析得出: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主要原因有:颅内占位、功能性消化不良、胆结石、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胆石梗阻,急性阑尾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引发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找出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是关键步骤.
作者:唐春雨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将近年来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两组在疼痛指数、镇痛剂使用率、舒适指数、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距显著(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镇痛剂使用率和并发症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崔海云;洪小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与体质量指数、腰围、血脂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患86例,通过对病患运用中医来判定其体质类型后,将其分为两组,即A(痰湿体质)组与B组(平和体质),各43例,对于两组病患的体质量、身高以及腰围来计算其基本的体质量指数,对病患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加以测定.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的体质量指数分布情况,A组体质量指数低于24的有5例,而B组有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湿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血压病患的血脂变化、腰围以及体质量指数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为此,在为此类病患展开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偏颇体质的调理.
作者:张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方法 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9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45例患者中有29例表示满意,14例表示一般,2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45例患者中有19例表示满意,21例表示一般,5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88.8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中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古丽米热·买买提明;阿孜姑·土鲁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及超声检查.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实施超声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皆有甲状腺结节.良性表现为边界不清、高血供、低回声、微钙化、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恶性表现为边界清、低血供、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形态规则、纵横比≤1,经对比发现,良性甲状腺结节与恶性甲状腺结节在各项超声特征中有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常规二维联合CPD检查的灵敏性为83.3%,特异性为71.4%,准确性为78.1%.结论 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及鉴别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运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运动能促进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平衡,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耿向东;姚红艳;张立镔;王绪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患者多伴有气道重塑以及气道上皮破损的症状.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哮喘、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咳嗽等,通过听诊观察,患者肺部会有细湿啰音,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针对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症状,一般传统的治疗方案为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平喘和修复气道病变,但是糖皮质激素对患者的身体刺激性较大,经常会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的安全性有待商榷.为了进一步改善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本卫生所学习先进治疗经验,采取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作者:张广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系统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口干2例、恶心1例),对照组为40.00%(口干4例、恶心6例、心悸3例、失眠2例、手指震颤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过程,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有助于极大的增强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胺碘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9月~2017年05月我院急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及胺碘酮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心房颤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胺碘酮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86.67%,普罗帕酮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P<0.05).治疗期间胺碘酮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聂炳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