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游晨晨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室,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ICU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 系统分析2016年下半年我院ICU重症监护室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总结ICU重症监护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风险防范对策.结果 实施风险防范对策后,2017年上半年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例数降至20例,较2016年下半年下降45.9%.结论 通过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因素的针对性分析,在制定实施相应的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防范对策后,护理质量有效提升,护患纠纷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有必要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处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方法 选择自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实验组病患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实验组与参考组病患糖尿病、血糖控制状况进行监管;对病患对于护理服务的好感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病患经过健康教育前的空腹血糖差、一般、良好比例分别是64%、26%、10%,教育后的比例为6%、28%、66%;参考组病患经过健康教育前的空腹血糖差、一般、良好比例分别是68%、22%、10%,健康教育后比例为30%、28%、32%,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比于参考组明显提高,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就糖尿病治疗管理方面,实施全程教育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来说更具有显著疗效,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丽;王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患者短期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结合我院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运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朱利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高血压病房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相关资料的住院高血压患者120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患者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患者两组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管靶器官损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心脏及肾脏靶器官损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主要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在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中主要表现为血管靶器官损害.

    作者:刘子安;宫海滨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儿童哮喘和膳食摄入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研究膳食种类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五年间小儿哮喘患者,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调查问卷共发出482份,收回有效问卷468份,回收率达97%.结论 儿童哮喘与膳食种类有较大相关性.

    作者:陈立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醋延胡索溶液对离体灌流蛙心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醋延胡索溶液对离体灌流蛙心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取40只蟾蜍制备离体灌流蛙心,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的醋延胡索提液(15、20,30 mg/ml).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各组给药前和给药后离体蛙心收缩力和心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醋延胡索低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有明显的降低(P<0.05),中、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相比,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灌注低浓度15 mg/mL的醋延胡索溶液对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影响较大,而分别灌注中20 mg/mL、高浓度30 mg/mL的醋延胡索溶液时离体蟾蜍心脏心率明显减慢,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说明醋延胡索溶液对离体蟾蜍心脏具有负性心肌作用.

    作者:邓彪;刘代荣;杜小东;黄书丹;刘露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表现特点

    目的 探究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表现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桥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为研究组,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0例无心肌桥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组间CTA表现特征.结果 组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单纯硬斑、单纯软斑、混合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年龄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年龄偏轻,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及斑块性质、分布状况与无心肌桥冠心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作者:谭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心动图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其超声心动图的特点.方法 从本院中提取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的内科老年患者92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诊断,然后对其心脏的瓣膜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其中检测出来7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其数量占所有内科老年患者的25%.且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发病率是随患者的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中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早的检查出中老年人群中的相关患者,可以直接观察心脏瓣膜的厚度、回声强度和活动度,是为敏感性较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朱成芳;杨苹;李庆苏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一例严重心衰伴顽固性水肿的治疗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时按照急性心衰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合并严重水肿的患者利尿合剂比单纯应用利尿剂更快速有效,出入量差值可相对较大.中药对治疗的帮助需要以准确辨证遣方用药为前提.良好的医患沟通也是临床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部分.

    作者:鲁晓玲;孙勤国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 分析探讨ICU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 系统分析2016年下半年我院ICU重症监护室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总结ICU重症监护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风险防范对策.结果 实施风险防范对策后,2017年上半年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例数降至20例,较2016年下半年下降45.9%.结论 通过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因素的针对性分析,在制定实施相应的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防范对策后,护理质量有效提升,护患纠纷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有必要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作者:游晨晨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心力衰竭患者个体化链式有氧康复处方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患者的个体化链式有氧康复处方.方法 对心力衰竭患者70例康复前综合评定.结果 心衰患者个体化链式有氧康复处方可以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衰.结论 根据FITT原则制定处方.对照有氧处方前后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和心功能.

    作者:荣山伟;崔岩;冷敏;徐虹;周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略谈注射停留时间及拔针方法对胰岛素笔针头溢液的影响

    目的 分析注射停留时间、拔针方法对胰岛素笔针头溢液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胰岛素注射剂量≤10 U、11~20 U、>20 U,并取快速拔针法(A)与慢提取分次拔针法(B),对不同注射停留时间下溢液情况观察.结果 注射停留时间9 s、13 s、17 s时不同注射剂量溢液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注射停留时间、不同注射剂量,两种方法应用下溢液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拔针方法注射停留时间佳为9 s、13 s、17 s,慢提取分次拔针注射停留时间佳控制为8 s、12 s、16 s.不同注射剂量,两种拔针方法应用下慢提取分次拔针溢液次数少于快速拔针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笔针头在不同拔针方法、注射停留时间下溢液情况有一定差异,临床操作中需引起注意,把握佳注射用量、拔针方法与注射停留时间.

    作者:孟令荣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档顺序分西药治疗组(对照组)32例与中医康复治疗组(研究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应用于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疗效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为疾病康复提供保障,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作者:王婧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价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40例(实验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者40例(参照组).比较两组的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经过检查,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实验组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优于参照组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E/A、Ea/Aa比值较参照组患者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法应用于评价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其评价高,敏感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胆结石手术患者对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析胆结石手术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 将2012年7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手术患者50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 本组500例胆结石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机率高达100%;药物品种中β-内酰胺类应用率高,药物则为头孢美唑、依替米星与左氧氟沙星;单一用药合理性高于联合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而言,多数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但依旧存在部分患者不规范选药或经验用药等问题,需予以规范,确保用药合理性.

    作者:黄林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莫西沙星应用于成人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莫西沙星应用于成人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46例患者被选入本组研究,入组患者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6月.入选组患者被分为2组实施对比研究,分为对照组(n=73)和研究组(n=73).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开始退热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观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临床治疗效果判定,在显效、有效的患者方面,研究组分别有40例和31例,对照组分别有37例和3例.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均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但莫西沙星在加速退热,促进体温恢复正常,缩短患者住院观察时间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作者:于建华;任国升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0年~2016年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样本,分为利多卡因治疗组与胺碘酮治疗组,利多卡因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胺碘酮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下,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观察有效率和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采用胺碘酮治疗之后,能够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环节,从而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纪文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试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及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董青青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吉非替尼与替莫唑胺治疗老年女性肺腺癌伴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对老年女性肺腺癌伴脑转移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与替莫唑胺治疗方式展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老年女性肺腺癌伴脑转移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替莫唑胺胶囊口服应用,观察组采取口服应用吉非替尼药物,每日1次,治疗周期均为两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2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应数值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女性肺腺癌伴脑转移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药物展开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应用替莫唑胺药物治疗方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杜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老年病心脑血管病科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病心脑血管病科应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旨在于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无创呼吸机治疗,总结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指数、血氧饱和度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6.0%VS76.0%).结论 老年病心脑血管病科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阎爱国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目的 探讨和分析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4例当做研究对象,遵循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7例.在临床路径的抗菌药物使用中甲组患者实施药师干预,而乙组患者不进行药师干预,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抗菌药物花费、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都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中,药师干预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减少患者的花费,应推广使用.

    作者:陈淑英 刊期: 2017年第2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