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

吴小亮

关键词:脑出血, 康复理疗, 中医针灸,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接收脑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进行平均分组,即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3例,常规治疗+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对照组(39例,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93.9%高于对照组的82.1%;且研究组的治疗满意率90.9%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 采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目的 探讨和分析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4例当做研究对象,遵循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7例.在临床路径的抗菌药物使用中甲组患者实施药师干预,而乙组患者不进行药师干预,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抗菌药物花费、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都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中,药师干预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减少患者的花费,应推广使用.

    作者:陈淑英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档顺序分西药治疗组(对照组)32例与中医康复治疗组(研究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应用于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疗效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为疾病康复提供保障,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作者:王婧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接收脑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进行平均分组,即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3例,常规治疗+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对照组(39例,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93.9%高于对照组的82.1%;且研究组的治疗满意率90.9%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 采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小亮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品管圈在降低外周静脉药物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品管圈在降低外周静脉药物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三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接受化疗药物及刺激性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16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住院期间施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药物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药物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圈员创新思维、责任心、个人能力、团队精神及品管手法均显著提高.结论 品管圈降低了药物性静脉炎发生率,提升了护士运用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临床工作持续改进,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郝俊娜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结合运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疗效

    目的 对运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抗生素治疗)与观察组(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的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总有效率为94%,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比较差异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开展治疗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的方法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美托洛尔对伴长RR间期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伴长RR间期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03月~2017年03月在我院治疗的RR间期>1.5 s的持续性房颤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给予美托洛尔治疗,25 mg/次,2次/d,连续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平均、大、小以及静息时的心室率,长RR间期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的平均心室率、大心室率、小心室率以及静息心室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长RR间期为(2.2±0.5)s,治疗后患者的长RR间期为(2.4±0.5)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对伴长RR间期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光亮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心动图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其超声心动图的特点.方法 从本院中提取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的内科老年患者92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诊断,然后对其心脏的瓣膜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其中检测出来7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其数量占所有内科老年患者的25%.且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发病率是随患者的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中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早的检查出中老年人群中的相关患者,可以直接观察心脏瓣膜的厚度、回声强度和活动度,是为敏感性较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朱成芳;杨苹;李庆苏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桂北地区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桂北地区脑卒中病人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神经内科首次住院治疗的脑卒中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45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接受的治疗以及康复教育等均相同,出院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出院后即对其进行家庭护理干预,采用定期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出院6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夏寒英;李世玫;余爱华;谌艳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研究进展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原因多是微生物通过咽喉、支气管、鼻腔以气管等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传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因此,要加以重视,及早进行预防和控制.本文中主要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特征进行介绍,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易发时间,从而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提高人们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减少该病的传播.

    作者:袁凤莲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思路研究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思路.方法 采用我院2015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选择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56例,均已接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针对患者初诊时的临床资料分析,整理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史等基本情况,将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摄影进行对比.结果 安氏Ⅱ类检出率与安氏Ⅰ类、安氏Ⅲ类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与安氏Ⅲ类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太多,但多数发病率较高的均为女性,都输患者经过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口腔正畸治疗后骨质得到了很大改善,使得骨关节恢复生理功能.

    作者:金辉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处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方法 选择自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实验组病患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实验组与参考组病患糖尿病、血糖控制状况进行监管;对病患对于护理服务的好感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病患经过健康教育前的空腹血糖差、一般、良好比例分别是64%、26%、10%,教育后的比例为6%、28%、66%;参考组病患经过健康教育前的空腹血糖差、一般、良好比例分别是68%、22%、10%,健康教育后比例为30%、28%、32%,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比于参考组明显提高,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就糖尿病治疗管理方面,实施全程教育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来说更具有显著疗效,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丽;王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曲美他嗪对酒精性心肌病左心收缩功能和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对酒精性心肌病左心收缩功能和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心肌病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划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上实行曲美他嗪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左心收缩功能、血浆脑钠肽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用于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王晓凤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患者短期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结合我院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运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朱利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价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40例(实验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者40例(参照组).比较两组的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经过检查,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实验组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优于参照组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E/A、Ea/Aa比值较参照组患者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法应用于评价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其评价高,敏感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表现特点

    目的 探究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表现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桥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为研究组,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0例无心肌桥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组间CTA表现特征.结果 组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单纯硬斑、单纯软斑、混合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年龄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年龄偏轻,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及斑块性质、分布状况与无心肌桥冠心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作者:谭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外伤性颅脑损伤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析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术联合用于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57.1%;观察组术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55.4±5.6)分、(28.7±4.9)分,对照组(46.2±5.1)分、(22.7±4.6)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对照组28.6%.结论 外伤性颅脑损伤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可以提升血肿清除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倪永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患者自控性静脉镇痛泵,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舒芬太尼+昂丹司琼;对照组吗啡注射液+舒芬太尼+昂丹司琼.结果 观察组4~12h PCA按压次数及总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M)(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术后,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舒芬太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白洁;乌日丽其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胆结石手术患者对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析胆结石手术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 将2012年7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手术患者50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 本组500例胆结石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机率高达100%;药物品种中β-内酰胺类应用率高,药物则为头孢美唑、依替米星与左氧氟沙星;单一用药合理性高于联合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而言,多数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但依旧存在部分患者不规范选药或经验用药等问题,需予以规范,确保用药合理性.

    作者:黄林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骶管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法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法在分娩中镇痛效果.方法 接受骶管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76例患者均是单胎头位足月的初产妇,均没有严重的心肺功能异常及产科并发症,均没有骶管阻滞麻醉的禁忌症,另外随机抽取76例同期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活跃期(宫口扩张3 cm),没破膜的采取人工破膜,静滴适当催产素.镇痛组采用侧卧屈膝位,9号注射针分别经第二骶后孔进针入骶管,缓注5ml利多卡因(2%).结果 镇痛组产妇经采取骶管阻滞麻醉镇痛后,总有效率97.4%,显著高于对照组44.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自然分娩、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阻滞分娩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赵晖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1月在我诊所24例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患者,根据病患就诊时间进行各种检测数据比对,对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进行观察随访.结果 X线检查显示:根折患者15例、牙内外吸收患者2例、根管钙化患者13例;CBCT检查显示根折患者13例,诊断合格率86.67%,根管钙化患者13例,牙内外吸收患者2例,诊断合格率100%,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傅虹瑜 刊期: 2017年第2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