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
目的:探讨高血压(HBP)颅内出血患者术后行社区康复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手术治疗后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患者术后1周内排便情况;随访6个月统计该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顺利排便率为79.66%;随访中1例患者复发死亡,生存率为98.31%。结论在高血压颅内出血手术治疗后行科学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排便功能的恢复,同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白国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肌酸酶及其同工酶的相关性予以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占有率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各20例。具体测定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并计算出二者之间的比值,对比五组患者的比值情况。结果对五组患者进行测定后发现,C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血清肌酸激酶的比值明显低于A组、B组、D组和E组的比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老年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控制在7.00%~7.99%之间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血清肌酸激酶的比值小,有效降低了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92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96例,两组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其中高剂量组的单次用药剂量为常规剂量组的1倍,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常规剂量组治疗有效率为8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常规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更为显著,且用药安全性与常规剂量组用药安全性相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郑桂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给予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4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及各项评分均表明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肠癌化疗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崔晓军;岳园园;井瑶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卢志贤;王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予以胃溃疡患者口服雷贝拉唑片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病征消失时间、HP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的病征消失时间、HP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胃溃疡患者口服奥美拉唑的疗效较为可观,能改善胃溃疡患者的胃部体征,但雷贝拉唑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石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据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的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在农村居民中的上升率更为显著。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8%,在城市为41.9%;由于缺血性心脏病(IHD)而导致的心血管病死亡,在农村居民已由2004年的低于城市居民上升为2011年的高于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亦呈现上升态势。与2012年相比,2013年农村地区AMI死亡率明显升高,AMI死亡率大幅超过城市平均水平。ChinaPEACE研究显示2001年至2011年间STEMI患者死亡率并未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患者未能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所以,基层医院要在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吸烟的不良因素上做出努力,在源头上及时遏制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需要在介入治疗技术的推广和规范,逐步有能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作者:刘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中西结合护理,观察护理疗效。结果经护理后,体温恢复正常率为93.8%,大便次数正常率为96.9%,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9%。且患儿的脱水现象得到了纠正,未出现红臀现象。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腹泻,能够显著减少患儿的腹泻次数,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保障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小琴;高承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3例行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3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非常满意16例,满意42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2.1%。结论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予以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奇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年来我院进修学习的护士3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名。实验组采用人性化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护生及带教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综合考核成绩为(86.1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9.7)分,;实验组护生满意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实验组带教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带教满意率高,此模式带教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魏娜;李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骨科大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有高血压)30例和对照组(无高血压)28例。对比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随着高血压等级的上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且血压越高、发病率越高,提示高血压是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吐逊阿依·帕拉提;努日莎·吐尔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伴随医学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医疗药物得以不断完善,尤其是治疗心衰的药物正在逐步优化,这其中新型袢利尿剂的应用发挥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治疗患者心衰疗效显著。经过实践研究表明,托拉塞米在临床应用中为患者带来福音,可以有效治愈患者心衰疾病,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利尿作用相对而言更强,同时又能够有效提升生物利用度,药效更为持久,关键的是对患者身体不会造成副作用,加强疗效。本文主要分析了治疗心衰药物的发展进展,并探讨了新型袢利尿剂托拉塞米的具体应用情况,谨以此给予理论参考。
作者:黄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道结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的中药排石汤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治愈20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18例,总有效率为76.0%,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疗效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治疗环境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我院其他科室护理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人员发放同样的自拟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焦虑心理评分、抑郁心理评分及生活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平均焦虑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平均抑郁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平均生活满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普遍心理压力较大,其原因主要是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繁重和需要学习的知识较多,对此,医院应当进一步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促进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作者:袁蓉;曹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收治的实施心脏介入术且术后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的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对其进行急救与护理的基本措施,总结相关经验。结果经过及时抢救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恢复。患者拔除心包引流管的基本时间为4~8天,平均拔除时间为(6.0±1.1)天。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需引起临床重视,通过心包引流往往可改善患者病情,使得患者获得较好的恢复。
作者:白瑞娟;杨萌;秦延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恢复期要从其生活、心理、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各个方面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丽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进而大大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晓艳;叶文静;靳贺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起效、总体治疗时间以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2%,78.04%,观察组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可得出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心电图改变的联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实行治疗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电图改变的情况,并观察其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与发生类型。结果经检测,在46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典型表现患者34例(73.91%),非典型表现患者12例(26.09%),典型表现患者比例高于非典型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T段抬高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患者20例(58.82%);在非ST段抬高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患者3例(25.00%),ST段抬高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类型方面,主要发生仿型与结性早搏、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与过缓等心律失常现象,但各类型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主要特征,在此范围内的患者,其心律失常发生率要远远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
作者:热娜·日介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联合碘伏治疗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烧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碘伏治疗,观察组采用磺胺嘧啶银联合碘伏治疗。结果两组的各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伤口疼痛发生率以及对治疗的满意率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烧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磺胺嘧啶银联合碘伏治疗能够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疗效的满意率。
作者:吴祖馨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