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燕
目的:探析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流动力学变化运用彩超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70名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斑块检出率和IMT增厚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舒张末期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彩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3例(15%),低血压、头痛和心动过缓各1例,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10%),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各1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的疗效更高,且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陶先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入院体检正常者55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糖以及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能够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赵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联合碘伏治疗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烧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碘伏治疗,观察组采用磺胺嘧啶银联合碘伏治疗。结果两组的各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伤口疼痛发生率以及对治疗的满意率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烧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磺胺嘧啶银联合碘伏治疗能够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疗效的满意率。
作者:吴祖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实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与研究组94.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指标、血脂指标均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够改善肝肾功能,控制血压、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进而大大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晓艳;叶文静;靳贺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抗病毒疗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柴胡鳖甲汤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另外经检测,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T细胞亚群指标的CD3+、CD4+、CD8+、CD4+/CD8+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效果,改善患者的紊乱免疫系统,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韩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脑卒中(脑血管病),俗称中风,据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脑血管病已超过肿瘤,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第一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高达85%。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尤现其重要性。本文依据本院2015年《建立县级医院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项目相关统计结果,探讨:(1)缺血性脑卒中本市防治困难分析;(2)本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建议。贵州基层缺血性脑卒中防治面临:(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2)患者疾病认知低导致患者预防及诊治的实际困难。
作者:王愚;周锡毅;胡安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病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且无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发生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与女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肝肾害的占比大,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第八对颅神经损害、周围血细胞减少、药物热、皮疹、关节肿、末梢神经炎。结论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较复杂,临床上应谨慎选择治疗药物,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伴随医学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医疗药物得以不断完善,尤其是治疗心衰的药物正在逐步优化,这其中新型袢利尿剂的应用发挥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治疗患者心衰疗效显著。经过实践研究表明,托拉塞米在临床应用中为患者带来福音,可以有效治愈患者心衰疾病,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利尿作用相对而言更强,同时又能够有效提升生物利用度,药效更为持久,关键的是对患者身体不会造成副作用,加强疗效。本文主要分析了治疗心衰药物的发展进展,并探讨了新型袢利尿剂托拉塞米的具体应用情况,谨以此给予理论参考。
作者:黄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恢复期要从其生活、心理、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各个方面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丽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肛肠术后中医护理干预对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肛肠术后便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9%(29/30)显著优于对照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术后便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排便,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园园;崔晓军;杨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3例行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3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非常满意16例,满意42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2.1%。结论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予以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奇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疾病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回顾性研究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无创通气治疗后40例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所有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浆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好转。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的疗效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红莉;杨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HBP)颅内出血患者术后行社区康复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手术治疗后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患者术后1周内排便情况;随访6个月统计该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顺利排便率为79.66%;随访中1例患者复发死亡,生存率为98.31%。结论在高血压颅内出血手术治疗后行科学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排便功能的恢复,同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白国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国际标准进行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明显治疗疗效的患者14例,评断为有效的患者9例,判定为无效的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明显疗效的有11人,评为有效的有10人,无效的有4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是有很好疗效的,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阻塞冠脉再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阻塞冠脉再通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起效、总体治疗时间以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2%,78.04%,观察组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可得出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田果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