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分析

郑玉梅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 心血管神经症,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起效、总体治疗时间以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2%,78.04%,观察组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可得出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与安全性探析

    目的:探讨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简易康复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简易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郭银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玉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癌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伴有中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联合治疗组5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曲马多片,联合组口服西黄胶囊和盐酸曲马多片,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生活质量(QOL)、卡氏评分(KPS)及镇痛起效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7天后,联合组的NRS评分降低程度、QOL评分升高程度、KPS评分升高程度和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联合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西黄胶囊联合盐酸曲马多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服用盐酸曲马多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开洋;万里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关于小儿腹泻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中西结合护理,观察护理疗效。结果经护理后,体温恢复正常率为93.8%,大便次数正常率为96.9%,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9%。且患儿的脱水现象得到了纠正,未出现红臀现象。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腹泻,能够显著减少患儿的腹泻次数,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保障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小琴;高承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彩超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

    目的:探析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流动力学变化运用彩超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70名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斑块检出率和IMT增厚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舒张末期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彩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同时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慕涵;李冬灵;秦延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等遵医行为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87%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素芳;李婕;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阻塞冠脉再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阻塞冠脉再通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疗效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育龄期女性痤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药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在研究过程中保存病人的相关资料。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进行治疗前期、治疗中期和治疗后期的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期,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实验组,但治疗中期和后期,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体温指导下的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疗效确切,其长远疗效较好,能去除病因,促进患者的康复。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中药价值,并且有潜在的研究进展。

    作者:毕连宝;于笑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田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使用率高的三类抗菌药物分别是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例;药物使用频度(DDDs)进行排序,顺序为头孢西丁、头孢替安等;无联合用药情况,5例更换药物,平均疗程(8.12±2.13)天。结论我院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存在品种不规范、疗程过长问题,需要加强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闫秋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随访手术完成8~23个月的患者,利用Dienst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利用影像学平均参数评价纠正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腕关节功能评价为优的21例(56.77%),评价为良的12例(32.43%),评价为合格的4例(10.8%),总体优良率达到89.2%。手术后患者影像学术前掌倾角平均参数5~25度,尺偏角平均参数为10~25度,患者桡骨短缩基本得到矫正,随访未发现患者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实施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优良率,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俊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血压并发症护理的分层强化管理探究

    目的:探讨分层强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760例,经抽签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内容统一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管理护理服务,观察组应根据高血压患者实际情况提供分层次健康管理护理。结果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患者遵医嘱与长期合理用药的目的,并有利于维持机体血压稳定、避免疾病进一步损伤脏器。

    作者:李君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道结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的中药排石汤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治愈20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18例,总有效率为76.0%,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疗效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治疗环境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病抗结核药物耐受性的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病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且无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发生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与女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肝肾害的占比大,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第八对颅神经损害、周围血细胞减少、药物热、皮疹、关节肿、末梢神经炎。结论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较复杂,临床上应谨慎选择治疗药物,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在患者转出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开颅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很好地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疾病,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轶雄;梁建荣;任红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对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过程中美托洛尔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3年2月~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措施基础上加以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措施采取后对照组有效30例(75%),研究组有效38例(95%),并且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美托洛尔疗效明显。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起效、总体治疗时间以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2%,78.04%,观察组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可得出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进行临床常规检验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分析,并给出一些解决对策。结果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由多种因素导致,有可能一种药物会产生多种影响,也有可能多种药物合用会对同一指标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受药物种类与剂量的影响。结论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较复杂,检测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特异性较好的实验,并加强医生与检验人员的联系,将干扰因素的影响降至低。

    作者:范景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